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教研活动

2016-03-04祖艳红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5期
关键词:课例教研组课题

祖艳红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教研活动

祖艳红

新的教研活动形式会大大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能力和教学思想不同程度的提升。在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和完善教研机制的基础上,我们应积极探索教研活动的新形式,加强教研活动实效性研究,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我们应该如何改变教研活动的形式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呢?

教研活动 提高

一、以活动促进效率

1.课例评析式研究:每周,组内教师每人提供同一课题内容,自己设计的课例,由教研组成员进行听课或在教研组活动时间集体观看课例光盘并进行探讨。然后,根据探讨结果,组内交换班级再次上课直至达到优质课标准。最后,教研组可将组内成员的课例教案整理成册。下一届教研组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研究提高,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优点在于能够直面课堂教学,并能通过辨析他人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或在评课人的帮助下辨析自己课堂中的优缺点,以达到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水平的目的。同时,这种形式还将有利于本校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学特色的形成。[1]

2.课题探究式研究:在教研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本学期教研组研究课题,然后,将每一个阶段课题进行划分。每周由教研组成员各自负责一个子课题或课题的某一个小问题,并在教研活动时间汇报研究结果。这种方式实效性、针对性较强,便于督促教师深人课堂开展研究,防止出现个别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浑水模鱼”。同时,这种方式将更加有利干研究成果的形成。

3.问题诊断式研究:教研活动时,要求教研组成员把自己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列举出来,教研组集体“诊断”并找出“治疗”办法。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能够及时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帮助教师搞好课堂教学。此法对于一些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来说大有裨益,能帮助他们很快的适应课堂教学。

4.学习反思式研究:用制度确保每一位教师带着教研的问题,定期阅读理论书籍,学习经验文章,并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坚持写反思随笔,并要求教师在教研活动时进行反馈交流,让教师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启发增强学习能力。同时,教研组应将大量的、形象的、最新的教改信息利用教研活动传递给教师。让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反思、倾听的过程成为教师增强学习力的过程。

5.课后聊天式研究:非正式场合下的教研活动往往能透射出教师真实的见解,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往往在课后很随意的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探讨。这种教研没有预定的时间和内容,教师不受任何约束,可以说教师是在一种自主、轻松、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流提高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实效性比较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以教研促进提高

1.课题研究的校本教研。课题研究,一头连着教师的业务学习,一头连着教师教学实践,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学校应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采取科研带动策略建立立体的、开放的教研网络。强调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科研意识,通过过程分析、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等多种研究途径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研究中促使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不追求级别与成果的等次,而是一切围绕课改实践的需要,把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组织教师集体攻关,有利于促进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2.课前教学预设的校本教研。有效的教学预设是教师职业的标志,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教学预设的过程,不单纯是教师个人写出教学方案,而是借助教研组的形式集体进行研讨集思广益,寻求最佳的教学途径。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而进行了研究:

(1)集体对教材的研究。教材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凭借,认真钻研教材是学科教研的主要内容。每周一次研究活动把不同教材分给每位成员,提前准备。研究时由一人主讲,其他教师给予补充,针对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重难点及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达成共识。这样做,使有经验的教师更好地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教师的集体研究意识和把握教材的能力,对准确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了保证作用。

(2)集体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预设和生成是教学中一对相互关联的统一体,预设是生存的前提和基础,生存是预设所追求的结果。预设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生成的结果。因此,加强教师教学方法的研究是课改实验不容忽视的一环。改革教学方法主要在备课上得以体现,过去的教学,都是教师个人在备课,虽体现了教师的主动性,但教师个人水平的局限性和教师间的差异,制约了大部分教师的提高。因此,改革备课的方式势在必行。我们总体思路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即教师先分单元备课,然后,由教研组集体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修改,课后写出必要的反思,教师间交流研讨,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真正把教学设计得有效,使教学内容充实,教学环节生动活泼,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3.课堂教学形式的校本教研。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构成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教学的不同内容、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评价的方式等,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内容。针对不同的内容,可采取不同的研究方式。具体的组织形式有课堂观摩、说课评课、主题沙龙、课题研究、观点展示、热点评说,读书交流等。根据教学的实际和教师的研究水平,在教研时可采取以下形式:

(1)同课异构的比较式研究。同课异构就是让教师把优秀教师的课例看成为自己提供研究的载体,引发教师的分析和思考,认识课例在教育观、学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所蕴涵的价值,从而指导教学实践。教师可对同一教材进行重新设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进行观摩、研究。在对比中,不断反思提高。

(2)自我执教的剖析式研究。最基本的形式是每个教师每学期上几节研究课、观摩课。把每一节研究课、观摩课进行录像,整理成教学实录,然后,上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设计意图,分析教学的整个过程,写出教学反思。最后,由教研组进行评议,给出评价。这种研究方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每个人在每节课后都能完成,而且效果较明显。

[1]把握教学细节,演绎精彩的课堂教学[J]. 江志峰.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01)

祖艳红:身份证号码:132428197504092721

猜你喜欢

课例教研组课题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课例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课例选编》(DVD)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