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周作人研究述略
2016-03-04杨书云
杨书云
( 青岛大学 文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71 )
·文学研究·
2014年周作人研究述略
杨书云
( 青岛大学 文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71 )
摘要:2014年的周作人研究主要集中在周作人思想观研究、文学观研究、周作人与其他作家的比较研究、周作人作品研究以及史料整理、翻译、批评、影响研究等几个角度。通过对2014年周作人研究的梳理与总结,可以宏观把握2014年周作人研究领域的方向与动态,从而深入且公正地了解周作人其人、其思想、其作品以及其思想史和文学史意义。
关键词:2014年;周作人研究;综述
2014年的周作人研究异彩纷呈,据不完全统计,各类文章共120余篇,其中论文约90余篇(包括硕、博士论文10篇),史料、序言、杂感、随笔等26篇,另有著作10余部。本年度周作人研究基本延续20世纪90年代的传统,学者大多关注“周作人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思想史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广泛联系”[1]。但本年度一些新的史料的发现、论者研究视角的边缘性转换以及其整体性、系统性思路都丰富了周作人研究。下面本文也将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论述周作人研究在2014年取得的成果。
一、周作人的思想观研究
对周作人思想观的研究是20世纪至今一直以来的课题,2014年一些论者或从周作人新发现的佚文出发尝试对其思想进行分析,或从周作人与“革命”的关系论述其思想上的独特贡献,并对其儿童观、女性观的价值进行了重估。
唐东堰、李妮文的《从佚文<惟有孟母可作女范>看周作人的人格理想与家庭教育思想》[2]从最近发现的周作人佚文《惟有孟母可作女范》出发,分析了周作人的人格理想与家庭教育观念,认为该文是周作人思想的深化与转型,既有早期的激进反传统转向对传统的辩证审视,又尝试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构建现代中国的思想营养。卢林佳在《时代困境中的艰难调试——论周作人与“革命文学”思潮的复杂联系》[3]中探究了周作人在20世纪30年代的创作历程,分析了周作人与“革命文学”的关系,认为以革命为主流的话语思潮对周作人造成了“反向”影响,造成了周作人“反政治”的政治困境以及话语转型的文学实践,并且在当时的语境下,任何建立在“自我”之上的文学策略必将面临失败。蔡炯昊在《读书人与“革命”的互动:北伐前后周作人对“革命”的态度的变迁》[4]中将周作人研究置于历史语境中,分析了周作人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对革命的态度以及这态度的变化,认为以知识精英对待革命的态度,一方面帮助理解革命,一方面为周作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窗口。徐海丽在《周作人隐逸原因探析》[5]中分析了在时代热潮下周作人选择隐逸的原因,即疾病、家庭影响形成周作人软弱性格;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让周作人形成了生命至上、文学至上的隐世哲学,并且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周作人对隐逸的自觉追求。
在对周作人儿童观的相关论述中,王丽娟在《周作人“儿童本位观”的理论资源及脉络》[6]中重点考察周作人后期思想言说的理论资源与发展脉络,认为周作人后期所倡导的“嘉孺子”是对其早期“儿童本位观”的呼应与升华,并且周作人的儿童观是在其后期的思想观念中真正体现出来的。而且,周作人“伦理自然化”的家庭伦理观以及反对具有道德训诫意义的儿童教育理念有着传统根基,并且这也是周作人儿童观的独特价值所在。唐东堰在《新史料视野中的周作人儿童文学教育思想研究》[7]中肯定了周作人“儿童本位观”的作用,认为周作人是中国儿童教育的代表人物,他的“儿童本位观“对当代儿童教育也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关于周作人的女性观研究,2014年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乔以钢、马勤勤的《试论周作人早期女性观的发生与迁变》[8],该文分析了周作人早期的读书“非正宗的别择法”、日本经历、前期思想对其女性观形成的作用。并且探讨了周作人1906年随鲁迅前往日本后女性观的转变,他开始探讨女性的政治权利,不再一味鼓吹“女豪杰”“女英雄”的思想,而是开始从文艺向度上探索女性的新角色。
二、周作人的文学观研究
本年度在对周作人文学观整体论述时,研究者更多地开始寻找周作人文学观与现代性的关联。延续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传统,研究者对周作人散文理论、诗歌理论的研究努力颇为明显。
关峰在《周作人文学观念论》[9]中从常识与现代性、写作与启蒙、杂学与现代性三个方面论述周作人文学观念中的现代性问题,分析了周作人对于现代性的阐释与贡献。李培燕在《“新村主义”与周作人的新文学观》[10]中就日本“新村主义”的理念作了介绍,分析了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文学与社会两个层面的影响,论述了周作人“人的文学”观念对新村主义的直接吸收。
学界2014年对周作人散文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周作人散文文体关注与周作人的饮馔散文研究。丁文在《“乡间风景”的发现——周作人早年文学观念与散文文体的生成》[11]中,从周作人日记中对风景的描述探讨了周作人早期散文形成的关键,即家乡自然风光的环绕、绍兴扫墓习俗给予周作人早年的“春游”机会以及周作人对描述自然风光诗句的个人爱好等等,使周作人将旧诗融入散文,将生活融入艺术,从而催生了作为周作人现代散文前奏的“风景小品”的诞生,进而直接影响了周作人独特的散文创作。郑萍在《周作人散文文体的诗性之美》[12]中认为,周作人的散文包含着以诗入文的倾向,分别从周作人散文中日常生活的诗韵探析、周作人散文中生命体验的发掘以及其散文创作过程中的“天地万物谐和”思想的支配论述了周作人散文中独特的诗性美。对于周作人的饮馔散文,丁文在《周作人饮馔题材散文的文体特征》[13]中继续从其散文的文体角度展开论述,以周作人饮馔散文为切入口,认为周作人1930—1950年间的日记“杂记”体例、国语文“杂记”实验以及尺牍、文钞等的散文创制,不仅拓展现代散文定义,而且对分析中国散文诗的变迁有重大意义。
对于周作人的诗歌研究,孟泽在《诗歌的属性与汉语的属性——周作人对于现代汉语诗歌可能性的诠释》[14]中以周作人从个性出发对汉语诗歌“新的自由与新的节制”的定义,汉语诗歌“善”的效用与“美”的天性,尤其是对于以汉语的属性与汉语诗歌可能性之间的关联为路径,判断出周作人是最早从文学的纯粹启蒙立场解放出来的“新诗”倡导者和理论建构者,也是五四同人中最早从“古文”与“白话”、“旧文学”与“新文学”、“旧诗”与“新诗”、“地方主义”与“世界主义”的相互对立与取消的立论中走出来的。李俊杰在《诗性正义:周作人诗歌精神的一种追求》[15]中认为周作人的诗歌追求是从个人出发但又不止于个人感受,无论是五四时期周作人的自由体诗还是身陷囹圄之时写的旧体诗,周作人诗歌的精神反抗与自由追求,都为新诗建构贡献了力量。
三、有关周作人的比较研究
2014年关于周作人与其他作家的对比研究,尤其是与鲁迅的比较研究还是热点。顾农在《周作人:鲁迅整理古籍的重要伙伴》[16]中分析了鲁迅在编纂《会稽郡故书杂集》、辑录古小说中周作人帮助整理资料,并且兄弟失和后二兄弟依然共同帮助章廷谦整理校勘《游仙窟》等事例,认为周作人对鲁迅前期的整理古籍工作帮助很大,是鲁迅整理古籍的重要伙伴。胡令远、艾菁在《周氏昆仲的日本观》[17]中分析了周作人与鲁迅在日本观上的相同与差异。认为二兄弟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对日本政治的批判与怀疑以及对日本文化的欣赏与认同;不同之处在于周作人认为中国精神文明值得称颂,但物质实力弱,秉承军事上的失败主义的日本观,中国很难了解日本文化深层的宗教,鲁迅则认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必然能够让中国打败日本,中日两国可以相互理解。顾音海在《周氏兄弟的生物情怀》[18]中分析了鲁迅、周作人 、周建人对生物知识研习、推广的三个阶段,认为周氏兄弟借助对生物学知识的普及与升华对五四时期所倡导的科学与民主贡献了力量。高传华、许海丽在《周氏兄弟的担当和逃离——从隐逸看鲁迅与周作人的人生和创作道路》[19]中认为周氏兄弟的创作经历都与他们的隐逸有很大的关系,认为鲁迅的隐逸是被迫的,是战士与思想家的隐,而周作人的隐逸则是一种自觉选择,是文学家的隐逸。并且由于隐逸态度的不同也决定了周作人与鲁迅不同的人生道路,也导致了不同的文学史走向。姜彩燕在《“立人”之路的两种风景——试比较鲁迅与周作人的儿童教育思想》[20]中比较了周作人与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首先,鲁迅的儿童观念从进化论出发接近卢梭的自然人性说,周作人从复演说出发认为儿童相当于人类初民阶段,有野蛮性;其次,在教育中鲁迅重视父亲的示范作用,周作人则认为“母范”更重要;再次,周作人对“童心的, 美的梦”等儿童精神的高扬,而鲁迅则注重童话中社会人生的关注度。王军、迟伟红在《鲁迅<野草>与周作人<雨天的书>比较》[21]中对周氏兄弟两本著作的创作体式、创作手法及其中体现出来的审美品格、精神与心理追求进行了分析概括,认为鲁迅给人以战斗的精神,周作人以温暖给人精神的安慰。刘恋在《鲁迅、周作人的文学史论异同——<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和<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比较》[22]中认为鲁迅的《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与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都对新文学的“人”的史观做出了贡献。前者是以史涵论,最终指向是考察、批判国民性,蕴含着“人”的评史标准;后者则是以论带史,偏向“(自然)人性”的史观,明确了“志(感情)”的评判标准。
延续传统研究的“兄弟失和”主题,刘伟对此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在《反抗“父亲”——空间、身体、话语权力视域下的周氏兄弟失和》[23]中认为周作人对个体自由的追求使其反抗一切象征着“父亲” 的整个社会文化秩序,必然对长兄(有“父亲”意味)进行反叛与背离。可是这种反叛与背离是建立在损害兄长的自由权利与尊严为代价的,在值得反思的同时也暗示出现代转型期知识分子自身蜕变的时代缩影。
还有很多文章将周作人与其他作家进行比较,如有人关注周作人与林语堂散文、小说的创作观的异同,但参考价值不大。有人关注周作人的“文以载道”,如薛雯、刘锋杰的《“文以载道”的三种研究方式——以周作人、郭绍虞、钱锺书的相关研究为对象》[24]从三者对比中分析了“文以载道”的三种研究方式,即周作人的 “以新汰旧” 范式、 郭绍虞的 “以新带旧” 范式、 钱锺书的“以旧释旧” 范式,认为要分析“文以载道”必须将它放入原生语境中去,而不能以简单的现代观念来分析古代之文。并且肯定了周作人对“文以载道”的批判观念,认为周作人从古代反到了现代,是彻底的反对派。刘中文在《周作人对陶渊明的文化定位》[25]中则是将周作人对陶渊明的文化认同与二者之间差异进行分析。
在思想立场方面,研究者对周作人进行了颇具特色化的对比阐释。王海燕在《周作人平民文学思想与毛泽东大众文学思想》[26]中剖析了二者文艺观的异同,认为周作人的平民文艺思想是具有开创性的,而毛泽东的大众文艺思想则是具有终结意义的。卢文婷在《周作人与顾颉刚:“五四”民俗学的双重变奏——<歌德周刊>中的德国浪漫主义影响》[27]中认为,周作人发展民俗时,继承了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后期民俗思想逐渐淡化;顾颉刚则是对民歌有由衷的热爱,受到了赫尔德的影响。虽然二者有不同之处,但在民俗学对五四新文化建构上都做出了贡献。戴勇在《女性的发现——郑观应、周作人女性观之比较》[28]中从女性的身体权、女性生命权、女性教育三个方面分析了周作人与郑观应女性观的异同,认为以郑观应为代表的晚清女性观多了国家功利主义色彩,以周作人为代表的五四女性观则是从个体关怀出发,具有进步意义,肯定了周作人个体自由主义的女性观。
也有学者从异域视角对周作人进行对比分析。赵冬梅在《论柳田国男与周作人的鬼怪思想》[29]中认为柳田国男和周作人都是通过写鬼怪来表现世俗人生、精神心理,但二者由于地域、文化传统不同,鬼怪内涵、精神倾向又各有特色。王蕾在《安徒生童话与周作人童话学研究》[30]中认为安徒生童话对周作人的童话理论主要在三个方面产生文本言说作用,即童话起源、童话分类和童话创作。
四、周作人作品及其批评理念研究
2014年关于周作人作品研究有代表性的文章共6篇。夏晓虹在《<知堂回想录>偶谈》[31]中阐释《知堂回想录》的写作以及出版始末,对其内容、风格也进行了阐述,认为《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的一本诗样的、真实的自传。徐从辉在《故乡的怀想与虚空的追迹——读周作人<卖糖>》[32]中认为《卖糖》是周作人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药味”型的代表作之一,认为能够从《卖糖》中体味家国巨变之时周作人的心态,其对绍兴夜糖的描述正是以一种凡人的生活美学阐释自己独特的家国之思。关峰在《“药草堂随笔”与周作人的战时心理》[33]中认为周作人“药草堂随笔”中有对知识分子的批判也有关于传统的审察与追问。王昌忠在《周作人<过去的生命>中“人的文学”观的体现》[34]中认为“人道主义为本”“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求生意志”和“求胜意志”是周作人《过去的生命》中“人的文学”观的三个方面。张元娜在《和而不同的现代性——从<雨天的书>看周作人的现代散文观》[35]中以《雨天的书》为出发点,认为周作人界定了散文文体,并将其审美特征概括为“真实简明”,指导思想是“和而不同”的中庸理念,周作人的闲适小品是对现代散文的杰出贡献。并且认为现代散文从周作人这里开始,也从周作人这里结束。
2014年对周作人的文学批评研究有代表性的文章有4篇,大都是关注周作人在批评领域的贡献。安以军在《论周作人对现代散文文体理论的贡献》[36]中分析了周作人对中国散文的贡献,认为周作人对打破传统散文的“载道”制约,对散文文体的独立与解放以及“言志”散文的确立发展等做出了贡献。张则桐在《周作人的张岱评论平议》[37]中分析了周作人对张岱的评论研究,认为周作人关于张岱研究是现当下张岱研究的基础。袁少冲在《论周作人文学批评理论的开拓性贡献》[38]中总结分析了周作人文学批评理论的观点,并认为周作人的开拓思想主要在于其具有创造性融合理念与能够对异质文化进行吸收。周思辉在《精神的贵族与超越的批评——周作人与文艺批评<“沉沦”>》[39]中认为周作人针对郁达夫小说集《沉沦》写的文艺批评《“沉沦”》是中国文艺批评史上超越性批评的代表,并分析了周作人具有超越性批评家气质的原因。
五、有关周作人的史料研究
2014年关于周作人的史料研究是周作人研究的一大板块。研究者新发现的史料一部分是对前人的修正补充,一部分是先前的佚文。
对周作人史料研究现状有比较清晰认识的是黄开发,他的《周作人研究的资料工作述评》[40]尝试对周作人研究资料进行全景式述评,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周作人史料逐步完善,但目前史料匮乏对周作人研究仍有很大制约,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不仅要展开较为系统的版本研究和校勘工作,而且要认真地鉴别、考核资料以补充周作人研究。
学界新发现的有关周作人的史料包括多个方面,如周作人的未刊信函、藏书题记、藏书题识、集外文等。赵京华译《松枝茂夫致周作人函(1936—1935)》[41];《艺术中国》刊载的《周作人致郑子瑜信札》[42],作为此史料的连锁研究,陈子善的《<知堂杂诗抄>出版始末》[43]在周作人致郑子瑜信件的基础阐述了关于《知堂杂诗》的出版过程;杨靖在国家图书馆发现的《周作人未刊藏书题记六则》[44],分别是《传芳录》《瀫祭值年祭簿》《姜露庵杂记》《鉴湖棹歌》《竹生吟馆墨竹诗草》《梦痕馆诗话》;朱姗《新见周作人藏书题识三则述要——兼录周作人旧藏尺牍总集三种》[45],分别是《尺牍双鱼》题识、《瑶笺》题识、《无老集》题识;宫立《关于新发现的周作人集外文》[46],即《〈现代戏剧上的离婚问题〉附记》《〈穿靴子的猫〉附记》《裹脚与包脚》以及周作人写给钟敬文的短信等。
在周作人的史料收集中,有几篇是将周作人与鲁迅一起研究的,如王锡荣的《鲁迅周作人合译<神盖记>手稿研究》[47]、张伯存的《周氏兄弟的古砖收藏》[48]等。
从史料出发,周作人与其他人的研究数量也有很多。徐从辉在《周作人与北方左联——以周作人与古万川为中心》[49]中以周作人在李大钊公葬等事件的表现分析了周作人与古万川以及左联之间的紧张关系,其中论及了周作人对李大钊后人以及其藏书的善意,肯定了周作人人道主义的自由精神的可贵。以及徐从辉在《周作人1940年代的两次演讲——兼论周作人对“儒家”的背反》[50]中认为由于史料的匮乏,关于20世纪40年代的周作人研究尚嫌不够,从其两篇演讲出发,探究并思考了家国之变之时周作人对自身前期“儒家”思想的悖反,指出了其思想变化的复杂性。
周作人的附逆问题一直颇受研究界重视,在本年度关于此问题有张童的《周作人附逆时间再考察》[51]。
也有几位学者从其他视角对周作人进行介绍分析。关峰在《周作人的定县之行》[52]中认为周作人定县的乡村考察活动对其所坚持的“个性主义”“人的主张”等知识分子启蒙的再认识与调整有积极的影响,乡村中国社会现实及知识分子的大众启蒙是周作人战时最关注的主题。李斌在《论周作人主笔的<世界日报·明珠>》[53]中以本刊副刊1936年10月1日到12月的文章内容为主,分析了以周作人为主笔的作家群在外敌压境、抗日救亡高潮迭起之时反对激进抗日、倡导坚忍的主张,认为这些作家文人的创作在当时历史语境下的迂腐,对当时一些文学青年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袁一丹在《周作人与傅斯年的交恶》[54]中借用史料分析法分析了周作人与傅斯年的交恶原因以及过程和结果。
六、周作人翻译与影响接受研究
2014年在周作人翻译研究中,关于周作人与日本文学、文字的关联性研究有代表性的文章共3篇。李运博在《周作人在中日两国词汇交流中的作用与影响》[55]中分析了周作人对日语词汇的介绍与研究,认为周作人对日本的语言文字给予了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促进了国人对日本的认识。李鹏在《周作人散文中的日语借词初探》[56]中采用量化统计的方式,辅以文献学与实证研究的手段对周作人发表在《语丝》杂志上的散文中的日语借词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周作人在散文创作中运用了大量日语借词,丰富了其散文表现力。孙良好、孙鹏程在《周作人笔下的日本形象》[57]中分析了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日关系紧张的情势下周作人对日本的个人抒写,这种抒写是“隐含着一个迷恋的主体的个人化叙述,由这种个人化叙述所建构起来的日本形象”对深入了解日本是一个特殊的角度,对当时和现代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对周作人翻译理念进行论述的有高传峰的《论周氏兄弟的早期翻译》[58],认为周氏兄弟的早期翻译不仅对《域外小说集》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二者创作也有很大影响。研究周作人翻译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的有吉文凯的《周作人译<安乐王子>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影响》[59],他认为周作人对《安乐王子》的译介开启了童话汉译之先河,影响了一批儿童文学翻译家,同时给中国带来了倡导儿童思想解放的文学作品。同时,吉文凯在《“他山之石”与“人的文学”思想的建立——以周作人翻译作品为例》[60]中谈到周作人在翻译提倡自由解放的世界文学过程中阐释“人的文学”的观念,为中国国民带来了先进的文学思想。郭骁靓、何睿在《周作人译作对其原创文本的影响——基于类比语料库的考察》[61]中通过量化数据分析手段分析了周作人译作与原创文本之间的关系,认为以20世纪30年代为界限,之前周作人的译作对其原创文本产生了影响,之后周作人的译作与原创文本风格趋同,同时在翻译异域作品中,周作人获得了许多异质思想。彭安辉、李延林在《圣经汉译及给中国文学带来的文化影响之评析——以冰心的<繁星·春水>和周作人的<圣书与中国文学>为例》[62]中提到了《圣经》对周作人的影响。卫未的《林纾与周作人的翻译辨析——以<伊索寓言>为例》[63]从翻译角度分析了周作人与林纾的区别。吴晓樵在《周作人对晚清德语小说译作<卖国奴>的评价》[64]中通过2013年新发现的周作人佚文论述了周作人对吴梼所译晚清德语文章《卖国奴》的评价,即为“文章游戏之作”。
王勤滨在《春兰秋菊 各逞风流——任访秋对周作人文学的接受》[65]中从任访秋与周作人师生关系入手,分析了任访秋在散文、编著等方面对周作人文学观的继承与接受。更值得一提的是王勤滨的博士论文《周作人传播接受研究》[66],分析了鲁迅、废名、沈从文、胡适、沈启无、苏雪林等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以及周作人传播接受的内容、特点、时代背景等等。
七、周作人研究专著
2014年度关于周作人的研究专著分为两类:一是原版重印著作;二是出版面世著作。第一类如钱理群的《周作人论》[67]、倪墨炎的《中国的叛徒和隐士:周作人》[68]等。第二类专著据不完全统计,比较有代表性的有5种,论者都尝试从不同角度对周作人的文学、思想影响进行重估,他们或者从周作人的散文出发,寻找其思想中的反抗性,或者从周作人为师的角度分析他思想观、文学观的传播与接受,或者考察周作人与日本文学传统的关系,这些角度无疑都开拓了周作人研究的视野。
张铁荣在《周作人平议(新文学碑林)》[69]中从周作人研究的动向、周作人的贡献与评价、周作人的日本翻译及其在“语丝时期”的日本观、周作人与《文字同盟》《古今》杂志的关系着手,分析了周作人的思想及其文学观念。高恒文在《周作人和他的弟子》[70]中从周作人与其弟子的关系着手,分析了周作人与废名、俞平伯、沈启无、江绍原、任访秋等弟子的文学观、思想观的相互影响。并从五四之后、七七事变之后和1939年左右等这几个历史的特殊时期对周作人的思想观、文学观念进行了分析探讨,在肯定周作人文学创造的同时,对其40年代选择“落水”的思想基本持批判态度。徐从辉在《周作人研究资料》[71]中系统论述了周作人的文学观、思想观。朱晓江在《伟大的捕风:周作人散文反抗性研究》[72]中从周作人的反抗性思想出发,认为周作人的散文反抗具有双重内涵,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礼教的反抗,另一方面反抗现代资本主义文明。认为周作人这双重的反抗背后,是要以“新的自由和新的节制”来建造中国的“新文明”。于小植在《周作人文学翻译研究》[73]中以周作人文学翻译为中心,整理了周作人翻译研究的历史脉络以及现状,在肯定周作人文学翻译历史地位的基础上,对周作人的语言观、翻译观的产生、确立、发展的原因及其历程进行了探究,并研讨了周作人的文学翻译对中国现代白话文的催生与发展的影响。在追寻周作人翻译精神与经历的基础上,也研究了周作人文学翻译与日本文化、希腊文化之间的关系。潘秀蓉在《周作人与日本古典文学》[74]中借助史料研究,按照周作人与古事记录、徒然草、狂言、川柳、俳句、谣俗的顺序,考察了周作人在20世纪20年代翻译出的所有的日本古典文学作品,并对周作人在翻译的选择性以及目的性上进行了探析,为学界进一步了解周作人这一时期的思想立场、儿童观、女性观、文学观、翻译观等提供了丰赡的资料。
总之,2014年度关于周作人研究,从纵向看来,部分论者的研究思路在以往的研究中都有涉及,如周作人与鲁迅的关系、周作人的思想转变以及论者对其个人的态度等等,新意以及论述深度尚贤不够,一些论点也有待商榷;横向看来,更多的研究者尝试从新的视角阐发周作人思想、文学的特质,对周作人的评判也更理性更有深度,取得的学术成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
[1]黄开发.九十年代的周作人研究[J].鲁迅研究月刊,1998,(7):50-56.
[2]卢林佳.时代困境中的艰难调试——论周作人与“革命文学”思潮的复杂联系[J].鲁迅研究月刊,2014,(4):51-59.
[3]唐东堰,李妮文. 从佚文《惟有孟母可作女范》看周作人的人格理想与家庭教育思想[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14,(1):20-22.
[4]蔡炯昊.读书人与“革命”的互动:北伐前后周作人对“革命”的态度的变迁[J].民国研究,2014,(2):103-121.
[5]徐海丽.周作人隐逸原因探析[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6):127-133.
[6]王丽娟.周作人“儿童本位观”的理论资源及脉络[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42-53.
[7]唐东堰.新史料视野中的周作人儿童文学教育思想研究[J].文史博览,2014,(1):33-35.
[8]乔以钢,马勤勤.试论周作人早期女性观的发生与迁变[J].南开学报,2014,(2):45-54.
[9]关峰.周作人文学观念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4,(2):32-35.
[10]李培燕.“新村主义”与周作人的新文学观[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11):118-126.
[11]丁文.“乡间风景”的发现——周作人早年文学观念与散文文体的生成[J].鲁迅研究月刊,2014,(5):43-54.
[12]郑萍. 周作人散文文体的诗性之美[J]. 福州大学学报,2014,(2):75-79.
[13]丁文.周作人饮馔题材散文的文体特征[J].学术界,2014,(3):166-176.
[14]孟泽. 诗歌的属性与汉语的属性——周作人对于现代汉语诗歌可能性的诠释[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4,(1):67-75.
[15]李俊杰.诗性正义:周作人诗歌精神的一种追求[J].励耕学刊,2014,(1):245-255.
[16]顾农.周作人:鲁迅整理古籍的重要伙伴[J].鲁迅研究月刊,2014,(2):74-80.
[17]胡令远,艾菁.周氏昆仲的日本观[J].复旦学报,2014,(6):108-113.
[18]顾音海.周氏兄弟的生物情怀[J].上海鲁迅研究,2014,(2):206-221.
[19]高传华,许海丽.周氏兄弟的担当和逃离——从隐逸看鲁迅与周作人的人生和创作道路[J].江汉大学学报,2014,(3):83-88.
[20]姜彩燕.“立人”之路的两种风景——试比较鲁迅与周作人的儿童教育思想[J].西北大学学报,2014,(4):91-97.
[21]王军,迟伟红. 鲁迅《野草》与周作人《雨天的书》比较[J]. 现代语文,2014,(6):52-56.
[22]刘恋.鲁迅、周作人的文学史论异同——《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和《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比较[J].扬州大学学报,2014,(3):87-92.
[23]刘伟.反抗“父亲”——空间、身体、话语权力视域下的周氏兄弟失和[J].鲁迅研究月刊,2014,(9):16-28.
[24]薛雯,刘锋杰. “文以载道”的三种研究方式——以周作人、郭绍虞、钱钟书的相关研究为对象[J]. 河北学刊,2014,(6):69-74.
[25]刘中文. 周作人对陶渊明的文化定位[J]. 琼州学院学报,2014,(6):13-17.
[26]王海燕. 周作人平民文学思想与毛泽东大众文学思想[J].长城论坛,2014,(1):16-17.
[27]卢文婷. 周作人与顾颉刚:“五四”民俗学的双重变奏——《歌德周刊》中的德国浪漫主义影响[J]. 江苏社会科学,2013,(3):200-207.
[28]戴勇. 女性的发现——郑观应、周作人女性观之比较[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4,(2):111-114.
[29]赵冬梅. 论柳田国男与周作人的鬼怪思想[J]. 文学教育,2014,(4):26-27.
[30]王蕾.安徒生童话与周作人童话学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4,(4):200-203.
[31]夏晓虹.《知堂回想录》偶谈[J].鲁迅研究月刊,2014,(12):59-66.
[32]徐从辉.故乡的怀想与虚空的追迹——读周作人《卖糖》[J].名作欣赏,2014,(1):14-17.
[33]关峰. “药草堂随笔”与周作人的战时心理[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4,(9):135-138.
[34]王昌忠.周作人《过去的生命》中“人的文学”观的体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4,(5):44-48.
[35]张元娜. 和而不同的现代性——从《雨天的书》看周作人的现代散文观[J]. 山西师大学报,2014,(S2):67-69.
[36]安以军.论周作人对现代散文文体理论的贡献[J].燕赵学术,2014,(2):112-122.
[37]张则桐.周作人的张岱评论平议[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4):69-73.
[38]袁少冲. 论周作人文学批评理论的开拓性贡献[J]. 山西师大学报,2014,(2):77-82.
[39]周思辉.精神的贵族与超越的批评——周作人与文艺批评《“沉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5):74-84.
[40]黄开发.周作人研究的资料工作述评[J].励耕学刊,2014,(2):225-271.
[41]赵京华译.松枝茂夫致周作人函(1936—1935)[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11):78-114.
[42]周作人致郑子瑜信札[J]. 艺术中国,2014,(4):9-11.
[43]陈子善.《知堂杂诗抄》出版始末[J]. 东方早报,2014:05-25.
[44]杨靖.周作人未刊藏书题记六则[J].文献,2014,(4):113-117.
[45]朱姗.新见周作人藏书题识三则述要——兼录周作人旧藏尺牍总集三种[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2):85-86.
[46]宫立.关于新发现的周作人集外文[J].现代中文学刊,2014,(1):53-54.
[47]王锡荣.鲁迅周作人合译《神盖记》手稿研究[J].东岳论丛,2014,(1):25-30.
[48]张伯存.周氏兄弟的古砖收藏[J].鲁迅研究月刊,2014,(9):75-78.
[49]徐从辉.周作人与北方左联——以周作人与古万川为中心[J].新疆大学学报,2014,(1):108-110.
[50]徐从辉.周作人1940年代的两次演讲——兼论周作人对“儒家”的背反[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10):14-19.
[51]张童.周作人附逆时间再考察[J].鲁迅研究月刊,2014,(3):62-67.
[52]关峰.周作人的定县之行[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4,(4):96-101.
[53]李斌. 论周作人主笔的《世界日报·明珠》[J].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4,(1):133-139.
[54]袁一丹.周作人与傅斯年的交恶[J].读书,2014,(10):108-116.
[55]李运博. 周作人在中日两国词汇交流中的作用与影响[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6):12-17.
[56]李鹏. 周作人散文中的日语借词初探[J]. 合肥学院学报,2014,(4):59-62.
[57]孙良好,孙鹏程.周作人笔下的日本形象[J].中国比较文学,2014,(1):108-118.
[58]周传峰.论周氏兄弟的早期翻译[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4,(6):68-77.
[59]吉文凯. 周作人译《安乐王子》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影响[J]. 语文建设,2014,(15):43-45.
[60]吉文凯.“他山之石”与“人的文学”思想的建立——以周作人翻译作品为例[J].文艺争鸣,2014,(3):88-92.
[61]郭骁靓,何睿. 周作人译作对其原创文本的影响——基于类比语料库的考察[J]. 海外英语. 2014,(15):112-119.
[62]彭安辉,李延林. 圣经汉译及给中国文学带来的文化影响之评析——以冰心的《繁星·春水》和周作人的《圣书与中国文学》为例[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1):63-65.
[63]卫未.林纾与周作人的翻译辨析——以《伊索寓言》为例[J].名作欣赏,2014,(23):53-55.
[64]吴晓樵.周作人对晚清德语小说译作《卖国奴》的评价[J].新文学史料,2014,(4):136-137.
[65]王勤滨. 春来秋菊各逞风流——任访秋对周作人文学的接受[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2):50-51.
[66]王勤滨.周作人传播接受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67]钱理群.周作人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68]倪墨炎.中国的叛徒和隐士:周作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69]张铁荣.周作人平议(新文学碑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70]高恒文.周作人和他的弟子[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4.
[71]徐从辉.周作人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72]朱晓江.伟大的捕风:周作人散文反抗性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73]于小植.周作人文学翻译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74]潘秀蓉.周作人与日本古典文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韩大强)
Chinese Studies' Reviews of Zhou Zuoren in 2014
YANG Shuyun
(Department of Chinese,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
Abstract:Most research in 2014 focused on the concept of Zhou Zuoren thought, literary concept study,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study of Zhou Zuoren and other writers, Zhou Zuoren works' study, historical data collation, translation, criticism and influence research. By 2014 combing research and summary, we can grasp the macro-2014 and post-2014, the direction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dynamic Zuoren, so that we can have a deep and fair understanding of Zhou Zuoren, his thoughts, his works and their history of ideas and his literary history meaning.
Key words:2014; study of Zhou Zuoren; review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6)02-0116-07
作者简介:杨书云(1991—),女,山东滨州人,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ZW107)
收稿日期: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