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古与现代语境中的《凤凰涅槃》

2016-03-05林志远

新乡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林志远

(湄洲湾职业学院 基础部,福建 莆田 351254)



远古与现代语境中的《凤凰涅槃》

林志远

(湄洲湾职业学院 基础部,福建 莆田 351254)

摘要:通过对《凤凰涅槃》文本的“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分析,我们看到,《凤凰涅槃》是远古神话与现代精神的融合。“凤凰”的原始意象已不再是文本封闭系统里的一种“鸟”了,它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象征着五四时代的革命精神,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在新的背景下找到了与现代精神的契合点。

关键词:语言性语境;非语言性语境;凤凰涅槃

一、引言

郭沫若先生早期的创作体现和表达的艺术风格及思想独树一帜,为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他在五四运动时期创作的大量诗歌,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在郭沫若先生的诗集《女神》中,最优秀和成功的作品为《凤凰涅槃》,它是郭沫若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凤凰涅槃》具有非常强烈的浪漫主义情感,是我国诗剧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掀起了现代诗歌创作的高潮。关于“凤凰”,《康熙字典》的解释是“凤为火精,生丹穴”,“身备五色,鸣中五音”。凤凰曾被古代殷商民族当作图腾,象征不屈的民族精神。屈原的《天问》说:“天式纵横,阳离爰死?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1]这段话里的“离鸟”指的就是凤凰,它在烈日中燃烧自己,以期获得生命的更新,它是古代浴火重生的凤凰的原型。

《凤凰涅槃》诞生于1921年,正值五四运动高潮,当时国内正发生着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运动。诗人远在日本,但是他关心国家的命运。时代的潮流使诗人激情澎湃,他写下了令人热血沸腾的《凤凰涅槃》。郭沫若在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时,表达出这样的感悟:通过这种方式,使民族的精神和思想充分地表达出来,使民族风采充分地体现出来。

郭沫若先生是五四时代最早感受到历史转型、祖国新生、民族觉醒时代气息的诗人,《凤凰涅槃》堪称是时代的颂歌[2]。这首诗不是一个封闭的言语系统,而是时代的产物,洋溢着时代的精神,是时代的最强音,也体现了诗歌的开放性。《凤凰涅槃》是远古神话与现代精神的融合。

二、《凤凰涅槃》的语境

依据语境和语言的关系,语境可以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

所谓的“语言性语境”,指的是文本作为一个话语系统所体现出来的上下文的整体语境;而所谓的“非语言性语境”则是指文本以外的、与文本内涵有着密切联系的语境。“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恰恰相反,它们构成了整个语境的完整性,是语境完整的统一。

(一)《凤凰涅槃》的“语言性语境”

《凤凰涅槃》以诗剧的形式开创了中国新诗史上的多元化形式。我们先从这首诗歌的“语言性语境”中找寻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

1.语音语境

诗人在《凤凰涅槃》中运用了叠音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从语音上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唱著哀哀的歌声飞去,衔著枝枝的香木飞来” “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足足!足足!足足!足足!足足!足足!”这些诗句使用了叠音词“哀哀、枝枝、即即、足足”,突出了当时凤凰自焚的环境和誓死的决心。“我们更生了,我们更生了……我们新鲜,我们净朗,我们华美,我们芬芳……我们热诚,我们挚爱,我们欢乐,我们和谐。”诗句运用了排比手法,从语气和语音上表达了凤凰重生后的喜悦。修辞的使用清晰而强烈地表达了当时大悲大喜的气氛,引领读者走入诗境之中。

2.语义的“含混”语境

“含混”是一个专业术语,具有复合含义,可以将其理解为文学语言含有多种意义。从本质上看,含混代表的是文本语句中多样化的解释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修辞方法的运用[3]。含混原本并不是褒义词。在汉语语病中有一种病句叫歧义句,这种句子文义模糊不清,一句话能被理解成多重意思。含混从此引申而来,但随着模糊语言学和修辞学的发展,含混被引入诗词领域时就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诗歌语言把含混作为它的基本特征,丰富了诗歌的言外之意、意向之指。在《凤凰涅槃》中,“凤凰”这个象征体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它语义上的含混性:它可以是真理的化身,也可以是仁慈的化身,更可以是美好理想的化身。

3. 突破常规的写作语境

《凤凰涅槃》突破了旧体诗的固定格式,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给读者,这也展现了作者兼有诗人与戏剧家才华的特点。

这首诗摒弃了长句的繁杂,利用短句和散句,通过词与词之间的制约完成了全诗的完美表述。《凤凰涅槃》不但反映了时代精神,更是对原有诗歌形式的改革,开创了现代诗歌的全新创作风格。作者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对诗行进行了进一步的开拓创新,对诗句进行了全新式的组织,应用了多样化的叠句、反复及排比等方式和手段,打破了传统诗词的限制,最早形成了诗剧格式[4]。创作者的创新精神、才华借助这种自由的诗句组合形式表达了出来。这首诗歌通过“自由体”写作手法,更加鲜明地展现了凤凰自焚以及复活时振奋人心的情景。

(二)《凤凰涅槃》的“非语言语境”

在某些特殊的场景中,当语言语境解决不了问题时,就必须考虑大范围的非语言语境。《凤凰涅槃》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了诗歌言语之外的意向。

1.场景语境

这种场景语境不是现实的场景,而是从实际的场景抽象出来的。在《凤凰涅槃》中,作者针对凤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诗歌场景中的一些地点都不是现实中存在的,而是从古老的传说中演化来的,但它却给人们一种非常形象的、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了人们对诗人的认同感。在当时的社会场景下,诗人巧妙地通过《凤凰涅槃》表达了浓烈的爱国激情。

凤凰形象是诗人自我抒情的形象,更是诗人形象与祖国形象的融合。凤凰这种独具特色的形象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情,体现出厌恶、抵触旧中国的思想,同时蕴含着对国家发展前景的展望,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诗人表达出改变旧社会的强烈愿望,将旧社会比喻成万恶的地狱和屠宰场。凤凰以自我牺牲的方式寻求重生,换得全新的精神面貌,向着更加自由和明净的方向发展,获得完美的新生,表达了作者极其强烈的向往新社会的思想。作者将自身与世间万物有机地结合起来,怀有非常强大的创新及发展力量,这种感情与五四运动的精神相吻合,要求摒弃封建落后思想,实现社会民主化,使个体的自由得以体现,也蕴含着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向往对社会进行改造和创新。

2.人文语境

人文语境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社会发展的总体表现。

《凤凰涅槃》运用了远古凤凰的传说,是一首富有战斗性的杰作。

我们先从人文语境分析一下这首诗歌要表达的意境。《凤凰涅槃》首先沿袭了远古时的传说,描写除夕将近,一对凤凰集香木于丹穴山上自焚,群鸟前来观葬。从“除夕将近的空中”,我们能了解到凤凰自焚的时间是辞旧迎新的特定时刻。我们再看一下凤凰自焚时的环境:消歇的醴泉、枯槁的梧桐、浩茫茫的大海及寒风凛冽的冰天。梧桐是凤凰赖以栖息的福地,“梧桐枯槁”了,凤凰可以栖息的福地没有了,没了归属的内心是悲哀的;醴泉是生命的源泉,醴泉“消歇了”,生命之水已断绝;大海应该是一碧千里、水天相接,而在这里却是浩茫茫一片烟雾缭绕,凤凰没有舟楫与外界取得联系,从开始就奠定了全诗“哀哀”的氛围。

《凤歌》用生动的语气对宇宙进行了描述,将其视作冷酷的铁、黑暗的漆和腥秽的血,借助这些直观性的形象来表达他们与当时的黑暗社会不能同在,表现他们对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社会的反抗和叛逆。这是对这“西方是屠场、东方是囚牢、南方是坟墓、北方是地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发出的毁灭诅咒,是对黑暗现实的最彻底、最全面的否定。我们看到一只雄凤鸟呼天抢地地诅咒着它所生长的世界。这是临近死亡的时刻,雄性的凤鸟所特有的诅咒,诅咒现实的黑暗。《凰歌》又写,“帆已破,樯已断,楫已漂流,柁已腐烂,倦了的舟子只是在舟中呻唤,怒了的海涛还是在海中泛滥”,有一只雌凤鸟哀婉地抱怨着,轻声细语地诅咒着它所生存的世界,这也同样是临近死亡的时刻,雌凰鸟以女性口吻进行的诅咒,而这正是五四时期民族悲愤的倾诉。在表达这种愤慨之情时,诗歌写道:“死期已到了,身外的一切……请了!”这是死期已到的凤凰渴望埋葬旧世界的毅然决然的决心[5]。作者在诗歌中用第一人称代词来表述,更加直观地表达出内心的情感,誓将旧世界里的一切肮脏、污秽进行彻底的大清除。

《群鸟歌》照应于序曲里面的群鸟,它们在凤凰自焚时前来观葬,表现出十足的幸灾乐祸。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可以认识到它的“非语言性语境”:当时的社会黑暗腐败,官僚野心勃勃、倨傲自炫,小人横行,顺民安于现状。诗人把他们比喻成“群鸟”,给以辛辣的嘲弄与狠狠的鞭挞。

诗的最后部分《凤凰更生歌》把整诗的语境推到了高潮。就在群鸟欢呼雀跃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凤凰复活了。以鸡鸣起头,给人一种金鸡报晓式的震撼感。然后便是凤凰欢快的和鸣。这时的凤凰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凤凰了,它们成了一种摧毁与建构的力量——火的力量、革命的决心与力量、重生后的激情与力量。

通过文本语境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凤凰精神”—— 一种不畏黑暗、不畏反动势力的宁愿在毁灭中再生的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文本的“语言性语境”是通过文本言语系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要获得文本言语系统以外的语境,就必须了解《凤凰涅槃》的写作时代背景,即“非语言性语境”。诗歌毕竟不是一个封闭的言语系统,它是时代的产物,它反映了时代的精神,它的时代性体现出了诗歌的开放性。通过如上分析,我们发现,《凤凰涅槃》是民族觉醒的宣言,是远古神话与现代精神的融合。

参考文献:

[1]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38-139.

[2]刘路.《凤凰涅槃》语境带来的意向含混[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9):6-7.

[3]肖兵.“凤凰涅槃”的故事来源[J].社会科学研究,1980(6):110-112.

[4]王幸修,杨炳昆.郭沫若早年的爱国主义[J].郭沫若研究,1986(3):143-144.

[5]王艳会.浅析《凤凰涅槃》中的凤凰形象[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26):12-15.

【责任编辑郭庆林】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26(2016)02-0034-03

作者简介:林志远(1968—),男,福建仙游人,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收稿日期:20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