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词汇的梵语-汉语对照翻译及研究*

2016-03-04邝婷婷程树华贾敏如江道峰祝晓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6期
关键词:病名词汇表梵文

邝婷婷,曾 勇,王 张**,程树华,贾敏如,张 艺,黄 婧,江道峰,陈 彦,祝晓起

(1. 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 成都 611137;2.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成都 611137;3.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成都 610101;4. 成都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 成都 611137)

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词汇的梵语-汉语对照翻译及研究*

邝婷婷1,曾 勇2,王 张1**,程树华3**,贾敏如2,张 艺1,黄 婧4,江道峰2,陈 彦1,祝晓起2

(1. 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 成都 611137;2.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成都 611137;3.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成都 610101;4. 成都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 成都 611137)

目的:本研究旨在制作《阿育吠陀梵语汉语词汇表》。方法:提取The Ayurvedic Pharmacopoeia of India(API,《印度阿育吠陀药典》)和The Ayurvedic Formulary of India(AFI,《印度阿育吠陀处方集》)中阿育吠陀梵语词汇及其英文或拉丁学名的对照翻译,并翻译成汉语,制作《阿育吠陀梵语汉语词汇表》。结果:完成《阿育吠陀梵语汉语词汇表》,以梵语字母为序;收载阿育吠陀词汇1 743条,其中医学词汇913条,药学词汇791条,医学和药学共用词汇12条,其它词汇27个。词条均由拉丁体梵语、英语或拉丁学名和汉语三部分组成,其中病名附英文对照,生物种药物名附拉丁学名对照。罗列了阿育吠陀三病素、三果药材、药物的特性和作用的梵语和汉语,总结了阿育吠陀梵语词根;阿育吠陀病名的英译体现了传统医学特色和现代研究水平,但专业性和规范性有待提高。结论:《阿育吠陀梵语汉语词汇表》的素材来源可靠,可为我国学者研究阿育吠陀理论和破解处方组成搭建基础和平台。

印度传统医学 阿育吠陀 词汇 梵语 汉语 翻译

印度的传统医学体系包括阿育吠陀(阿输吠陀、Ayurveda)、瑜伽(Yoga)、尤纳尼(Unani)、锡达(Siddha)、自然疗法(Naturopathy)和顺势疗法(Homoeopathy)等。其中阿育吠陀起源于公元前3 000年前后,是印度传统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至今还在南亚诸国的医疗保健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阿育吠陀的拉丁文Ayurveda中:Ayur 是生命、长寿之意,Veda是知识、科学之意,因此Ayurveda意为生命的科学,主要通过恢复和加强机体自身功能的排毒疗法、药物、合理饮食、运动和养生法等,消除引起机体功能失衡的因素,从而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发生。

梵文是研究印度文化历史的重要手段。但是梵文在现代印度社会中口语使用者极少,梵文的写作和出版以宗教和学术为主。目前梵文主要用天城文(Devanagari)书写,但由于梵文为音素文字,其语音和字形之间的关系密切,同时也为了方便国际沟通和学术交流,故流行用拉丁体(Romanize)来注音和书写梵文。阿育吠陀经典著作全部应用梵文进行撰写,如《妙闻本集》(Susruta-samhita)与《闍罗迦本集》(Caraka-samhita);现代学术著作主要以印地语和英语撰写,但是绝大多数术语、病名、药名、复方名等词汇均用拉丁体梵语,如印度卫生和家庭福利部颁布的《印度阿育吠陀药典》(The Ayurvedic Pharmacopoeia of India,API)和《印度阿育吠陀处方集》(The Ayurvedic Formulary of India,AFI)中所述。

API和AFI的主要文字是英文,但病名和药名均是用梵语撰写,其中病名后附有英文解释,药名对应有拉丁学名[1],故本文进行了相应的翻译,并整理成《阿育吠陀梵语汉语词汇表》,以期为我国学者研究阿育吠陀理论和破解处方组成搭建基础和平台。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印度阿育吠陀药典》[2],简称API,英文版,于1990-2009年期间连续出版,包括第一部(1-7卷)和第二部(1-2卷)。

《印度阿育吠陀处方集》[3],简称AFI,英文版,于2003年出版,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

1.2 翻译用工具书

翻译工具书包括《英汉医学词汇》[4]和《药用植物辞典》[5]。

1.3 提取API和AFI中梵语及其对应的英文或拉丁学名

API和AFI的单味药和复方的“重要治疗用途”项下均有病名的梵语和英文对照,每个单味药均有梵语名和拉丁学名。如API中单味药羽叶金合欢的梵语名为Ādārī,拉丁学名为Acacia pennata( L.)Willd. Syn. Mimosa pennata L.,其主要的治疗用途为Jvara(fever,发热),Raktadoa(disorder of blood,血液疾病)和Agnimāndya(digestive impairment,消化不良);Jvara、Raktadoa和Agnimāndya为阿育吠陀的梵文病名,fever、disorder of blood和digestive impairment为所对应的英文病名。

1.4 翻译及策略

将阿育吠陀词汇分为两类,即非生物种词汇(医学术语、医学相关术语、药学相关术语、矿物药名、其它)和生物种词汇(植物药和动物药名)。

1.4.1 非生物种词汇

多附英语解释,故以其为纽带,并参考《英汉医学词汇》等工具书,可将词汇的梵语名翻译成汉语。如:Gahavikatā(梵语),Constipation(英文),便秘(汉语);Pāuara(梵语),Powders(英文),散剂(汉语);Śuddha Gandha(梵语),Sulphur(英文),硫磺(汉语)。

1.4.2 生物种词汇

API和AFI均标识了植物药和动物药的拉丁学名,故以其为纽带,并参考《药用植物辞典》等工具书,可将词汇的梵语名翻译成汉语物种名。如:Harītakī(梵 语),Terminalia chebula Retz.(拉 丁学名),诃子(汉语);ambūka(梵语),Pila globosa Swainson(拉丁学名),淡水螺(汉语)。

1.4.3 阿育吠陀特色词汇的翻译

阿育吠陀特色病名业已翻译为现代医学病名,进而可用合适的中医学、藏医学病名进行翻译。如:阿育吠陀病名Hddāha,英文原文为Burning sensation in heart region,直译为“心区灼热感”,还可译为中医学的“烧心”;又如:Kapha为阿育吠陀理论中人体的三病素之一,意为维持和保持,一般翻译为“粘液素”,还可译为中医学的“痰”。

1.5 构建数据库

将从API和AFI中提取和翻译的内容制作成《阿育吠陀梵语汉语词汇表》,词汇表按照梵语字母表顺序进行排列。

1.6 分析《阿育吠陀梵语汉语词汇表》的翻译特点

对词条及词汇的类别进行统计;归纳整理梵语词根、重要术语和药物的梵语等;分析词汇英译的特色与不足。

2 结果

2.1 阿育吠陀梵语汉语词汇表

共收载阿育吠陀词汇1743条,其中医学词汇913条,药学词汇791条,医学和药学共用词汇12条,其它词汇27个。

词条均由拉丁体梵语、英语或拉丁学名和汉语三部分组成,其中病名为英文对照,生物种药物名为拉丁学名对照。如:Kāca:Cataract白内障;Madhurikā:Foeniculum vulgare Mill.茴 香;Lāksā:Laccifer lacca Kerr.紫胶虫。

2.2 梵语字母及其词条数统计

梵语字母表[6]中48个梵语字母使用的是天城体(Devanagari Alphabets),梵语注音或转写字母使用的是拉丁体(Romanic)。需注意,此处的拉丁注音字母与常见的拉丁字母,在拼写组合和排序上均有较大的区别。详见表1。

表1 梵语字母及其词条数统计表

2.3 词条涉及的专业领域

2.3.1 医学词汇

共计913条,涉及的专业领域有:① 病名:837条,如Jīravāsa:Chronic asthma慢性哮喘;② 症状:30条,如Svrabheda:Hoarseness of voice声音嘶哑;③ 病因:24条,如Vāta:体风素,气(意为推动和推进);④ 病机:13条,如Śotha Roga:Inflammatory disease炎症;⑤ 解 剖 生 理:7条,如Jāharāgni:Appetite食欲;Digestive fire消化火;⑥ 学科术语:2条,如Āyurvedic:阿育吠陀的,阿输吠陀的。

2.3.2 药学词汇

共计791条,涉及的专业领域有:① 植物药:577条,如 Granthika:Piper longum Linn.荜 茇;②动物药:5条,如Śambūka:pila globosa swainson淡水螺;③ 矿物药:25条,如Rajata Bhasma:calcined rajata 煅烧的银;④ 化学药:1条,如Ktrima Via:synthetic poison合成的毒品;⑤ 来源复杂的药物:2条,如Śiĺājatu:Exd. from rock crevices从石隙中流出的分泌液,似藏药中的喜来芝、渣驯;⑥ 辅料:28条,如Mūtra:urine of cow奶牛的尿;⑦ 药性:12条,如Ruksa:dryness干(属性/质量Gua的一种);⑧治法名:16条,如Vājīkara:aphrodisiac壮阳剂;⑨ 制剂名:99条,如Pañcagavya Ghta:五味牛制品黄油膏;⑩ 其它:26条,如Kvātha:煮散液;Abhyanga:external application 外用;Sandhāna:fermentation 发酵。

2.3.3 医学和药学共用词汇

共 计 12条, 如 Kāsa/Kāśa:cough咳 嗽;Saccharum spontaneum Linn. 甜根子草;又如Medā:adipose tissue脂肪组织;Asparagus racemosus Willd.长刺天门冬。

2.3.4 其它词汇

2.4 阿育吠陀特色词汇

2.4.1 阿育吠陀的三病素

阿育吠陀和我国传统医学毕竟存在加大差异,某些阿育吠陀的特色术语,翻译难度很大,挑战译者的医学学术水平。如阿育吠陀的“Vāta,Pitta,Kapha”三病素(又被称作“三因”、“三俱”和“三种体液/tridoa”),经过数千年佛经的翻译实践,目前翻译为“风、胆汁和痰”,虽然基本符合阿育吠陀理论,但是将Pitta翻译成现代医学的解剖术语“胆汁”似有不妥,故本研究建议翻译为“胆汁素”。详见表2。

2.4.2 阿育吠陀的三果药材

“三果药材(triphalā)”即诃子、毛诃子和余甘子,在26.9%的阿育吠陀复方中和19.1%的藏医复方中被同时使用,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详见表3。

2.4.3 阿育吠陀药物的特性和作用

阿育吠陀药物的特性和作用,其中“特性”类似中医的四气五味,为传统医学的特色药性理论。详见表4。

2.4.4 阿育吠陀梵语词根表

词根是梵文的语法结构之一。关于梵文的语法结构,存在词根、词干、词尾、前缀、后缀、派生词、复合词等。词根,即所谓“界”。加到“界”上使它成为词,或者再使它表现出名词、动词等所有的关系的都称为“缘”,即直接后缀。因此,构词的基本公式是“界+缘=词”。词根全是动词,名词都出于动词。一件行为的过程用动词来表达,一旦行为完成了,动作固定了,那就成为一件事,则用名词来表现。详见表5。

2.5 阿育吠陀词汇英译的特色与不足

2.5.1 阿育吠陀病名的英译体现了传统医学特色

阿育吠陀的某些术语难于进行现代医学阐释,进行英译亦存在困难,故API和AFI直接将梵语保留在英译词条中,其优点在于延续了阿育吠陀的理论特色。如病因的英译直接采用体内三大生命能量(doshas)——瓦塔(Vata)、皮塔(Pitta)和卡法(Kapha)的梵语,这与我国直接将藏医理论中三因学说翻译成汉文“龙、赤巴、培根”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Asthivāta英译为bone disease due to Vāta Doa,汉语翻译为“Vāta失衡引起的骨病”。

表2 阿育吠陀三病素的梵语-汉语对照翻译

表3 阿育吠陀三果药材的梵语-拉丁学名-汉语对照翻译

表4 阿育吠陀药物特性和作用的梵语-汉语对照翻译

表5 阿育吠陀梵语词根表

2.5.2 梵语病名的英译水平反映出阿育吠陀现代研究的深度

一个梵语病名对应1个英文词条者,占总数的89.53%;对应2、3、4个英文词条者,分别占总数的9.37%、1.56%、0.46%。即阿育吠陀梵语病名的英译以一一对应为主,这表明阿育吠陀的现代研究相对较深入,与现代化医学接轨较多,故其病名较容易被准确翻译成内涵相同或相似的现代医学病名。

2.5.3 API和AFI英译的专业性和规范性有待提高

虽然印度作为英属国家,英语亦为官方语言之一,但是在国家药品标准API和AFI中却存在大量英语翻译的不足和错误。

病名的英译混合了“非医学专业英语翻译”和“专业医学英语翻译”两种风格。如,Adi分别英译为blindness和loss of eyesight,均意为“盲,视觉缺失”,而blindness更专业。又如,Hdgraha英译为heart failure,意为心力衰竭,但应该英译为cardiac failure更专业。

有些病名的英译由多个短语组成,存在逻辑关系不当的情况。如Ānāha的英译为distention of abdomen due to obstruction to passage of urine and stools,即“大小便排出不畅引起的腹胀”。其中存在“due to(由于)”、“obstruction to(阻碍)”和“passage of(经过)”三个短语,这些短语间的用法逻辑关系不当,进而使病名的英译不清晰。建议修改为abdomen distention caused by incomplete urination and defecation。

病名的英译中多含due to,但是多数情况的使用是不正确的。如Āmajvara的英译为“fever due toindigestion”,即“由消化不良引起的发烧”,其中“due to”的用法就是不合理的。该病名的意思是“发烧是消化不良的并发症之一”,故建议翻译为“fever born of indigestion”或“fever caused by indigestion”。

病名的英译中有笔误。如Svarabheda英译为hoarseness of voise(声音嘶哑),显然“voise”是笔误,应该为voice;又如,Visarpa英译为“erysepales”(丹毒),实际应该为erysipelas。本研究组整理的“阿育吠陀梵语汉语词汇表”详见附表。

3 讨论

中印传统医学具有2 000年的交流史。中印两国都是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文明古国,同时也都具有独特的传统医药体系,如中医学、阿育吠陀等。阿育吠陀认为“地、水、风、火”为4大致病因素,可致404种病。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恶风候中写道:“凡风病,有四百四种……”,这是中医的五行学说与印度“四大学说”结合的实例。据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记载,印度医生向唐朝献药,如胡椒、肉桂、沉香等,中国输入印度的药物有人参、当归、附子等。

阿育吠陀对我国少数民族医学有较深的影响,藏医学、蒙医学和傣医学的理论均缘起阿育吠陀。藏医认为人体包括三大要素,即龙、赤巴、培根,其理论基础就来源于阿育吠陀。公元4世纪,天竺的著名医学家碧棋嘎齐和碧拉孜入藏,传播了《脉经》、《药物经》等五部医典,对藏医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众所周知,我国的梵文人才屈指可数,在汉地主要集中在开展南亚研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如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等;而在藏区,梵文的掌握者主要是寺庙僧侣和藏医。梵汉对照、梵藏对照的文献,以佛经为最,如《梵汉对勘维摩诘所说经》(黄宝生、2011年)等。目前,缺乏医学领域的梵汉对照辞典,严重阻碍了具有传统医学、现代医学知识背景的非藏族科研工作者对阿育吠陀的研究。

本文中阿育吠陀非生物种词汇的中文翻译有待斟酌。如,由于阿育吠陀术语被翻译成英文,而英译多为现代医学的思路,故存在“第一次失真”的可能,如Jātharāgni的英译为digestive fire,直译为“消化之火”,现代医学显然无法解释,但是中医有类似的术语即“消化力”。由于作者对梵文、梵语和阿育吠知识的掌握十分有限,国内可资参考的文献屈指可数,故如何选择忠实于原著者的中文翻译词汇成为关键之处,虽然请教了国内中医学、藏医学和梵文等相关专家,但难免存在不足和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指正和原谅。

附表 阿育吠陀梵语汉语词汇表

1 贾敏如,王张,邝婷婷,等.《印度阿育吠陀药典》所载药物与中国相应传统药物的比较(上).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1, 17(5): 28-31.

2 Govt. of India, Ministry of Health and Family Welfare, Dept. of Ayush. The Ayurvedic Pharmacopoeia of India (API) (PartⅠ, Vol.Ⅰ-Ⅶ; PartⅡ, Vol.Ⅰ-Ⅱ). New Delhi, 1990-2009.

3 Govt. of India, Ministry of Health and Family Welfare, Dept. of Ayush. The Ayurvedic Formulary of India(AFI) (PartⅠ -Ⅱ ). New Delhi, 2003.

4 陆再英,唐锦治,梁振寰,等.英汉医学词汇(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5 江纪武.药用植物辞典.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6 裴文.梵语教程.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0: 46-47.

Study on the Comparative Translation of Sanskrit-Chinese Vocabulary in the Indian Ayurvedic Medicine

Kuang Tingting1, Zeng Yong2, Wang Zhang1, Cheng Shuhua3, Jia Minru2, Zhang Yi1, Huang Jing4, Jiang Daofeng2, Chen Yan1, Zhu Xiaoqi2
(1. College of Ethnomedicin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China; 2. College of Pharmac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China; 3.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101, China; 4.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China)

In this study, a Sanskrit-Chinese Ayurvedic vocabulary table was compiled. The Ayurvedic Sanskrit vocabulary and its corresponding English translation or Latin names in The Ayurvedic Pharmacopoeia of India (API) and The Ayurvedic Formulary of India (AFI) were collected and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to compile the Sanskrit-Chinese Ayurvedic vocabulary table. As a result, a Sanskrit-Chinese Ayurvedic vocabulary table was created according to the Sanskrit alphabetical order. The table contained 1 743 Ayurvedic words including 913 medical words, 791 pharmaceutical words, 12 words shared by medicine and pharmacy, and another 27 words. All the terms consisted of three parts, namely Sanskrit, English or Latin names and Chinese, with the disease names attached English translations, drug names falling to biological species attached Latin names. Sanskrit and Chinese of the tridoa, triphalā, drugs’ properties and action in Ayurveda were listed, and the Sanskrit roots in Ayurvedic were summarized.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yurveda disease name reflec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modern research level, while the expertise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ranslation needed improving. In conclusion, the reliable source material used in compiling the Sanskrit-Chinese Ayurvedic vocabulary table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hinese scholars to conduct further studies on Ayurvedic theory and prescription platform building.

Traditional India medicine, Ayurveda, vocabulary, Sanskrit, Chinese, translation

10.11842/wst.2016.06.022

R29

A

(责任编辑:朱黎婷,责任译审:朱黎婷)

2016-03-09

修回日期:2016-03-09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GJW006):藏医学-阿育吠陀医学知识的数据挖掘和对比研究,主持人:邝婷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850015):基于三果方流传变异的中印传统医药文化交流研究,主持人:王张;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SC15B023):印度阿育吠陀医药词汇的拉丁体梵语-汉语对照数据库构建与研究,主持人:曾勇;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SC14C008):中印传统医药文化交流与变异研究——以三勒浆为例,主持人:王张;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6SA0027):印度阿育吠陀医药词汇的梵-汉对照数据库构建与研究,主持人:王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84):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词汇的梵-拉-英-汉对照数据库构建与研究,主持人:程树华。

** 通讯作者:王张,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药药理学和阿育吠陀研究;程树华,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研究。

猜你喜欢

病名词汇表梵文
Peritoneal dissemination of pancreatic cancer caused by 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Clear cell sarcoma in unusual sites mimicking metastatic melanoma
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临床研究进展
《善說集》文本概述*——以Bendall編校本與新見尼泊爾梵文寫本爲中心
從《心經》音譯本及其他文獻看梵文jña的發音
從梵文字母表的音譯漢字看古代漢語的聲調
支气管哮喘瑶医证候病名的整理与研究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
词汇表
词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