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上、下部

2016-03-04丁雪梅

书屋 2016年2期
关键词:堂吉诃德塞万提斯疯子

丁雪梅

《堂吉诃德》被公认为国际声望最高、影响最大的西班牙文学巨制,它的第一部出版于1605年(那时塞万提斯五十八岁),第二部出版于1615年,是十年之后的事。

《堂吉诃德》上部出版后,在西班牙、英国等深受读者喜爱,但在当时也只是被当作通俗的消遣小说来接受,在批评家那里并不怎么获好评。十七世纪西班牙批评家瓦尔伽斯说,“塞万提斯不学无术,不过倒是个才子,他是西班牙最逗笑的作家”。谭坡尔甚至责备塞万提斯的讽刺过猛,不仅消灭了西班牙骑士小说,连西班牙尚武的精神也消灭了。散文家斯蒂尔、小说家笛福、诗人拜伦等提出了同样的指责。

书的译者杨绛说,塞万提斯创造堂吉诃德,并不象宙斯孕育智慧的女神那样。智慧的女神出世就是个完全长成的女神;她浑身披挂,从宙斯裂开的脑袋里一跃而出。堂吉诃德出世时虽然也全身披挂,他却象我国旧小说里久死还魂的人,沾得活人生气,骨骼上逐渐生出肉来,虚影渐渐成为实体。塞万提斯的故事是随写随编的,人物也随笔点染。譬如桑丘这个侍从是临时想出来的,而桑丘是何形象,作者当初还未有确切的概念。

杨绛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塞万提斯当时只想要写个讽刺骑士小说的短篇,所以他脑子里堂吉诃德全身披挂的形象、以及他的瘦马驽骍难得的形象是早就有了,他要做的荒唐事也都心中有数了,这就有了堂吉诃德的第一次出行。直到到了“堡垒”,塞万提斯才反应过来,即便写一个疯子,也还是要交待他的衣食住行的,于是就借客店老板之口,劝告堂吉诃德要带钱带吃的带衣服带抹伤的药之类的东西,也是在这个时候,塞万提斯意识到,堂吉诃德不可能总在“战斗”,不战斗的时候也要有故事,得有人与他交流,于是就有了店主告诉他需要有个侍从的劝告。这样他第二次出行时,身边就有了桑丘。

堂吉诃德第一次出场,是个纯粹的疯子。而桑丘第一次露面,也是个纯粹的傻子,——他居然坚信堂吉诃德能收复海岛,并让他做海岛的总督,他为此而无怨无悔地跟着他踏上冒险的“征途”。

应该说,在上部中两人的形象基本没怎么变,堂吉诃德主要就是疯,桑丘主要就是傻。在书中作者把能想到的荒唐奇遇写完了之后,只得安排堂吉诃德回家,——由他的两个朋友把他带回家,交给管家妈和外甥女看管并治疗。结尾处留下一笔,说关于堂吉诃德的第三次出行还没找到真实的记录。

下部的一开篇却让我眼前不由一亮,堂吉诃德问桑丘老乡们怎么看待他们,桑丘说,“老乡们说您是头号的疯子,说我这傻瓜一点也不输您”时,我不由扑哧笑了,这大概是我读《堂吉诃德》的第一次笑。和参孙聊天时,这个学士和堂吉诃德谈论的是关于他的那部书(是上部中假说作者从中听来故事的堂吉诃德传记,实际说的就是上部),和他说到读者评价这书里有不少写的有问题的地方,把我前面提到的那些漏洞,一一都给数啦了一遍,堂吉诃德作为文中主人公,认真地听并解释或说更正了一遍,尤其,我心里一直没放下的那笔半路捡到的钱的去处,也借桑丘之口做了交代。虽然还有些微的漏洞没解释,甚至又引出了新的小漏洞,但读到这里已心情舒畅。

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说,“在欧洲所有一切文学作品中,把严肃与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在我看来,这部书固然不是前面那些批评家批的那么差,也没有别林斯基说得那么好。从《堂吉诃德》可以看得出,塞万提斯的确很有才华,很博学,但这部书让他获得那么高的国际声望,最根本的原因,我想是在于他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形象,那就是:又高又瘦全身披挂与现实极不协调的堂吉诃德。甚至不只这一个,就是又瘦又长的弩梓难得,和矮胖的傻又忠的侍从桑丘的形象也是不可复制的。而最令我惊讶的是,塞万提斯借参孙之口对这书的评价,他说,“我看将来每个国家、每种语言,都会有译本”,这种自信就如但丁在写神曲的时候,把自己最终的位置和维吉尔等并列一样,他们都早就预见到了自己作品在未来文学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这些预见早已成为事实。

猜你喜欢

堂吉诃德塞万提斯疯子
塞万提斯:一生逆境,一生奋斗
塞万提斯:一生逆境,一生奋斗
我的房间里有头熊
我可以做你的朋友吗
荡秋千
西班牙语文学与学生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塞万提斯:悲喜人生胜过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之性格内蕴析论
中企走出去不妨学一学“堂吉诃德”(观察家)
西班牙找到塞万提斯遗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