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DEA的钦州坭兴陶产业发展绩效及企业经营评价

2016-03-04陈亮郭建林章秒秒肖爱连

经济数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钦州市钦州产业化

陈亮 郭建林 章秒秒 肖爱连

摘 要 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进行产业化经营,成为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坭兴陶烧制传统技艺,其产业化市场潜力较高,适宜合理的市场开发,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该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动态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钦州市坭兴陶产业绩效进行动态纵向评价,研究该产业当中8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绩效变化及影响因子,发现该产业的资源利用率、生产绩效和规模报酬的发展态势,从而为钦州坭兴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钦州坭兴陶;动态DEAMalmquist指数模型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Man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can be industrialized and manageable.Traditional firing ceramic craft of Qinzhou in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has high industrialization of market potential. It is suitable for reasonable market development so that it can be the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ynamic DEAMalmquist index model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of Qinzhou Nixing pottery dynamically and longitudinally. Changes to the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operation performance and impact factors of eight enterprises were studied to find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productive performance and the trend of the returns to scale in this industry so that it can supply the reference bas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Qinzhou Nixing pottery.

Key words manageabl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ndustry development;Qinzhou Nixing pottery; dynamic DEAMalmquist index model

1 引 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活的记忆”,其丰富、独特、稀缺和唯一的特质,通常以文化符号形式存在并形成文化资源,而其准公共品性质,又使其具备了转化为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潜力.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依托市场进行产业化经营,成为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1-3].基于产业化角度提出的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既是针对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项目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的解决对策,也是理论研究深入探索的需要,更是实践进一步深入开展的需要[4-7].近几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差异化资源不断被企业或组织产业化开发,已经取得不少成功的案例[8-12].

对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而言,虽然区内部分市县在国家出台扶持政策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设重视程度不高,且存在体系完善工作人财力不足等困难,但近几年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不断完善,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以产生,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业化经营的条件已经具备.因此,通过科学合理区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经营性资源,以保护传承为前提,合理利用文化产业素材原料,通过产业化开发转化为文化资本势在必行[13-15].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纷纷借助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项目,给文化市场创造活力,也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但随着盲目开发和过度利用等问题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质量和传承价值令人担忧,部分产业化开发偏离了保护传承的主旨,成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产物.事实上,不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适宜产业化,需科学合理区分不同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使具有市场潜力的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弥补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不足等问题,同时使不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政府与社会公众传统保护渠道,做到分门别类、合理对待,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坭兴陶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旨在发现坭兴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化项目化经营运作发展态势、科学客观评价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等投入产出后综合绩效如何、投产配置是否有效、影响生产经营绩效的因素有哪些等等,最终为进一步归纳总结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业化发展及经营绩效评价的科学方法及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共性特点,提供借鉴和参考.

2 钦州坭兴陶的历史渊源、发展与现状

钦州坭兴陶历史久、底蕴深、载体多、起步早、知名度较高,陶产品在创作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文化价值、艺术美感及创作者自身素质贯穿呈现,整体产业化发展比较健康,产业形态稳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典型案例.钦州坭兴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四川荣昌陶,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钦州坭兴陶有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具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其窑变艺术在国内陶瓷行业中绝无仅有,艺术品位极高.钦州坭兴陶在上世纪20年代兴盛一时,但是随后由于抗战的原因,其生产濒临绝迹,1949年以后恢复生产,但一直存在生产厂家少、产量也少等问题.相比其他同类产品,钦州坭兴陶最具特色的技艺在于窑变磨光、泥料分子结构细密且无毒性、表现力丰富等等,具有极高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2008年,钦州坭兴陶烧制传统工艺列入国家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对象,钦州生产坭兴陶的基地,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993年,坭兴陶品种发展到600多种,年产值达1 000多万元,销往全世界三十多国家及地区.据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考证,钦州坭兴陶与“壮锦”endprint

壮锦起源于宋代,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锦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该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均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近百年来能够保持和传承并得到发展的传统工艺,其中钦州坭兴陶产业化潜力尤其巨大.

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原先生产钦州坭兴陶的国有企业及其经营体制,已经不再适宜,企业经营困难,不少企业被迫停产.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了传承和保护钦州坭兴陶,先后出台相关保护和奖励政策,设立发展基金会.钦州市每年安排500万财政拨款,扶持坭兴陶产业的发展,通过“搭建平台、培育精品、广为宣传、培养人才、创新产品”等措施,形成坭兴陶的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钦州市对坭兴陶产业环境的改善,促使企业进入该产业,生产厂家逐渐增多,产量逐年增加,从业人员不断扩大,工艺技术得到恢复发展.钦州市通过产业基地孵化模式、产业集聚、产学研模式创新,对坭兴陶产业进行产业化发展.目前,钦州坭兴陶产业界,已经培养引进2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29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33位市级工艺美术大师,200多名知名技艺人才.其中完成15项自治区、市级科研技艺改革项目促进生产,与钦州学院、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等高校成立坭兴陶技艺专业输送高素质人才,品牌战略、人才战略、创新战略等促进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逐渐完善,坭兴陶保护传承工作比较到位.钦州市坭兴陶产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大发展,2009年该产业产值6 800万元,2010年产值8 300万元,2011年产值1.5亿元,2012年产值5.2亿元.2014年,钦州市有坭兴陶企业105家,工作室130家,坭兴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44个,从业人员约1万人.钦州市坭兴陶按照“继承传统、创新发展,实施传统与现代工艺技术相结合”原则,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技术与艺术价值,拓展产品市场空间和产业领域.钦州市已经把坭兴陶产业列为支柱产业,在该市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当中,规划建设融城市景观、文化、旅游、工业为一体的坭兴陶文化创意产业,形成我国西部陶瓷制品出口物流基地、东南亚陶瓷贸易集散地、全国陶瓷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钦州旅游文化产业和工业城市建设的新名片,通过建设古陶城文化主题公园为纽带,形成钦州文化寻根概念,带动钦州旅游业发展.

钦州市坭兴陶行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企业大部分都是家庭作坊,有较大的经营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的企业还不多.坭兴陶行业这种发展状况,与坭兴陶的历史有关.许多厂商在困难时期为求生存纷纷改制,整体企业规模不大,资金实力单薄,投资分散,技术力量不足,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营销品牌意识不强,企业融资不畅.鉴于钦州坭兴陶产业的发展现状,科学评价该产业经营运作效益,运用合理、客观方法,分析评价坭兴陶的产业化发展,从而可以更好地实施产业化战略,使坭兴陶烧制传统工艺更好地得以保护和传承,坭兴陶企业和该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此,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构建定量评估体系,定量评估坭兴陶产业发展绩效和坭兴陶企业经营运作效益.

3 钦州坭兴陶产业发展绩效

和企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3.1 评价模型及指标的选取

DEA方法即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已经广泛用于经济管理科学、效率评价、系统工程、决策分析、评价技术.DEA方法有着算法简化、误差减少和主观得以克服等优点.参考众多相关文献,DEA方法用于企业投入、产出、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有效的评价,是可行的评价方法[16-20].通过DEA方法对坭兴陶产业以及坭兴陶企业进行科学评价,试图发现坭兴陶企业在既定产出下投入是否尽可能减少,坭兴陶产业是否具有产业绩效有效性,坭兴陶产业投入产出资源配置是否具有相对有效性.

DEA方法应用最广泛的模型有成本效率模型、CCR模型、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等,本文选取CCR模型和BCC模型,通过求解的动态绩效评价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模型,对钦州坭兴陶产业绩效及企业绩效进行评价.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是广泛用于投入产出绩效分析,特别在效率动态变化研究领域,钦州坭兴陶产业在连续期间对其有效测算全要素生产率.DEA-Malmquist基于DEA模型提出,由Sten Malmquist提出的非参数方法,表达式为

结合笔者的调查,本文将钦州市坭兴陶产业单个经营主体看做评价模型的决策单元,从钦州市坭兴陶行业协会44个会员单位,选取其中的8个.这8个会员单位基本上可以代表钦州坭兴陶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因为这些企业涉及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和家庭作坊,涉及不同企业形式,涉及不同企业发展模式和战略选择.

这8个会员单位依次为年产值500万以上的DMU1DMU4: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钦州千秋陶业有限公司、钦州博尔纳陶艺有限公司、钦州承坭斋陶艺有限公司;年产值为100万~500万的DMU5DMU6:钦州市钦宝斋坭兴陶艺馆、钦州北部湾坭兴玉陶有限公司;年产值为100万以下的DMU7DMU8:赖盛琼工作室、伟德坭兴工艺设计室.

选取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其中固定资产投入因传统工艺生产活动属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活动,资本资产、研发经费等非可控指标变量对实证结果影响不大,且方便计算,指标均为整数,即:X为投入指标,包含三个子指标X1、X2、X3,Y为产出指标.这些指标的具体含义是:

X1为固定资产投入(万元),该指标代表房屋、厂房、生产设备建设投入等可控指标变量;X2为职工拥有人数(人),该指标代表企业在岗的所有从事坭兴陶生产与销售的人员;X3为劳动时间(小时),该指标代表平均每天产生的效用劳动时间和研发投入时间;Y1为主营业务收入(万元),该指标代表企业通过生产和销售坭兴陶及相关产品获得的年总收入.endprint

3.2 实证分析

本文选择的8个会员单位,按照其在2010~2012年的三年动态时间序列数据,运用DEA的Malmquist指数模型,实施数据运算.

由于钦州市生产坭兴陶的企业,大多数为民营企业.所以本研究在调查数据时,考虑到民营企业规模和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原因,以及固定资产投入统计口径不一样或不真实或记载上报不连续,因而有一部分企业的数据,是由专家和单位人员参照往年投资与资产进行推算和估测修正之后得到.在此基础上选取投入产出指标,8个会员单位投入产出各项指标来自于2010~2012年的数据,见表1.利用DEAP2.1实施DMU决策单元数据分析工作,结果分别见表2、图1和图2.

从整体看,2010~2012年钦州坭兴陶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ch)的均值为1.066,上升了6.6%,究其原因是技术效率平均增长了11.6%,规模效率变化平均增长了8.9%,说明2010~2012年产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但技术进步增长平均增长率下降了5.1%,techch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技术效率促进效果.其中,2010~2011年产业全要素生产指数(tfpch)增长了11.3%,技术效率增长了17.8%,规模效率变化增长了20.4%,说明2010~2011年产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

图2显示的是钦州市坭兴陶产业2010~2012年各效率增长情况,可以发现,推进钦州坭兴陶产业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技术效率,虽然2010—2011年生产规模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但2010—2012年技术进步增长减缓生产率增长,技术效率变化受规模效率变化变动,生产规模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符合2010年以来钦州市对坭兴陶产业的不断重视、增加投资、加强扶持等现实因素,特别是2011年钦州市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出台《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坭兴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钦州市坭兴陶产业发展规划》,将坭兴陶产业列入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坭兴陶产业打造成为钦州市文化支柱产业.2011年,钦州市推进建设融城市景观、文化、旅游和工业这四者为一体的坭兴陶综合性产业园区,相关企业进入产业园区,投入不断加大带来了坭兴陶的产业聚集,但是,产业园区的规模报酬递减效应需注意,要关注投入产出组合、合理调整生产规模,避免盲目的扩大经营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投入冗余.因为技术效率提高并存于技术进步退步,其实是坭兴陶产业生产资源投入与产品产出的匹配度差异较大,配置未达最优,存在规模不合理、技术不足、市场营销及品牌推广需要进一步提高.

针对评价结果,钦州市坭兴陶产业园区需要进一步改善之处,包括:一是尽可能提高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使各效率指标增长达到合理水平;二是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政策、资金、税收等措施,引进和创新产品技术或不断开发新的具有差异化产品,提高技术的应用消化吸纳、创新改进的能力,提高生产设备及相关投入品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合理规划分配专项和募集资金,根据实际需求和必要程度对要素的投入、生产规模等进行优化,使得资源合理分配,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和产业生产率增长水平.

所选的8个会员单位,就是8个DMU.总体来看,2010~2012年,各个DMU全要素生产率随时间推移不断提高,且全要素增长率亦然,但各会员单位间存在明显差异,如表3和图3所示.DMU1,DMU2,DMU3,DMU4,DMU5,DMU66家会员单位的全要素生产率有较大提高,增长率分别是37.4%、1.9%、40.8%、31.1%、9.7%和25.4%,DMU7和DMU8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下降,分别下降5.8%和9.5%,规模效率的数值变化大于1;其中,DMU1,DMU2和DMU5是由技术效率的提高所带来的促进作用;DMU3,DMU4和DMU6是由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效率提高所带来的促进作用;DMU7和DMU8生产效率下降,技术进步效率下降,规模效率的数值均小于1,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综上所述,规模效率变化均值大于1,整体而言,自从2007年钦州市政府颁布《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坭兴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坭兴陶产业得到政府扶持和资金支持,已上升为钦州市支柱产业和振兴规划重点项目,所以“十一五”期间钦州坭兴陶产业出现快速发展时期,投入大幅增加,龙头企业规模更大,涌现出坭兴陶艺、博尔纳、承坭斋和北部湾坭兴玉陶等龙头企业,这些企业扩大了钦州坭兴陶产业主体和整体规模.从整体看,坭兴陶产业主体几乎都是民营企业,企业效率高,贡献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其中博尔纳、承坭斋和北部湾坭兴玉陶属于规模比较大的企业,企业年产值超过500万,对人才、技术和集聚等投入较多,技术进步效率高.坭兴陶艺投入重点在品牌和产业集聚,但逐渐规模变大的民营企业面临着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工作室等个体作坊产业主体虽然技术创新不够,但生产规模处于报酬递增,比较合理,存在扩大规模和生产绩效提高的较大空间.

因此,钦州坭兴陶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当继续保持绩效较好企业的品牌、人才、自主创新及产业集聚等战略,但是必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资金、要素及创意研发投入,增强个人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营销能力,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和知识水平等途径,防止出现规模报酬递减,同时不断提高个体工作室的投入力度,给予有效政策及税收扶持,促使其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使整个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市场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4 结 论

运用动态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钦州坭兴陶产业投入产出绩效进行特定时间期间的评价.通过分析得出:钦州坭兴陶产业发展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导,随着2007年“十一五”钦州市政府开始重点扶持,产业主体迅速增加,规模效益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进,目前产业呈现资源投入产出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的状况,整体技术创新和推广存在不足.个体工作室存在数量递增,资源利用率高、生产绩效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态势.因此,钦州坭兴陶的产业发展,应在促进民营企业和个体工作室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其规模报酬递减不利影响因素进行战略调整,借助个体工作室优点,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产业结构优化,附加值不断提高.endprint

参考文献

[1] 刘锡诚.保护民间文化的迫切性[J].西北民族研究,2007,23(2):46-54.

[2] 爱川纪子.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保护措施[M]. 关世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顾江.文化遗产经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陈亮,杨潇.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利用的绩效评价研究-以杭州宋城景区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3,29(10):51-53.

[5] 杨亚庚,陈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探索[J].东南学术,2014(1):212-219.

[6] 杨亚庚,陈亮,陈文俊.论宜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J].河南社会科学,2014(1):124-128.

[7] 肖爱连,陈亮,陈文俊,等.基于FCEAHP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宜产性评估研究[J].经济数学,2014,31(2): 84-91.

[8] 陈亮,余千,肖爱连.农业文化与物质遗产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价值评价[J].青海社会科学,2015,36(2): 63-71.

[9] 张蜜.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研究——以隆回县为例[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2,3(2):58-64.

[10]翟欢欢,张锐.运用混合聚类法对两型社会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J].湖南农业科学,2010(13): 69-172.

[11]张蜜,吴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模式:以“二人转”为案例[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2,3(2):52-58.

[12]张海燕.文化生态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吴桥杂技为例[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9):22-27.

[13]钱永平.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90-94.

[14]彭艺.“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J].经济地理,2010,30(5):117-120;126.

[15]李人帡.钦州坭兴陶概况介绍[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2(12):38-40.

[16]吴艳,周震虹.我国各省市农业投入与产出的效率评价[J].经济地理,2011,31(6):999-1002.

[17]尹华光,彭小舟,于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6):101-106.

[18]翟欢欢,张蜜.内部管理效率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9(3):92-97.

[19]翟欢欢.基于DEA三阶段模型的两型农业生产效率——以湖南省为例[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1(4):13-18.

[20]王志平.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理学院,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钦州市钦州产业化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加强钦州水上消防建设的思考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例谈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的区别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钦州坭兴陶艺造型设计初探
“钦州大蚝”豪气崛起
系统产业化之路
钦州市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