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如何编排民生新闻
2016-03-05□刘剑
□刘 剑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编排民生新闻
□刘剑
【摘要】在如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面临的选择和诱惑也越来越多,对信息源的要求也自然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一档新闻栏目,如何能从手机、电脑以及其他电视节目的围剿中脱颖而出,牢牢地抓住观众的眼球呢?节目如何编排,如何在有效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传递给观众所需要的信息,并通过不断设置的兴奋点抓住观众,在新的传播环境里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同时,新闻的编排规律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只有遵从客观规律,才能在观众黏度不断降低的今天,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关键词】节目编排;头条原则;节目组团;关联编排;精彩导视
编排,是一档新闻节目播出之前最后的编辑环节,是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的整体表现形式。它既是一门思维的艺术,又是一门时间分割的艺术。它按照一定的规则,将一条条不同的新闻有序地排列起来,不仅塑造出节目的“整体感觉”,更因不同的编排方法造就了不同的传播效果。在受众对媒介越来越挑剔的今天,要想留住电视机前的观众,只关注新闻的内容和品质本身,已经远远不够了,相反,如果能抓住新的规律,科学地编排新闻内容,将对栏目的收视率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重视头条,增强整个栏目对观众的吸引力
(一)头条的选择
民生新闻的头条应该选择最有视觉冲击力、吸引力的重大事件,在第一时间让观众放下手头的事情,牢牢地抓住他们的兴趣。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新闻是重大的、有吸引力的呢?大多数时候编辑和观众对此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在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着实是我们该重新思考的时候了。一般来说,编辑肯定认为当天重大的政治、经济活动,以及配合党和政府相关工作的热点新闻最为重要,而观众很多时候恰恰并不买账,那么,这时候应该如何选择呢?
来看一个新闻学上的经典案例。1984年10月31日,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遇刺身亡,作为当时国际上具有很高威望的大国总理,甘地夫人遇刺成为震惊国际的重要大事,当时,世界上所有的媒体几乎都将这件事当成了头条,只有我国的新闻节目仍然保持先国内、后国外的编排原则,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多争议。最后,业界在经过激烈讨论之后达成了共识,头条应该以新闻价值为首要原则。在两年后发生的美国“挑战者号”载人航天飞机发生爆炸时,当时的《新闻联播》编辑果断打破了先国内的原则,将这件事作为当天的头条,并足足播放了六分钟,播出之后引起了巨大反响。
通过这两件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什么样的节目应该放在头条?应该是当天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一切的规则、条文、编辑的价值判断,在一般情况下都应该让位于老百姓对新闻的价值判断;另外,有些新闻,就算题材重大,如果没有拍到较好的第一现场,也不适宜放在电视节目的头条。因此有人说,要做好编排,编辑必须懂得宣传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并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
(二)广告后头条
只选择整期节目的头条,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是不够的。随着观众选择的多样化和忠实度的降低,任何一段广告都有可能流失大量的观众,因此,对待广告后的头条,也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以郑州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有啥说啥》2015年12月23日的串联单为例:
这期节目第一段广告前最后一条《一帮到底:吃火鸡看表演这个圣诞嗨起来》收视率为0.96(收视率数据来源于央视索福瑞,下同),第一段广告后,编辑选择了《跪地乞讨十块钱她真是遇上难事了?》放在头条,因为根据经验,观众对假乞丐盛行这样的社会现象深恶痛绝,因此很关注类似的新闻,果然,经过第一段广告回来,收视率没有任何衰减,仍然保持在0.96。第二段广告之后的头条是《有啥说啥:色情小卡片牵出卖淫团伙(1)》,因为这类深度报道也比较受关注,编辑将它放在了这里,并加上了精彩导视,不仅没有因为广告流失观众,反而将收视率从广告前最后一条的0.84,逐步拉升到了0.95,播到《有啥说啥:色情小卡片牵出卖淫团伙(2)》时,收视率已经稳定在了1.08,直至节目结束。
可以说,仅从两段广告都没有流失收视率这点看,这期节目的编排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了。编辑巧妙地利用广告后的头条,将观众留了下来,达到了很好的播出效果。因此,在电视观众选择性越来越多的今天,一期节目的头条很可能只是对第一段节目的收视效果有重大影响,如何在播放广告的时候保证观众不被手机、iPad以及其他电视台夺走呢,这就要充分利用每一个广告后的头条,这条节目相当于广告后节目的领头羊,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一段节目的内容是否能留住观众,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个广告后的头条,在剩下的新闻中,还是应当选择比较重要、较有冲击力或者画面感比较强的节目作为头条。
二、形成组团,每个组团内部自成气候
(一)根据稿件的不同性质编排每个组团的稿件,多层次地编排组合
比如在某组团中,如果只遵循关联性、同题性新闻的编排,将对同件事情的系列报道或者同类事物的报道集合在一起,或者依据对比编排的原则,将完全相反、形成戏剧性对比的新闻事件编排在一起,最终整个一大段节目全是类似的新闻,这样会显得单调和令人乏味。编辑应该在每一组团中,再适当安排不同题材的其他新闻,合理调配观众口味,突发事件、深度调查、趣闻、生活实用信息,每样都有,有张有弛,有紧张有放松,就像做一桌有营养的饭菜一样,全是大鱼大肉也不行,应该荤素搭配,色香味俱佳,才能吸引观众。
仍以上述《有啥说啥》2015年12月23日的这期节目为例,三大段节目中,每一段新闻都安排不同题材的新闻。其中第一段第一条《诚信“让”出一千万》讲述的是郑州一位彩票经营店老板罗桂芝,将中奖价值一千万的不记名彩票,主动联系并“让”回给了压根不知道自己中奖的顾客的故事。选择这样一条新闻做头条,是因为它不仅有新闻价值,还具有戏剧性,并传递和弘扬了正能量;随后,编辑又安排了一组当天关于雾霾的信息,《大雾锁郑州多条高速临时管制》《雾霾锁城宝宝“中招”》,属于实用的生活服务和提醒;随后,《一帮到底:吃火鸡看表演这个圣诞嗨起来》轻松有趣,将整段新闻的气氛做到了很好地调剂和放松。第二段和第三段也都秉持这个原则,将各种深度调查、帮忙、实用信息、趣闻组团播出,使得整期节目有张有弛,最终收到了良好的收视效果。
(二)巧妙设置重点、峰谷,制造起伏
仅仅选择一个好的头条,安排好节目的层次还是不够的,一个优秀的编辑应该懂得如何巧妙地设置组团的峰谷。只有巧妙地设置重点,制造跌宕起伏的峰谷,才能更好地留住观众。因为,不可能每条新闻都能引起观众极大的兴趣,那就需要每隔一段时间用重量级新闻刺激一下观众的神经,使他们重新兴奋起来。首先,确定好头条、次头条,如果是对某个热点新闻的组合报道,那就要确定好哪个是重点,并确定每条新闻的重点是什么。遇到节目出稿量比较少,或者节假日等新闻淡季,编辑还要提前策划好重点新闻,设计节目看点,甚至通过浏览新闻门户网站、央视、卫星台等,将可以参考或摘录的新闻,组织栏目记者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接地气”地进行本地化报道。
总之,新闻的每个组团,都应该像一座连绵不断的山峦,有山峰、有山谷,这样才能使观看节目时不疲倦。有的时候,没有重量级新闻,编辑仅通过对比或相关组合的方法形成转折,或者通过主持人的评论也能达到节目的峰谷。
(三)峰谷与峰谷之间的距离,应比以前有所缩短
随着电视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观众的口味也变得更挑剔,电视新闻也逐渐走向了碎片化的过程,大段大段的同质节目,已经越来越不适宜观众的口味了。所以,各组团之间、各峰谷之间,应该缩短距离,在同样长的时间里让观众尽可能多看到不同题材的、不同兴奋点的节目,使节目节奏变快,尽可能满足更多的观众,减少观众的疲劳感和厌烦情绪。
三、先声夺人,充分利用精彩导视
电视是时间媒体,报纸是空间媒体。人们阅读报纸时,报纸以平面的状态铺在人们面前,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有所选择,但电视观众却只能按照编辑安排的顺序阅读新闻,如何让他们在第一时间判断今天的新闻是否值得一看呢,精彩导视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充分利用精彩导视,才能使传播更加有效。
精彩导视要求语言准确、精练、一语中的,在最短的时间内勾起观众的兴趣。有些题材适合设置悬念,有些题材适合直击核心,有些现场极其精彩的题材则更适合多放同期声,根据不同题材选择精彩提要的制作方式,是一个有经验的编辑必须掌握的规律。
每天的精彩提要中要包含不同题材,满足不同人的口味。如果精彩提要全都是突发事件,或者全都是生活服务类的,很可能只能满足一类人的观看需要。试想,假如一组提要中,有情感类的、猎奇类的,突发事件,奇趣事件,实用信息,消费陷阱等,那么,是不是大部分人的需要都能得以满足呢?这样也就最大程度上留下了更多的观众。
以郑州电视台另一档较有影响的民生新闻 《郑州大民生》2015年12月6日的新闻为例,当日新闻编辑选择了三条精彩导视,分别是《一张锡纸真能开锁?》《新郑伯夷叔齐墓被盗最深盗洞将近十米》以及《铜超标谁来拯救他的排铜人生》。这三条新闻包含了三种不同的题材,而每个题材的关注度又都非常高,很大程度上帮助当天新闻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效果,收视率达到1.78,收视份额达到了10%。
编排顺序上,具有最普遍价值的生活服务类节目,如消费陷阱,生活提示、妙招,因为人人都需要,应放在节目靠后位置,做成精彩导视,尽可能多地吸引观众留下来看到最后。
四、画龙点睛,更好地利用新闻标题
(一)巧做“标题党”
标题党是网络上一种利用各种颇具创意的标题吸引眼球,以达到各种个人目的的一种现象。其主要行为简而言之即发帖的标题严重夸张,帖子内容通常与标题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存在断章取义、制造噱头、夸张媚俗、故弄玄虚等问题,这些不仅误导舆论,也令人深恶痛绝,但是,作为传统媒体,我们在保证准确的舆论导向的同时,却有要向他们学习的地方。比如,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标题抓住人们的眼球?如何在一条新闻中迅速辨别出最有价值、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如何用最简练的语言将其提炼、表达出来?
2004年3月11日 《三秦都市报》A18版一篇名为《千里赴蓉只为活出个熊样》的报道,标题起的就令人叫绝。这篇报道说的是2004年被解救的天津受虐黑熊艾玛,被送往成都治疗。“千里赴蓉”,简要说明了黑熊是从千里之外被辗转送往成都寻求治疗的,“只为活出个熊样”,继承前句语境,轻松幽默,又很成功地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引起了读者阅读新闻的欲望,看完新闻,感觉这幽默对虐熊者更是进行了强烈的谴责,继而引发读者的怜悯之心,令人记忆深刻。
除了社会新闻,很多时政新闻也能因为不同的标题,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2015年12月28日,河南省委在郑州召开了一个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河南省政府网站的新闻标题是 《河南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咬定目标凝心聚力精准发力坚决打赢我省脱贫攻坚战郭庚茂谢伏瞻作重要讲话》,而《河南日报》的公众号却以《重磅!河南这53个县,政府要“砸”920亿给你们!》为标题,推送了这条时政新闻,达到了两万多条的阅读量,这样一条时政新闻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跟这位编辑敏锐地抓住了新闻点有很大关系。
(二)有风格的新闻标题,助力栏目形成风格
有时候,好的标题绝不只是使一条新闻受惠,而会使整个栏目的风格,通过新闻标题得以体现。很多民生新闻的编辑都意识到了这一点,通过口语化、对仗工整、在标题上加入方言等手段,不仅传达了栏目贴近性、本土性的定位,更是形成了幽默、风趣的风格,令观众忍俊不禁、爱不释手。这一点,郑州电视台《郑州大民生》做得就很好。
以他们2015年12月5日的新闻为例,《假如没有爆竹呢?照样辞旧岁》《十六只鸟与十年半徒刑的“性价比”》《两只鸟的郑州温度》《张先生的“被结婚”乌龙》《车辆随便停、垃圾随便扔老不美气!》等新闻标题,给人亲切、舒服的感觉,这也正是这档节目在当地越来越受欢迎的一个原因。
总之,新闻编排绝不只是一个播出顺序,而是传达内容的积极手段,是对编辑思想的能动反映。一档新闻节目在制作完成之后,不同的编排方式和编排思想,会让同一期节目的收看效果和收视率有很大的区别,而在信息越来越发达、新闻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新闻编排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栏目选择的编排方式,如何能与观众的收看心理和预期相契合,是除了新闻内容之外,新闻工作者应该首要考虑和学习的问题。
编校:郑艳
作者单位:(郑州电视台总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