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听记仿说”训练探究
2016-03-05■张娜
■张 娜
小学生语文“听记仿说”训练探究
■张娜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让我们明确了语文课程“怎么学”的问题。“怎么学”呢?不要单一地、孤立地学,“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运用方面还有一些欠缺。例如在作文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写作时存在内容空洞、不具体,概括性语言多、描写性语言少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语言积累匮乏,语言描述训练不足。久而久之,作文写作无法下手。这也表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还不够灵活。然而,鲜活优美的言语运用是激活作文的重要因素。加强学生语言积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从多方面储备作文语言,增强作文语言表达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加强学生语言积累,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听记”,因为听是“听、说、读、写”四种语文基本能力中的首要能力。抓好听记训练能有效促进学生读、写、说三种能力的同步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以听记仿说训练为突破口,以“听”促说,以“听”促读,以“听”促写,将听力训练、写话训练、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融合起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一、什么是“听记仿说”
听记就是老师为学生朗读一句或一段文字,让学生记忆,并且能复述出来,经典语句让学生通过书面形式记录下来。仿说训练就是让学生根据听记的句子的内容或者形式自己再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听记仿说练习不但有利于锻炼集中学生的精力,加强学生记忆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来说不失为一种捷径。
二、怎样进行“听记仿写”训练
一开始,在语文课开始时安排5分钟,让学生听老师读精美的句子,读完后再让学生用最简短的话说出“老师刚才讲了什么内容”“句子是什么意思”;渐渐地过渡到由老师或学生读短文或篇章,让学生说出主要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浅谈听读文章后的体会,直至复述老师所讲述的内容。
记录,再现内容。让学生把所听的内容记录下来或进行改造创新,其目的是能再现听读内容,强化想象思维,同时能对规范学生的语言起积极改造作用。它能有效地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记录下来的内容要进行认真评价,对记录内容完整的同学要加以鼓励,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听记的兴趣。
仿写,迁移运用。“阅读是内化的吸收,写作是外化的表达。”听记以后,要有重点地安排仿说练习,练习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仿说及时在全班交流评析,让学生感受习作成功的喜悦。
说是写的前提,二者密不可分,皆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知,是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有人说过:“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确,如果教师敢于给学生提供说话的适时机会与场所,你会发现,每个学生都如一片绿叶一样闪耀着不同的绿色。这样做给了学生一个思维的空间,又给学生一个说话的情境,使他们的个性化语言能强烈地释放出来。
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秋天来了》一课时,可让学生听记文中的优美语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让学生感受文中拟人句的形象生动,然后让学生进行仿说练习。学生仿说的句子丰富有趣,让人惊讶。有学生说:“玉米露出金黄的大牙齿。”有学生说:“石榴拿出红红的玛瑙。”有学生说:“葡萄眨着紫色的眼睛。”有学生说:“稻子扎起黄色的小辫。”……多么童真的语言呀!在听记规范生动语言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活跃,让人感叹。
又如学生到了四年级,精彩更是不断呈现。在仿写《桂林山水》时,有学生写道:“清晨我来到小溪边,看到小溪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溪底的碎石子;小溪真长啊,像一条蜿蜒前进,看不到头的蛇;小溪的水真甜啊,喝上一口仿佛是一碗糖水直沁心脾。”在仿写朱自清的《春》时,有学生写道:“课间,我信步来到小花园,看到了刚刚开放的蒲公英。蒲公英的花儿圆圆的,黄黄的,小小的,像圆球,像星星,像眼睛,还眨呀眨的……玉兰花也开了,白的像雪,粉粉的像霞,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课堂上像这种迸射的火花还有很多。这种练习时间长了,学生学会记录别人的语言,并且能够仿照运用,到作文时记录自己的口语就容易得多,为写作打下了基础。另外,在听记过程中,学生必须全神贯注地听,聚精会神地写,这就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文字的理解能力以及书写能力都得到了锻炼。经过长期训练,学生的语感就会增加,头脑反应就会灵敏。如此,再也不会对作文感到恐惧,也为中高年级的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济南市市中区泉海小学,山东济南25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