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生视域下中国梦的实现
2016-03-04周亦嘉
周亦嘉
[摘 要]民生,即有关国民生计和生活,生存和发展等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不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马克思主义,都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从民生维度看中国梦的实现,首先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探讨民生。如此,民生的视域方能全面开阔,方能在历史、现实、未来三者有机统一的基础上讨论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民生;中国梦;传统文化;历史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2 — 0029 — 02
习主席重要讲话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
早在上古时期,民本主义的价值取向就已奠基于中国传统文化。随着朝代更迭和社会发展,民生观念逐渐浓厚起来。
(一)强调“民贵君轻”的民本观念
诸子百家的学说思想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民贵君轻”的民本观念。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进一步论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都把人民放在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础性位置。墨翟认为政权的倾覆不在于天命,“昔上世暴王……不知曰:‘我罢不肖,为政不善”,而在于未能施行利于百姓的仁政,因失去民心而自取灭亡。虽然传统文化中“民贵君轻”的民本观念都以巩固专制统治为最终目的,但也启示我们政权的稳定、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二)强调“政在养民”的厚生观念
春秋时期,如何问鼎中原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热议话题。在这一政治热潮中,“政在养民”的厚生观念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五霸之一的晋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清关易道,通商宽农;懋穑劝分,省用足财;利器明德,以厚民性”富国安民。“厚民性”即“厚生”,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孟子强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即注重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状况。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坚实的物质保障,实现中国梦应当注重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受时代条件限制,传统文化“政在养民”的厚生观念局限在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上,停留在“衣暖食足”的简单粗糙层面。
(三)对“精神民生”的关注
“厚生”有两种疏解:一种是“薄征徭,轻赋税,不夺农时”,侧重于物质方面;另一种是“财用足,礼让行”,涉及了精神方面。这说明传统民生思想既强调“物质民生”,也关注“精神民生”。当代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改善“精神民生”日益成为我们的重要课题。但是,传统文化中人民被分为“劳心者”和“劳力者”两类,只有“劳心者”才能追求“精神民生”。这种对“精神民生”的关注带有浓厚的阶级歧视色彩。且墨家主张“非儒”、“非乐”,道家提倡“绝圣弃智”,从根本上否定了追求“精神民生”的必要性。
二、马克思主义关切民生的思想传统
关切民生是马克思主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思想传统,有十分珍贵的精神价值。
(一)对民生的关切贯穿马克思的生平
研究马克思主义对民生的关切,可以先从马克思的生平开始。《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第一次直接表露出他关切民生的情怀。“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从1942年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开始,他关切民生的意识更加成熟。恩格斯在他的墓前这样说道:“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从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马克思对民生的关切早已内化为他全部理论的精神之中,为他的实践提供力量。在当代中国,不论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还是实现中国梦,都需要传承这种精神。
(二)对民生的关切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
对民生的关切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和出发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得以可能的前提和基础”,认为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第二个历史构成事实——满足“需要”的生产与再生产和第三个历史构成事实——繁衍,同样是关乎民生的活动。正是从关切民生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出发,马克思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对民生的关切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黑格尔偏离实际生活转而构建“绝对精神”的王国,把哲学导向唯心主义;费尔巴哈把哲学束缚在感性直观中,使哲学沦为一种抽象的人本主义。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全部社会生活”可以理解为民生的另一种表达。正是在对“民生”的关切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旧哲学。
“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对民生的关切造就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之先导,政治批判集中阐发为“腐败且反对的资本主义政治法律制度是民生困苦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批判也是出于对困苦民生的现实抗议。“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当国民经济学家把经济危机推脱到工人和农民的懒惰上时,马克思尖锐指出“工人和农民的一切情欲和一切活动”都必然湮没在“资本家的贪财欲”中,在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中生发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许多著作如《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为人民服务》、《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都表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思想。党的“八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是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矛盾,着眼点在于满足人民需要。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世纪之交,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必须“坚持贯彻党的富民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党的十七大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目标来抓,实行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政策。
三、实现中国梦的民生路径
回顾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民生思想资源;着眼现实,中国共产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道路上不断求索;展望未来,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我们的新举措新路径。
(一)确立坚强的制度保障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具有约束力。在当代中国,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有力的保障。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法治建设还有一些问题,小部分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要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完善教育体制机制,构建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增强就业稳定性、和谐性;整合城乡居民基本保险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正常调整机制、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等等。
(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加快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环境的空间载体。要根据我国国土空间特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科学谋划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减轻资源环境压力。从源头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下大决心化解产能过剩、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加快形成有利于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强污染治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当前,污染问题已经到了不治不行、刻不容缓的地步。必须坚决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切实保护生态系统,做到重点突出、重拳出击、重典治污、力求实效。
加快形成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全社会所共享,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理念、生态道德,构建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三)营造幸福的文化氛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幸福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既需要物质生活的满足,又需要文化生活的丰富。幸福感的提升,重点在于营造幸福的文化氛围。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健康的文化产品和丰富的文化活动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实在提升幸福感的途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全民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参 考 文 献〕
〔1〕于慧颖.先秦诸子民生思想研究〔J〕.史学集刊,2011,(03).
〔2〕吴苑华.关切“民生”:一个不能忽视的马克思传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06).
〔3〕潘玲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4〕陈宇洁.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梦的双向建构〔J〕.理论导刊,2014,(10).
〔责任编辑:张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