做“四至”学术:董泽芳先生的学术之道
2016-03-05徐红
徐 红
(长江大学 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湖北 荆州 434023)
做“四至”学术:董泽芳先生的学术之道
徐红
(长江大学 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湖北 荆州 434023)
学习当代学术大师的学术之道,无疑能够有效提升学习者自身的学术造诣。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董泽芳教授至真的学术使命、至善的学术追求、至美的学术品格、至新的学术旨趣,值得学习、值得分享,更值得借鉴。
董泽芳;学术之道;学术造诣
与其独自毕生耕耘于学术田野积累学术智慧,不如借鉴学术大师的学术之道修炼自己的学术造诣。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资深教授董泽芳先生从事教育研究将至半百,出版学术论著高达200余篇(部),其论著中的诸多精华迄今已为众多学者传承与传播。作为先生的学生,每每拜读先生的论著,既有仰慕其道之感,又有探索其道之意,更有传播其道之思。今日终于粗悟先生的学术之道,甚是欢喜。专撰拙文,以期与广大同仁分享自己的一点体悟。
一、至真:先生的学术使命
至真,即致力于真学术而达至真学术。对于先生来说,真学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致力于研究当下真问题。比如,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期教育领域因改革开放而引发的诸多冲突,先生专门撰文《试论我国改革开放引起的教育冲突及对策》[1],对改革开放引起教育冲突的必然性进行了阐述,对改革开放引发教育冲突的主要表现进行了分析,对化解教育冲突的相应对策进行了探讨。又如,面对21世纪高等教育引发的日益凸显的社会分层问题,先生又专门撰文《高等教育分流问题研究》。[2]他在文中指出,合理的高等教育分流,应具有兼顾的分流取向、科学的分流依据、适宜的分流时机、多样的分流形式、协调的分流结构,以及合理的分流机构定位等特征,分流取向偏颇、分流依据不足、分流形式不活、分流结构失衡及分流机构定位不当,是我国当下高等教育在分流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还如,面对目前师范毕业生专业技能明显缺失的局面,先生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专门撰文《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教育话题——新政策背景下的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3],对制约师范生专业技能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再如,面对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背景下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先生进行深入思考后提出,树立以人为本的培养观念,突出创新能力为重的培养目标,构建能有效激发创新的导师队伍,改革对培养对象的选淘制度,改进现存的培养方式,完善有效激励的评价方式,实属当务。[4]此外,面对当下大学内部治理问题,先生亦撰文《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思考与建议》指出:内部权力配置不当,党、政、学关系不顺,学生、教工民主参与途径不畅等,是时下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措施是:处理好大学内部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及民主权力四种公共权力的配置关系与制衡关系;进一步优化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共同参与、全委决策、民主管理的大学内部治理关系;构建坚强有力的领导机制、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和谐发展的机制、深度对话与平等协商的共同参与机制以及公开透明的权力调控机制。[5]
第二,致力于剖析问题真根源。研究真问题,还需落实真问题的研究;落实真问题的研究,必须剖析问题形成或产生的真根源,即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这一点上,先生可谓极尽所能。比如,针对我国当前博士生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先生明确指出,现行博士生“培养观念相对滞后、培养目标存在偏颇、培养主体规范不够、培养对象选淘不严、培养方式缺陷甚多、培养评价忽视创新等”[4],必是引发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又如,对于影响社会流动的原因,先生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社会条件。人们在传统封闭的社会里只能听任命运摆布,出身决定了其职业与社会地位,流动的机会十分有限;其二,家庭背景。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个体的社会流动;其三,个人状况。个人的聪明才智、成就动机与抱负水平及主观努力程度等,与个体流动的状况息息相关;其四,教育因素。现代社会,教育是社会流动的基础,而学校则是通往理想职业的桥梁。[6]再如,面对当下诸多的社会问题,先生深入分析后指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自身障碍、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障碍等,是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7]
第三,致力于搜集相关真数据。所谓真数据,即真实的第一手数据,这种真数据理当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比如,为了准确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状况,先生与其弟子陈新忠以就职于H省政、事、企系统的2400位高校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从“流源”“流量”“流层”“流型”“流域”“流向”等八个方面进行了调研。[8]又如,为了清晰了解高校教师学术交往的现状并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先生与其弟子黄健雄在中西部地区选取九所普通本科高校(中部高校六所、西部高校三所)里的900名教师展开调查研究。为尽量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先生对调研对象所在高校的类别、地理位置、调研对象的性别、学科、学历、职称、年龄等进行了仔细权衡和设计。[9]还如,为了尽可能真实掌握我国高校目标管理实施的整体现状,先生带领弟子何青和熊德明等人,一起深入我国中南地区 75所高校,运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从高校目标管理实施的基本情况、目标下达、目标实施、目标考核、激励反馈等各环节的具体做法等层面展开了调研。[10]
二、至善:先生的学术追求
至善,是指致力于善学术而达至善学术。对于先生来说,善学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致力于与人为善。所谓与人为善,是指先生在阐述自己的学术立场时,从不轻易批判或否定不同的学术观点,而总是在一分为二地评述他人的观点或在中肯评述他人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立场。比如,在阐述我国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问题时,先生事先客观地指出,已有的相关研究注重解析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内涵,重视挖掘影响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因素,凸显研究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问题,强调探讨应对高等教育过程公平问题的策略。[11]又如,在反思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问题时,先生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余年来,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特点及趋势的主要表现是:从“国家主导型”转向“教育主动型”,从“注重外在价值”转向“内外价值并重”,从“同步型变迁”转向“超前引领型变迁”,从“正、负向变迁兼有”转向“正向变迁效果日趋明显”,从“过分强调主轴价值”转向“坚持主轴价值同时兼顾其他价值取向”等。[12]
另一方面,致力于与事为善,即先生在提出问题的解决对策或改善思路时,总是立足多维视角思考,力求妥善解决问题或妥善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比如,先生在论述高校目标管理问题时指出,高校目标管理方式的有机运行需要处理好主体与客体、过程与结果、集中与分散、公平与效率、适应与超越、刚性与柔性、个性与共性、定性与定量、激励与约束、重点与一般等大关系。[13]又如,在阐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问题时,先生指出,多样性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而统一性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又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在质量标准上,我国高等教育应该坚持这两种标准的和谐统一。[14]再如,在阐明社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的关系问题时,先生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从理论上剖析了社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之间的应然关系,从现实中考察了社会公平的目标追求与教育机会在区域、阶层和性别上严重失衡的矛盾,提出了以公平与效率兼顾、层次推进及差异化策略促进地区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以扶持弱势群体促进阶层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以制定鼓励性政策促进不同性别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的操作策略。[15]
三、至美:先生的学术品格
至美,是指致力于美学术而达至美学术。对于先生来说,美学术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层面:
其一,致力于文章结构的优美。文章结构的优美在于其逻辑结构的严谨美及层次结构的清晰美。先生的诸多文章均体现了这种严谨美及层次美。比如,在《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和谐发展》一文中,先生的行文逻辑是:先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及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意义,接着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清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困境,尔后才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探索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策略。[16]在《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革新》一文中,先生的行文逻辑是:先从理论上分析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十大趋势;然后立足实证的角度探讨知识经济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知识经济带给我国高等教育的五大机遇和五大挑战;最后挖掘我国高等教育应如何抓住机遇及如何回应挑战的思路。[17]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一文中,先生首先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指出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甚多;接着对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更为客观、更为全面地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思路,应从分析“模式” 和“人才培养” 的内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入手;最后才从培养主体、培养目标、教育理念、培养制度、构成要素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18]
其二,致力于文章语言的优美。比如,在阐述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问题时,先生的用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余年来,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大体经历了“服务政治”与“培养专才”的价值定位、“政治挂帅”与“教育跃进”的盲目适应、“教学为主”与“质量为重”的价值重构、“全面怀疑”与“极端政治”的错误取向、“工具价值”向“本体价值”的逐步回归、“适应市场”与“注重人文”的积极探索、“规模扩张”与“素质提高” 的双向并进、“以人为本”与“和谐发展”的目标追求等八个阶段。[12]再如,在《和谐大学文化的特征与建构》[19]一文中,先生在剖析和谐大学文化的特征时所表达的语句是:和谐大学文化表现为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谐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合相应的制度体系、和协有序的调适机制、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和雅共生的文化互动、和美交融的校园环境、和实生辉的办学特色;在阐述和谐大学文化的建构方略时所用的语言是:坚持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的价值取向,确立特色鲜明与统筹兼顾的目标定位,建立刚柔相济与法德并重的制度体系,营造内和外顺与软硬结合的环境文化,实现理念提升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其三,致力于文章情感的优美。文章不能脱离人的情感,文章应是作者情感的自然表达,先生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先生的诸多文章都流露出了这种情感。比如,在《努力构建充满爱意的大学校园》一文中,先生明确表示:在充满爱意的大学校园里,人人都是充满爱心之人,处处都会彰显教育的力量。构建充满爱意的大学校园,不仅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呼唤,而且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还是促进大学教育、教学与管理成功的力量之源。为了构建充满爱意的大学校园,学校不仅应该弘扬“仁爱”的思想与实施爱心教育,而且还应该营造爱的氛围与提倡爱抚管理。[20]又如,在《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培养模式改革》一文中,先生提出,当前,我国博士生教育出现了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它们正阻碍着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高。[4]
四、至新:先生的学术旨趣
至新,是指致力于新学术而达至新学术。对于先生来说,新学术主要表现有四:
一是致力于新问题的探讨。新问题通常是指学科前沿的问题、常谈常新的问题、与时俱进的问题。比如,近年来,因数字化的引入,教育期刊面临着诸多困境。针对这一问题,先生撰文指出,教育期刊要想走出困境,必须认清教育期刊的时代使命,加强教育期刊的科学评估,促进教育期刊的数字出版并抓好教育期刊的产业链环节。[21]又如,面对高等教育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出现的危机,先生明确提出,要想化解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危机,政府就要调整高等教育战略并加大高等教育投入;高校则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增强师资队伍建设。[22]再如,面对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困境,先生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应树立“以人为本”“和而不同”的管理理念,构建“宏观调控”“自主灵活”的管理体制,健全“刚柔相济”“内通外联”的管理制度,创建“信息共享”“高效透明”的网络化管理模式。[23]还如,面对当下高校普遍“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先生撰文指出,高校要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则先须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既要明确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更要明确教学属于学术的范畴,必须理性、系统、深刻地认识教学研究的时代价值及主要内容。[24]
二是致力于新方法的运用。比如,在探讨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数量与科技创新能力之关系问题时,先生指导弟子张茂林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在明确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含义之基础上,以2004—2008年度教育部统计的高校创新团队数据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样本,以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统计的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数据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样本,系统探讨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数量与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25]又如,为了明确新政策背景下专家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先生指导弟子徐红首先运用德尔菲法明确专家型教师素质结构的框架,而后运用目的性抽样法分别从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共12个省份抽取50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最后运用统计分析法及因子分析法明确专家型教师的素质结构。[26]
三是致力于新视角的研究。比如,关于大学文化的问题,先生立足功能论视角认为,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核心构成;立足冲突论视角提出,大学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立足互动论视角指出,良好大学符号系统的构建是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平等对话机制的建立是促进大学文化主体良性互动的前提,注重大学精神的交往是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27]又如,在探讨中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60余年嬗变历程时,先生指导弟子徐红从教育政策的视角对建国后60余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问题进行了分析。[28]再如,先生指导弟子徐红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指出,高校只有统筹兼顾并全面落实办学特色、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创业教育、学术权力及开源节流八大工作,才能走上科学化发展之路。[29]
四是致力于新观点的提出。研究的本质在于创新。先生每一次研究之后都能提出新的观点。比如,对于高校教育规律的认识,先生指导弟子陈新忠提出了高等教育规律的“三分法”,即将高等教育规律分为外适规律、个适规律及内适规律三种。[30]又如,对于“高校目标管理”的界说,先生指出:高校目标管理,是指高校管理者在党和国家规定的教育管理目标、教育方针与政策的指引下,立足高校实际,事先制订高校的总体目标,而后分解总体目标并使之有机分配于校内各部门和个人,从而使个人目标、部门目标及高校总目标融为一体,从而通过目标对校内所有部门和个人行使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31]又如,在探讨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分流培养模式的问题时,先生针对我国当下民办高校学生基础教育背景参差不齐及学习能力偏低等现实特点提出,在培养模式上,民办高校不能盲目照搬公办高校,必须立足学生的现实特点,注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培养过程的分层化,并允许合理流动。[32]
[1]董泽芳.试论我国改革开放引起的教育冲突及对策[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0,(1):11-14.
[2]董泽芳.高等教育分流问题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4):35-40.
[3]董泽芳,陈文娇.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教育话题——新政策背景下的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2):40-44.
[4]董泽芳.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培养模式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9,(5):51-56.
[5]董泽芳.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思考与建议[J]. 高等教育研究,2012,(1):44-50.
[6]董泽芳,王彦斌.社会流动与教育选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1):13-18.
[7]董泽芳.社会问题与教育约制[J].教育科学研究,2009,(7):20-23.
[8]董泽芳,陈新忠.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实证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147-154.
[9]董泽芳,黄健雄.高校教师学术交往的调查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0):72-78.
[10] 董泽芳,何青,熊德明.关于75 所高校目标管理实施现状的调查[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2):15-21.
[11] 董泽芳,王卫东.我国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学术论坛,2011,(10):193-199.
[12] 董泽芳,黄建雄.60年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回顾与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32-139.
[13] 董泽芳,张继平.论高校目标管理中的十大关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7):22-28.
[14] 董泽芳,陈文娇.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性与统一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0,(6):20-24.
[15] 董泽芳,张国强.社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J].教育与经济,2007,(2):16-20.
[16] 董泽芳,张国强.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和谐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6.
[17] 董泽芳.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革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3):11-17.
[18] 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35.
[19] 董泽芳.和谐大学文化的特征与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8,(1):16-21.
[20] 董泽芳.努力构建充满爱意的大学校园[J].教育科学,2007,(5):75-78.
[21] 董泽芳,谭颖芳.教育期刊面临的困境与出路——关于全国第二届教育期刊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6):62-67.
[22] 董泽芳,张茂林.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危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3):32-36.
[23] 董泽芳,李东航,谭颖芳.全球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2013,(10):10-16.
[24] 董泽芳,吴绍芬.教学学术研究的时代价值与主要内容[J].高教探索,2013,(2):84-88.
[25] 张茂林,董泽芳.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数量与科技创新能力关系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4):151-155.
[26] 董泽芳,徐红.新政策背景下专家型教师素质结构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4,(4):62-67.
[27] 董泽芳.社会学视域中的大学文化[J].现代大学教育,2013,(1):1-9.
[28] 徐红,董泽芳.中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60年嬗变:教育政策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0,(5):7-10.
[29] 徐红,董泽芳.当代高校科学化发展的八大关键[J].江苏高教,2010,(3):42-45.
[30] 陈新忠,董泽芳.高等教育规律 “三分法 ”探析[J].江苏高教,2008,(2):20-22.
[31] 董泽芳,张继平.高校目标管理的主要特征及实施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8,(11):38-44.
[32] 董泽芳,罗先良.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分流培养模式探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8-30.
UP to “Four Committed to Academic”:the Academics Way of Dong Zefang
XU Hong
(Research Center of Teacher Education,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3)
To study the academics way of academic masters is able to effectively improve learner self’s scientific attainments. Professor Dong Zefang in the school of education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hose academics way up to the truth academic mission, kindness academic pursuit, beauty academic character and innovation academic purport deserves to be learned, be shared and be reference more by us.
Dong Zefang, way of academics, scientific attainments
徐红,湖北应城人,长江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