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若皆拥有,问君何所求?
2016-03-04章美锦
章美锦
读罢《读书》二○一五年第十二期卷首文章(姜奇平:《三生万物:复杂共同体视角中的“互联网+中国”》。以下凡引述文句,不另注明),顿生感慨。在传统文化的主流脉络里,姜奇平找到了由P2P关系形成的拓扑结构,甚至挖掘出互联网的理科基因,作者此番化腐朽为神奇的惊人发现,令人叹为观止。在下实难揣测其他读者会是怎样的心绪,但诸君不能否认,中国是被互联网浪潮席卷而入的,即是说,互联网并非发轫于中国本土。要怎样的勇气和自信,姜奇平才能如此掷地有声:“其实,互联网是不是中国发明的,这不重要。”我禁不住惶然而问:那么,什么才重要?或者什么才更加重要?
中国文化素来被认为博大精深。且不说其精深难测,其博大宽广,一直被人们添砖加瓦,以至于到了无所不包、跨越古今的地步。早在姜奇平的物理发现之前,已有学者在儒学礼教中发现了民主和自由的思想。比如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便是民主,即以民为主;又比如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认定是一个自由主义的态度。世界近现代史表明,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并不是“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醒世危言,更不是民贵君轻的君王姿态。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恐怕与自由主义毫不相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究的是推己及人的待人之道。在一个垂直的伦理纲常体制内,强权的道德诉求,辅之以体恤之道,犹如“子孝”以“父慈”辅之,至少使孝道看起来不太专横而已。须知己所不欲,局限于个体认知的边界,己所不欲,是否等同于他人不欲,在认识论上,是只有盖然性而没有确实性作为支持的。王菲在《执迷不悟》中唱道:“你并不是我,又怎能了解?”如果我们看不到己所不欲的认知局限,只从缺乏理性的个人认知出发,推己及人的行为哲学,可能反倒纵容了强施于人的侵犯。当一个人推己及人时,无论怀抱多么美好和高尚的初衷,他有没有想过,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他人并不想被推及,并且,也有权利不被推及。自由,就是你要知道,我(或他)是另外一个人。
我不敢贸然断定,在传统文化谱系中,是不是就不存在近似于莱布尼茨二进制(以“三”来转化0和1)的东西,或许,其实这一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所共知的基本事实。我们姑且将《易》之道追认为互联网思维,也承认《论语》提供了路由器原理,而康熙大帝完全有机会,凭借朱王天理学说和他本人的数学天赋(他是历代帝王中唯一留有数学著作的人),打猎踏青归来,面对莱布尼茨惠寄的两台帕斯卡尔计算器,参透信息化世界的内在秩序,从而成为两个多世纪之前的比尔·盖茨或扎克伯格,可悲可叹的是,再好的理科传统,再优秀的文化基因,并没有长成参天大树,历史上什么也没有发生。一如姜奇平一声叹息:“三生万物,但至此,万物皆休。”姜奇平将传统文化置于互联网视角之下,不过再一次让人们想起“李约瑟之谜”,又一次去体会中国科技发展史的难堪:为什么中国已经具备了产生近代科学的条件,而近代科学(包括工业革命)以及现代互联网并没有在中国诞生?
上下五千年,刀光剑影和鼓角争鸣,皆已远去,祖先留下无声的文化遗产。自卑或虚无,并不可取。中国传统文化里究竟有什么,对此应该有个客观的认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快如闪电的当今科技时代,既不必“为赋新词强说愁”,也不能强作欢颜偏说有。与其勉为其难地证明这也有那也有,甚至早已有之,不如赤壁怀古,哪怕痛彻心扉,也要探究出为什么勤劳智慧如中华民族,既通晓世界不断变化之“易”,又深知君臣父子P2P之“仁”,还深谙灵命(人)与天理(物)之相通,然而却在近代文明的百舸争流中,沦落到被动挨打的悲摧境地?西汉以降,与儒教文化相濡以沫的,乃是两千年的皇权社会和帝王专制,“民为贵”的芸芸众生,从不曾当家做主,他们苟且偷安的生活里,并没有多少自由,直到一种全新的文化狂飙突进而至,中国才真正建立起民主政权和人民共和国。古代中国虽不乏奇思妙想的科学天才,但格物技巧总是备受鄙视,创新思维总是胎死腹中,无怪乎工业革命在别处开花结果,成就了世界近代文明,而闭关锁国的神州故国,甘愿失之交臂。发生这一切,难道我们的文化没有一点问题吗?难道我们的文化传统里,就不存在任何劣根性,而只怪先哲们播下龙种不幸收获了跳蚤?这真的让人难以置信。
任何一个民族都很难弃绝它的文化传统及浸润其中的生活方式,其中包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隐藏着束缚人们心智手脚的陈规陋习。文化传统无论多么厚重,一个民族的未来才更加重要,更加悠远辽阔,更加绚丽多彩。今日之国人,当着眼于未来,对传统文化保持虚怀若谷的平实心态,既身怀绝技,又自知不足,不是整日价念兹在兹地试图以中国文化拯救世界,而是在全球文化水乳交融中自强不息,独步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