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障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审视及对策

2016-03-04王坤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智障中职职业

●王坤



智障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审视及对策

●王坤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智障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目前不少特教学校职业素养培养边缘化、低效性,造成了智障中职生职业素养普遍低下。正确理解智障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将职业素养培养纳入课程体系是解决的对策。

培智学校;智障中职生;职业素养

笔者所在学校自2008年正式开办培智中职班以来,已有32名学生毕业。从教学实践和调查反馈信息看,学生实习和就业存在较多困难,虽有部分学生成功就业,并坚持了下来,最长的已工作4年,但也有许多学生工作难以持久,难以完成实习期工作,有的甚至实习2天就被退回。因此,探讨智障学生实习、就业困难的原因,并寻找解决对策颇为重要。

一、实习或就业失败原因分析

调查表明,相比之下,用人单位并不十分在意就业残疾人掌握了何种技术,该技术达到了哪个水平,他们更关注的是残疾人的整体素质,特别是“一技之长”以外的“长处”,不守纪律、擅离工作岗位、干活不主动、坚持性差、缺乏与同事交流及与同事间沟通不良等素养问题是造成智障学生就业留存率低的主要因素。可见,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仅在智障学生职业适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也是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

二、智障中职生职业素养现状

笔者以学校启智部教师为调查对象,了解在校智障中职生的职业素养现状。

(一)在校智障中职生职业素养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被调查的31位教师中,教师基本不认可在校智障中职生的职业素养,有21位教师认为整体状况一般,9位教师认为较差,1位认为很差。

(二)对教师调查的结果与对用人单位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

调查显示,教师认为在校智障中职生最为欠缺、最需要培养的4项职业素养是职业行为习惯、职业道德与人格、职业责任与态度、职业仪表与形象,其他依次为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理想与信念、职业知识。调查还显示,教师认为职业技能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素养,其他依次为职业行为习惯、职业责任与态度、职业仪表与形象、职业道德与人格、职业知识、心理素质、面试技巧与表现、职业理想与信念、职业意识。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教师认为智障中职生最欠缺的职业素养及企业用人单位看重的和学生最为缺失、最需要培养的素养一致,也和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失败原因基本一致。

三、智障中职生职业素养不理想的原因

(一)职业素养培养的边缘化

1.学校对职业素养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

一些学校对智障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持漠视或消极态度。对笔者学校教师的调查表明,52%的教师认为学校对于此方面工作重视程度一般,有2%的教师认为不重视。

2.职业素养在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以笔者学校中职教育为例,重点落实职业素养教育的德育课每周只有两个课时。在两年半的时间里,要教授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经济与社会4门课程。而这些课程中,与职业素养相关的内容寥寥无几,并不能代替职业素养教育。

3.专业课教学重视职业技能的训练,忽视职业素养的培养

除了专门的职业素养课程外,专业课教学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职业素养内容没有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不少教师以技能为本位、技能至上的观念甚重,教学中重结果而忽视过程,重视技能本身的训练而忽视职业素养的培养。由于各种原因,智障中职生缺少或几乎没有到一线岗位实训的机会,局限于课堂,且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的专业课教学中基本不存在职业素养的落脚点。

4.教学评价中缺乏与职业素养相关的评价

对于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评价,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以个别化目标评估表的形式体现;二是教务处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以抽查、展示的形式进行。不管是教师还是学校,对于专业课教学效果的评价都过多倚重职业技能,在评价内容中很少或几乎没有涉及职业素养的相关内容。

(二)职业素养培养的低效性

低效性表现在职业素养培养收效低,对学生职业心理、行为方面的影响甚微。造成职业素养低效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点。

1.职业素养内容不符合实际

以职业道德与法律为例,目前学校采用的是普通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材,内容大都以一些抽象的职业道德原则来要求学生。这些内容脱离了智障学生的生活经验,超出了智障学生的理解范畴,学生听此内容就如同听“天书”,根本达不到利用其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

2.职业素养培养方式不恰当

职业素养因自身的独特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践行的知识,是一种通过“职业进行教育”的东西。然而,目前我们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教师不是通过让学生参与职业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而是把职业素养的养成置于现实的职业活动之外,通过职业素养内容的知识传授来进行。这种脱离职业素养养成本源的培养行为,必然导致职业素养培养的低效性。

四、提升智障中职生职业素养有效性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的内涵可界定为:个体所从事职业的内在规定性和要求,是完成和发展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技能等的综合,是从业者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集中反映出来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状态和职业能力等综合品质水平。所谓“智障中职生的职业素养”,笔者的理解是,为适应岗位需求,智障中职生通过特教学校的职业素养教育、岗位实训锻炼及自我修养,而养成的最基本的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意识态度、职业道德人格及职业关键能力等综合品质。

(二)将职业素养纳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将职业素养全面纳入职教课程体系,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首先,职业素养纳入课程是职业素养培养得以实现的前提和起点。其次,职业素养纳入课程的过程也是职业素养得以规范和制度化的过程。第三,职业素养培养有效性的落实必须以学校课程为载体和平台。

职业素养纳入课程,首先要解决的是职业素养内容的选取问题。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实质性的内容在职业教育中都是必要的,也是支撑职业素养课程的基础。基于“回归职业活动”的理念,笔者认为从职业活动中选取职业素养内容是可行的。结合智障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将从智障中职生主要从事的职业岗位中选取的职业素养内容归纳如下。

1.外显职业素养

(1)职业行为习惯素养。其一,收拾习惯。工作后或告一段落时,有收拾现场的习惯,借用或取用物品有归还或物归原主的习惯。其二,保持个人卫生习惯。外表整洁,望之无污秽感,如头发、胡须、指甲及衣物整洁,牙齿清洁无口臭,不生异味。其三,无不良习惯性动作、语言。没有不自觉、难以控制的习惯动作或语言,如咬手指头、晃动身体、出怪声等。

(2)职业礼仪形象素养。主要是礼貌,在各种社交场所表现出如下行为:适当的歉意,问候、尊重他人,礼让他人,分享所有物,招待他人。

2.内隐职业素养

(1)职业理想信念素养。其一,动机。能了解工作的意义与酬劳的关系,具有工作意愿,喜欢有事做,会主动追求工作机会,并努力保有此项工作。其二,自我评价。在工作前能正确判断自己能否胜任该项工作,工作后能做接近事实的自我评价。

(2)职业道德人格素养。其一,愉快。保持愉快乐观之心性,若无严重刺激,能保持稳定情绪,不会大吼大叫或喜怒无常。其二,诚实。说实话,能坦承错误,予他人信任感。其三,友善。对工作伙伴表现出接纳的态度,没有排斥、挑剔、攻击、诋毁等敌对态度。其四,自信。对自己的能力有适当的信心,不会犹豫不决,若无特殊理由,对新给予的工作乐于尝试、学习,不会逃避。其五,责任感。对于交付的工作任务,能时时挂在心中,设法完成,遇到困难时会寻找解决的途径。其六,可靠性。能信守承诺,他人可放心赋予工作,不必担心会有忘记、反悔、中途变卦、缺席等不可靠的表现。其七,接受批评。能接受他人(同事或上司)的批评,并据以改正自己的错误,不会产生情绪反弹,如大哭大闹、乱丢东西、破坏物品、沉默、抗议等。其八,挫折忍受力。当工作失败、不顺利或人际关系上不如意时,不会立即有灰心、沮丧、退缩、闹脾气、攻击等负向反应。其九,工作品质。工作时有维持品质的概念,在过程中能注意及遵守工作程序,随时检核工作成果,以确保工作品质,不会有“做了就算数”“只求速度、不求品质”等心理。

(3)职业基本意识素养。其一,出席。出勤认真,有事情需请假获准,不轻易缺席,有事不能工作时,会立即设法告知。其二,准时。每天准时上下班,在工作中的休息时段(如喝茶、如厕、午休)后,均能依规定准时返回工作岗位。其三,有始有终。对于交付的工作,能努力完成,不会中途退缩、放弃不做、虎头蛇尾等。其四,按时完成工作。能按时完成具有时限的工作,能努力维持工作进度,不随意拖延。其五,安全习惯。工作时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并遵守安全规定,能察觉工作中的危险状况。其六,努力。工作时全力去做,表现出积极用心的态度,不会让人有应付了事、得过且过、敷衍塞责之感。其七,谨慎。在工作中随时细心地确保工作的安全、品质,一举一动不会有粗鲁莽撞的感觉,如弄坏机件、发生意外等。

(4)职业关键能力素养。其一,创意。在工作中,能表现出创造性的能力,促使工作的品质、速度、产品获得若干程度的改善。其二,洞察力。了解整个场面所蕴含的事理或意义,如正确地辨认他人脸上的表情、语调、肢体动作、环境气氛等寓意,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其三,决断力。在工作时,对于需要判断的两难情境,均能有合理的判断,并做出恰当的反应。其四,改变常规的适应。当变更例行的工作安排(如时间、场地、作业程序、监督者、小组成员)时,能尽快地适应,不会有负向的情绪反应,如发脾气、闹事、退缩、降低品质等反应。其五,克服压力。当在压力下工作(如连续加班、赶工等)时,仍能维持心理平和与正常工作品质,不因压力而立即发生情绪性的负向反应,如情绪低落、失眠、退缩、攻击、冲突等。其六,独立作业。在工作过程中,能独立完成分内工作,不必他人提醒、督促。其七,小组合作。与工作伙伴合力完成工作,当伙伴要求配合时,能立即做出回应,合作过程有始有终。其八,与上司合作。对上司的要求(如工作安排、步骤指导、安全守则等),无论口头上或行动上,均能乐意听从。其九,请求帮助。面对工作上的困难时,能诚恳、适时地请教工作伙伴或上司,不任由困难一直存在,耽误工作。

除了职业素养内容的选取外,职业素养课程的实施也是职业素养培养的关键环节。基于“回归职业活动”的理念,笔者学校做的尝试是,将职业素养的内容纳入专业的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以及在学校中开展模拟职业活动,如校内体验岗等。

[1]方健华.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构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2]谢华镜.中度智障学生职业品质培养研究[D].重庆:四川师范大学,2014.

[3]许亚琼.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

[4]杨宏.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G764

(广东省佛山市启聪学校,528000)

猜你喜欢

智障中职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