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环境建设和设备配置原则

2016-03-04杨希洁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残疾康复训练教室

●  杨希洁



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环境建设和设备配置原则

●杨希洁

《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以下简称《资源教室建设指南》)对资源教室的设施设备配置提出指导意见,还附有配备目录。那么,学校在建设资源教室时应根据以下原则。

一、以满足残疾学生发展需求为中心

资源教室的选址、环境布置、设备配置,要以残疾学生发展需求为根本。“位置相对安静”,不意味选择偏僻的位置,要重视教室的通风、采光条件。

装修资源教室,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型、不同残疾程度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例如,有视力残疾学生的学校,资源教室和主要活动场所的走廊、墙面应设置扶手和盲文标识,地面注意防滑;有听力残疾学生的学校,可安装信息提示屏幕;有肢体残疾学生的学校,进出口及地面落差处要设置坡道,方便轮椅学生出入;有孤独症学生的学校,要注重创设结构化环境、提供各类视觉标识。

要关注残疾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资源教室墙面或其他醒目位置展示的制度文件、学生作品,以及某些厂家的设备名称,要避免出现可能给残疾学生贴上“负面标签”的文字,例如“资源教室为残障学生提供特殊教育康复训练”“学生:某某某,中度智障”“言语语言障碍沟通板”等。

二、以安全实用、经济环保为基本标准

无论怎样强调资源教室的内外部环境及设施设备的安全性都不为过。在建设阶段,学校通常侧重于考虑资源教室的功能性。但对于安全问题,例如发生紧急情况时如何快速疏散室内人员、电线和网线布置是否会引起危险、装修材料和设备是否产生有毒物质或易燃、墙壁或家具的夹角是否使用软包装防止学生碰撞或自伤、有没有固定易滑落的物品等等,必须认真考虑。资源教室建设后,应制定定期检查制度,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设备应充分发挥支持教学、辅助训练的功能,同时要便于教师和学生操作,避免出现设备成为摆设的情况。各类设备的数量要适度,避免出现因残疾学生数量减少或残疾类型改变而使设备闲置的现象。

有些日常用品或普通的教具、学具、玩具,可以发挥和特殊设备一样的功能,例如普通的串珠、拼插积木、扣子能够锻炼精细动作,那么就不必开销一大笔经费购置功能相似的作业治疗操作台。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在教学、训练时根据需要调整或改造普通物品,要重视定期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学区和县市级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可以配置一些花费较高或使用率较低的设备,当学校需要用到相关设备时,可以向中心借用。

三、“硬件”“软件”一起抓

要收集各类与特殊教育、康复训练相关的评估工具、文件、图书、杂志、光盘,还要添置适合残疾儿童青少年的图书、音像资料,甚至玩具。此外,营造温馨、友好、舒适的资源教室环境很重要,这可以让学生和教师能安心、愉悦地在其间开展活动。学校还可以适当向普通师生开放资源教室,消除他们对资源教室可能产生的不良印象,提高他们对残疾学生的接纳度。

四、避免出现“三化”现象

“三化”指的是资源教室设备“感觉统合化、康复训练化、心理治疗化”。感觉统合训练、言语语言康复训练、运动康复训练、视觉功能训练、沙盘治疗、音乐治疗等,对于残疾学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指南的附录也专门列出了相关设备的类别,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进行设备配置。但是,目前市场上用于这些训练和治疗的设备种类繁多,功能也经常被夸大,所以学校在配置设备时,容易购买不必要的产品,使资源教室堆积了大量无法使用的感觉统合用具、康复训练仪器和心理治疗设备,这是资源教室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100088)

猜你喜欢

残疾康复训练教室
“313”教室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