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2016-03-05衣凤鹏
◎ 衣凤鹏 刘 益
新闻出版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衣凤鹏 刘 益
摘要:制度因素包括公司治理结构、激励机制,资源因素包括人力资源、版权资源、企业家精神。厘清影响我国新闻出版企业发展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能够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与转型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版权资源;企业家精神
在当前我国出版业转企改制基本完成的背景下,构建科学、高效的现代化企业运营管理机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分析驱动现代出版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制度与资源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认为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激励机制)、企业资源(人力资源、版权资源、企业家精神)是驱动我国新闻出版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企业制度因素
1.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决定企业能否高效运作的关键。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出版企业核心能力和关键性资源能否发挥效能的决定性因素,它是科学、合理地安排出版企业各利益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的一种模式,对于现代出版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与提升科学决策水平起到关键性基础作用。①对于我国新闻出版企业而言,完成转型后,出版企业的身份有了较大转变,不可避免地会丧失过去行政垄断拥有的优势,需要以独立市场主体的身份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此背景下,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新闻出版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要求。构建合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其充分发挥监督与管理作用,能够降低委托代理、内部人控制、激励约束机制弱化等问题,而且能够增强出版企业制定符合出版市场运行规律、科学高效决策的能力,提高出版企业的资源整合与利用能力,建立能够有效规避出版市场经营风险、迅速应对出版市场环境变化和占领与巩固市场高地的核心竞争力。这对于面临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新闻出版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闻出版企业建立公司治理机构,其核心是妥善处理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即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关系,以及董事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对股东利益负责任、忠诚、勤勉的董事会机构,董事会通过相关制度有效监督与激励经理人,以及平衡出版社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等核心问题。
目前,在西方国家,出版业通常实行公司制,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构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拥有较完善的权力与责任相匹配的约束与激励机制。而在中国,相当一部分出版企业依然在沿用传统的组织结构,尚未建立法人治理结构。②虽然多数国有出版社完成了转制任务,但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很多出版集团公司设立董事会、监事会,但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遵守工商登记的需要。③为了使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能够真正发挥应有的职能,确保出资人到位,首先要明确出资人。国有资产代表不确定或者定位不明确,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权力与义务不明确,为内部人控制提供了机会。目前,我国出版社基本完成了出资人的界定,其中包括103家高校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等。其次,应该健全现代出版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充分发挥其监督与管理职能。为了对“一股独大”问题形成一定制衡,可以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同时可以借助投资者提供的资金、管理、市场、人才等资本要素,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拓展市场占有率。现在已经有部分企业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比如新华传媒、出版传媒等。关于董事会职能的发挥,需要规范董事会的权力与义务,根据董事会的职能与作用,建立各职能委员会,使其各司其职。同时,可以建立允许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与监事会的机制,对董事会职能发挥形成一定监督与制衡作用。
2.激励机制
系统的激励机制对于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非常关键,尤其是我国新闻出版企业,目前正处于建立现代出版企业制度的重要阶段,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经营者和员工的工作热情、创新性以及主人翁意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的价值,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减少浪费,增强企业的创新与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其中,尤其需要关注对于经营者的激励机制的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降低代理成本的重要途径。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多数出版社在激励机制方面呈现以下特征:方式较为单一,忽视人才激励的多样性;随意性强,缺乏制度保障;长期激励还在探索中。④我国国有出版企业由于受到其单一产权机构的局限,短期激励往往大于长期激励,而长短期激励失衡、偏重短期激励容易助长企业内部的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出版企业在激励机制的完善方面应该加强长期机制的构建与实施,应注重激励方式的多元化。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能够将持有人的利益与公司长期利益结合起来,使被激励者更加关心企业的未来,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减少管理者的代理成本。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提出要探索特殊管理股试点和股权激励试点。在相关政策激励下,部分企业积极开展试点,比如,凤凰传媒已着手推进管理层股权激励试点方案;天舟文化在2014年半年报中强调,将“不断完善公司激励机制、积极探讨制定股权激励制度,构建适合公司发展的人力资源建设规划,为员工创建良好的职业环境和事业发展舞台”。在构建激励方式多样性方面,除了考虑长短期激励的构建,也要考虑激励内容方面的多样性,应该提升对非物质激励机制的关注。在我国,精神激励机制很少被重视。精神激励包含很多种形式,比如,在对待人才的态度方面应该秉持尊重其人格的原则;应该注重员工的长期发展,结合他们的兴趣、特长、意愿等帮助他们设计职业生涯,将其职业生涯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并为他们提供提升个人能力与素质的平台。
二、企业资源
1.人力资源
有价值、稀缺的、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资源能够给出版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现在,出版企业面临着愈加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关键是人才,人力资源是构成出版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高素质人才资源能够提高新闻出版业在新闻的采集、材料的汇编、内容的润色和出版物发行时的营销、包装、物流以及版权的交易、代理等一系列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人力资源是新闻出版新技术研发和技术成果商业化的推动力,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专业性高素质人才更是运用新技术开展新媒介运营的重要支撑。
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多样性的提高,出版企业需要涵盖的学科范围不断拓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催生出很多新的产品形式与消费形式,加上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出版产品采用影、光、声等多种媒介形式存在。在这种形势下,跨学科、跨领域的人才依托其专业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的知识与能力创造与生产高质量、创新性的产品。为了吸引与留住高素质人才,出版企业需要强化激励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建立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物质与非物质相结合的注重员工长期发展的激励机制。其次,员工的管理机制应该更加注重在按照员工的价值、稀缺性、不可替代性、不可模仿性进行评估与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相对应的管理与激励机制。如首席记者、首席编辑、资深策划人、资本运营官等具有较高价值与专用性、稀缺性与难以模式化性,应该成为企业激励的重点对象。
2.版权资源
版权资源是出版企业的核心资源,它的规模与质量决定出版企业能否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产品。⑤新闻出版企业通过对版权内容的生产、管理、运营,形成版权资产,由此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德国贝塔斯曼出版集团为例,版权资产始终是其生存发展的核心资源,在该集团2010年度197亿欧元的销售收入中,有92亿欧元来自直接的版权许可销售,有31亿欧元来自与版权产品有直接依附关系的衍生品开发和广告销售等。但我国当前,包括新闻出版企业在内的文化企业版权资产管理整体上基础较为薄弱。《国有文化企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国有文化企业共计12159户,账面资产总额2.2万亿元,其中版权等无形资产价值占比只有2%左右。根据中央文化企业问卷调查和访谈,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出资的100余家中央文化企业中,只有14家企业建立了版权资产管理制度或开展了版权运营。版权资源是互联网时代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出版企业作为内容提供者,应该秉持经营理念,并将其纳入企业的基本战略中。另外,在互联网时代,版权不局限于图书版权,企业应该将版权经营理念应用到多种媒介,比如电影、电视、游戏、网络、视频、手机等,以此为企业与市场创造更多的价值。
3.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与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使企业必须重视通过企业家精神来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与竞争地位。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职能是创新,企业家精神是推动创新的精神,是社会发展的策动力量。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更倾向于支持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技术。同时,企业家精神具有先动与承担风险的特征,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能够敏锐预测市场环境变化,并且敢于承担开拓市场、创新的风险。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的战略更新起重要作用,能够推动企业创新。
出版产业经过转企改制,面临着高度动态化的竞争环境,更加要求出版企业能够敏锐感知市场环境,快速掌握市场先机,并且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而企业家精神作为推动企业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出版企业的作用更加关键。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出版企业,能够快速识别和把握市场机会,提高出版企业制定决策的质量与效率。企业家精神能够推动出版企业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并且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出版属于知识资本密集型产业,学习与创新是永恒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与创新,才能生产出满足人们不断进步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
(衣凤鹏,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后;刘益,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本文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业发展指数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3-1)和北京印刷学院北印学者项目(项目编号:27170115004)资助。
注释:
① 杨东星.中国出版企业现代治理结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② 北京市新闻出版( 版权) 局课题组. 出版企业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研究[J]. 现代出版,2012(1).
③ 赖政兵.中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研究[D]. 江西财经大学,2012.
④ 郑豪杰.出版企业治理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考[J].中国出版,2012 (21).
⑤ 华宇虹,张志林,邹静静.版权资源运用与出版社成长的宏观机理研究[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