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创作理念与风格之比较

2016-03-04

郜 扬

(信阳师范学院 传媒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纪录片《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创作理念与风格之比较

郜扬

(信阳师范学院 传媒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摘要:《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是两部以长江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创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用镜头对现代中国进行审美观照与深情抒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体现了不同时期的不同的创作理念和文化个性。

关键词:《话说长江》;《再说长江》;审美观照;创作理念;文化个性

《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史上的两部重要作品。它们都以长江为题材,却因20年的时间间隔,让观众在影像中见证了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见证了科技进步给中国电视纪录片带来的巨大发展。“20年对长江是一个瞬间,对中国则是一个时代”。《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站在时代的高度,用镜头对现代中国进行了审美观照与深情抒写,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理念和文化个性。

一、从凸显教化功能到重视理念和形式的统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限制,早期的中国纪录片以党的方针政策为依据来报道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事物和新成就,被当成具有教育意义的“正面教材”。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序幕的拉开,为纪录片造就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它的题材日益丰富,拍摄方式不再拘泥于公式化、模式化,受众群体也从小众走向了大众,而《话说长江》就产生于这个时期。当时的中国迫切需要以大众传媒的方式来激发人民群众的自信与热情。因此,《话说长江》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以政治思想为主导,注重说教及宣传功能。

社会环境为纪录片的发展奠定了大的方向。同样,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也对纪录片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化”思想,用以引领社会发展。并且,这种以儒家为主体的教化思想对中华文明有着极大的影响,无论是从深层的文化,还是到表层的器物,都受这种思想浸染,长期持久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由于受到这种传统价值观的影响,早期的中国纪录片不是对个人主观意愿的直接阐释,而是在为社会、为国家服务,代表国家的形象,背负着教化和启迪的重大责任。即使是山水风光纪录片也蕴含着深厚的思辨性。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发展的渴望迫切需要激励当时的中国人民奋发起来,也更需要让世界看到中国站起来的决心,而这就必须要有一个可以激动人心的话题。作为中国母亲河的长江,无论是在地理还是人文上,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载体,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它的神秘令人向往,它的奔流与雄伟令人震撼。而这正是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朝气,更是一个国家所需要的气魄。因此,长江就成为那个时代中国的代名词,它激励着人们为国家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人们通过《话说长江》看到母亲河的雄伟壮丽,听到母亲河的激越奔腾,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豪情壮志。而《话说长江》前所未有的收视率也印证了创作者这一正确性的选择。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纪录片逐渐繁荣起来,开始将创作内容拓展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注重对原生态生活的再现。直至现在,中国的纪录片虽然仍潜在蕴含着为政治服务的目的,然而,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价值观的不断转变,纪录片的教化功能逐渐弱化,创作取向逐渐趋向理念与形式的统一。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对艺术的教化功能十分重视,但更加追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宗白华认为,中国古典艺术从“很早就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民族的独特的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使真和美、内容和形式高度地统一起来”[1]83。艺术是一种具备独特风格的表现形式,不应该简单地沦为政治教化的附属品。那么,作为越来越主流文化的纪录片就应该通过对生活的纪实性写照来反映社会问题,让观众在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领悟出深刻的价值内涵。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观念的改变,中国纪录片创作与拍摄更加追求艺术性。所以,20年后的《再说长江》摆脱了《话说长江》以政治为主导、声画剥离、缺少对人性的关注以及对人文精神追求的状况,将内容和形式相统一,力求寓理于事、寓理于画。不再将教化功能放在首位,而是通过真实再现,让观众自己去体会更深层次的意味。《再说长江》对高品质画面的追求,对解说方式的把握,以及对人文精神的关怀,将纪录片所要传达的内在意蕴和表现形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观众们在感受祖国大好山河的同时,为国家的巨大变化而惊叹。现在的中国纪录片已不再是单方面的激励,而是让影像和创作者、欣赏者之间亲密互动,使情与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比起《话说长江》,《再说长江》更加自由,更加重视人的叙述、人的心理活动与人际的交流,更加贴近普通人的生活。纪录片对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追求,不仅可以让纪录片的形式更加和谐,而且可以让纪录片的内容更具思想内涵,更能引发观众的情感与共鸣。

二、从注重真实到趋向故事化和娱乐化

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所以从一方面看,美与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2]273“真”是纪录片的生命所系,纪录片的美通过“真”来表现。对真人真事进行真实的记录就是纪录片创作者们的共同追求。但是,纪录片所展现出来的“真”并非现实意义上的真实,而是美学意义上的真实,是对现实生活进行的艺术观照。

纪录片的“真”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真实,二是真诚。“真实”是深度反映事实的能力,“真诚”则是以一种尊重人,尊重生活的态度来表现。只有尊重拍摄对象,才能使纪录片具有更好的叙述力量,才能通过人性的交流来唤起人类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量。《话说长江》就是将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进行了逐一客观的介绍,这其中包括自然山水、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以及社会风貌等内容。在拍摄过程中,为了避免组织拍摄和摆拍的形式,而采用了挑、等、抢的拍摄方法,并且较多地运用了长镜头,尽量真实地再现长江的壮丽风貌。创作者就是用这种真诚的态度带领着观众们走进了那个他们从未真正了解过的长江。特别是对长江流域的介绍,更是体现出了创作者对真实性的追求。“长江的干流从青海出发,流经10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注入东海。整个长江流域的面积多达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3]3。并且“长江每年能把1万亿立方米的水注入大海,相当于20条黄河的水量。长江的水能蕴藏量多达2亿6千万千瓦,占全国水能蕴藏量的40%”[3]3。对长江相关数据的详细列举,带给观众的是可信度的增加。而相对于严谨的科学数据,艺术的真实则显得更加感性,它是拍摄者揭示人的精神世界甚至是人性的纷繁复杂的欲望,是对世界做出自己解释的欲望,更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去的欲望。《话说长江》的拍摄者不仅拍摄出了长江壮丽雄伟的气魄,而且展现出了长江流域厚重的历史文化,并将自己和大众的情感与期望也寄托其中了。

《再说长江》延续了《话说长江》对真实性的追求,但是却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方式。《话说长江》的创作者重视的是对长江自然环境的真实反映,而《再说长江》创作者则更进一步地记录了数百位生活在长江边的人们。生动的面孔,真实的故事,感人的经历,都被一一表现了出来。《再说长江》已不再像《话说长江》那样,仅用客观的镜头来诉说一座城市的靓丽风光,而是通过一个人的一个故事来展现一座城市的魅力。不过,在纪录片中,创作者也只是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情节,观众仍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去重塑故事。这不仅可以丰富纪录片的记录形式,而且可以提升观众们的兴趣度,提高电视的收视率。而这种交流互动的方式就促使了现在的纪录片创作者喜欢将一些原本故事性不是很强的题材用故事化、戏剧化的叙述方式进行表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纪录片的情节就是被虚构出来的。他们只是在客观的基础上,对事件进行了故事化的描述。《再说长江》中大量的故事性情节就为纪录片增加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也让纪录片具有了趣味性,更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将每个人的经历融合在一起,形象地展现出中国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历程,将抽象的“变化”转换成具体的“变化”就是《再说长江》成功的地方之一。

三、从展现中国传统美学到追求中西方审美价值的融合

纪录片虽然是对社会生活原貌的具体展现,但仍然注重对“意境”的营造。“艺术家必须要在经验世界的广阔天地中发掘具有特征意义的最有趣的最可塑造的和最有表现力的东西,并把自己的倾向性和思想意图异常鲜明地表现出来”[4]16。《话说长江》对画面意境的营造就给观众带来了无限的快感。创作者为观众插上了翅膀,让他们可以像鸟儿俯瞰大地的姿态一样去体验长江的温婉灵动、澎湃汹涌。比起长江给观众的雄伟壮阔之感,每个城市带来的却是温馨淡雅的感觉。《话说长江》对长江及其周边城市的刻画,就是为了凸显一个国家即将崛起的决心,让每一个人都看到长江的雄伟,以及长江文化的源远流长。但是由于当时国家对发展、复兴的迫切要求,作为母亲河的长江在被不断开发利用的同时也遭遇生态平衡的破坏。而《话说长江》的拍摄也在警醒着人们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中国传统的美学精神,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到了20年后的新世纪,《再说长江》的播出,让观众们看到了比《话说长江》更加优美的意境。“水,就在冰川溶解的角落此起彼伏的滴着,水滴在一瞬间团聚,而在下一瞬间簇拥成涓涓细流,潺潺流水再凝聚成湍湍的溪涧,争先恐后地走出冰川,走出了亿万年的沉寂”[5]6。水,长江之水,孕育着中华民族的水,所带来的既是一种自然风光上的视觉享受,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但是,正是这样的水,在不断发展工业的20年中,被污染与破坏。在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时,更需要人们处理好“天”与“人”的关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它,尊重它,并遵循它的客观规律,才能赢得更好的发展。因此,这部纪录片不仅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国家发展的丰硕成果,而且看到了一条需要保护的母亲河。

不同民族在审美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中西纪录片创作与拍摄的差别。虽然中西方文化的核心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但是中国文化对人的理解是大写的“人”,是家、国、社会的代名词,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国家的贡献。然而西方的“人”却是指个体的人,人只有在自身得到了满足之后,才能谈得上对社会做贡献。对“人”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中西纪录片完全不同的价值观。所以,中西方纪录片在面对自然物作为客观对象时所使用的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中国人较为重视人的自然情感,喜爱寄情于景,移德于物,然后在物我交融的和谐统一中见出人的品德情感,并且认为这就是自然之美的所在。但是西方人却喜欢从认识论的角度去了解事物,从客观理性的角度出发让人们认识到事物的本真所在。不仅如此,由于西方纪录片运作方式的特殊性,就更加重视对娱乐功能的凸显,喜欢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现客观的事实。因此,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增加,中国纪录片也逐渐开始汲取国外纪录片的长处,重新梳理纪录片与现实的关系,转变创作理念,增强纪录片的美学价值。在《再说长江》的创作中,创作者就选用了直接且客观的手法,来展现真实的生活场景。用有思想、有趣味的方式去揭示更深层次的含义,也让观众更容易地去理解创作者的意图。

中国纪录片虽然已经开始注重培养对社会生活的干预意识,以及彰显拍摄者对社会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是,中国纪录片的独立发展仍然是一个需要经历长期摸索才能解决的问题。

四、从体现“情以物兴”到对观众审美接受的尊重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6]154这是对审美情感的一种高度概括。“情以物兴”说明审美情感产生于“睹物”之中,而“物以情观”则是要求审美者以带有情感的眼光来赏玩对象。其中“情以物兴”的审美情感状况在中国早期的电视纪录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早期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基本是由国家出资拍摄的官方纪录片,选题上比较单一。即使到了纪录片的发展期,改革开放使原本公式化、模式化以及形式主义的手法得到了批评和矫正,中国纪录片也有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但是由于运作机制的限制,中国纪录片在选题和拍摄内容上依然与国家建设紧密相关,不能充分尊重观众的意愿,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由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巨变尚未开始,人们仍维持着自己原有的天真与活力。《话说长江》就在这样一个平静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影像,通过自然风光,以散文化的解说记录了一个即将巨变的时代的开始。让当时还在为生计奔波的人们产生了巨大的热情和高度的关注,对母亲河长江也有了不一样的情感。一条大江,被人们赋予了无限的希望和憧憬。这种情与景的完美融合,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美的享受,而且是对幸福观、伦理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无限追求。

然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让现在的纪录片创作者们有了更为广阔的取材空间,并且市场化对纪录片的需求,也使纪录片在选材上必须要把观众放在首要位置,对观众的审美接受进行充分的尊重。“与其说愉快或烦恼的不同感受取决于激起这些感受的外在事物的性质,还不如说取决于每个人所固有的、能够激发为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7]1。艺术作品只有让欣赏者有了审美体验,才能被认为有存在的价值。因此,纪录片的创作者就需要进一步地去考虑观众的心理期待,研究观众的收视心理,努力制作出让人喜闻乐见的片子。所以在《再说长江》的拍摄时期,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已经基本摆脱了早期纪录片纯粹灌输及教化的模式,开始客观地讲述生活。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就体现出了纪录片对观众的尊重,对观众审美接受的尊重。特别是《再说长江》中大量人物的加入,用他们的故事来讲述长江,来讲述文化,就摆脱了当初《话说长江》画面的单一感和解说词的浓厚政治感。如《再说长江》在描述上海的变化时就抓住了一个老百姓的一个账本的变化,最少的时候是四分钱一个的冰棍,到现在三万元的装修款,这其中所能见到的不但是一个账本的变化,而且是中国人一种生活的务实精神。只有对普通人的普通生活进行刻画才能引发更多观众的共鸣。而这些细节的描写更是体现出了创作者在创作作品时对观众审美感受的充分考虑,能够让他们在影像画面中找回自己的生活,在故事中找回自己的生活。

中国纪录片对观众审美情感关注度的转变,是在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中国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大量的娱乐类节目铺天盖地,席卷了大部分电视市场,让原本一度处于迅速发展的电视纪录片受到了巨大冲击,而这就迫使纪录片创作者要不断地去了解和猜摸观众的心理,去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镜头纪录那些即将消逝的记忆,唤醒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但是,纪录片也不能纯粹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与心理就改变自身的追求。这不仅不能提升纪录片的价值,反而会削弱它的社会功效。纪录片只有在保持主流价值意识和纪实性不改变的前提下,在选材和内容上尊重大众需求,在技术和表现方式上有所创新,才能跟随中国社会的转型而有所突破。这也应该就是中国纪录片在新时期发展的新方向。

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的20年间,中国传统山水纪录片的核心思想发生了变化。无论是社会的变迁,还是技术的进步,都让创作者和观众对审美的追求发生了改变。特别是传统的美学精神与现代纪录片的完美结合,更是让纪录片具备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价值内涵。两部同题纪录片是一次跨越20年时光、以长江的名义相聚的盛会,也是一次记录长江情感、凸显大江震撼影像的饕餮盛宴,更是一次见证时代变迁、凝聚中华儿女民族精神的盛典。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从何处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美]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中央电视台《话说长江》栏目组.话说长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4][匈牙利]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

[5]中央电视台《再说长江》栏目组.再说长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6]刘勰.文心雕龙[M].王志彬,译.北京:中华书局,2012.

[7][德]康德.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M].曹俊峰,韩明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韩大强)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reation Ideas and Styles betweenDiscoveringYangtzeRiverandRecoveringYangtzeRiver

GAO Yang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China)

Abstract:Discovering the Yangtze River and Recovering the Yangtze River, two television documentaries about the Yangtze River that make aesthetic contemplation and affectionate description on modern China with lens in the view of times. These two documentaries bear the imprint of times and reflect different creation ideas and cultural individuality.

Key words:Discovering the Yangtze River; Recovering the Yangtze River; aesthetic contemplation; creation ideas; cultural individuality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6)02-0104-04

作者简介:郜扬 (1989—),女,河南济源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影视美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2YJA860006);信阳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15-QN-002)

收稿日期:2015-12-20

·专题研究: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