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2016-03-04李希亮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双盲学位导师

李希亮

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李希亮

认为要提高军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需要从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学位论文评阅、培养过程管理、优化招生考试制度、落实淘汰制度等方面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研究生和导师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创新潜能,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激励机制

近年来,军械工程学院围绕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优化了传统的管理措施,出台了多项具有自身特色的制度规定,工作成效得到军内外同行的充分肯定。在2012~2014年度的全军优秀学位论文评选中,共入选17篇优秀学位论文和提名论文,入选总篇数位列全军院校第7名。现将主要做法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供研究生教育管理同行参考。

一、用好优秀学位论文评选的导向作用

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是各级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普遍采用的激励措施,对提高各级领导的质量意识,调动优秀研究生和导师的积极性具有很好的作用[1]。但在很多研究生培养单位,这一措施的激励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一个原因是高等级的优秀论文入选难度大,激励面非常小,通常仅限于优势学科的优秀研究生;另一个原因是低等级的优秀论文评选普遍存在各单位、各学科分指标搞平衡的现象,使入选的学位论文可能存在质量不过硬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奖励缺乏说服力,从而弱化了优秀学位论文评选的导向作用。

军械工程学院从院级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开始,完全按照军队优秀学位论文的标准组织评选工作,既不在单位之间搞平衡,也不在学科之间搞平衡,更不在导师之间搞平衡,完全根据论文水平决定是否入选。例如,我们曾多次推荐同一位导师指导的多篇学位论文同时参加上级机关组织的评选。内部初选时,不分配指标,不设推荐限额,可以由单位推荐,也可以由导师推荐,还可以由研究生自荐,确保优秀学位论文能够进入评审专家的视野。根据学术水平和学术视野选择评审专家,专家人数通常不超过5人,且不采取会议评选的方式,每位专家各自独立对初选论文进行评价并提出推荐意见,机关综合专家的意见确定入选名单,防范各种形式的平衡。

保证最优秀的论文在初选中入选,这一方面可以在上级的评选中提高入选概率,另一方面可以在内部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让每个单位、每个学科、每位导师和每个研究生,都对评选结果心服口服,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努力在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上下功夫。同时,每年统计优秀学位论文入选情况,公布各学科优秀学位论文入选数量,把弱势学科提高质量的压力转移到学科主管单位领导和学科带头人身上,提高他们抓论文质量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挖掘学位论文双盲评阅的激励作用

学位论文评阅是同行专家对论文质量进行把关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对论文质量进行评价,给出是否达到学位授予要求的结论,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修改建议。由于论文评阅结果直接关系研究生能否进行答辩,以往由导师推荐论文评阅人的做法,常常受人情因素的干扰而得不到真实的评阅意见,导致不合格论文蒙混过关。2003年某名牌大学机械学院的博士学位论文盲审不通过率高达56.5%[2],充分说明学位论文双盲评阅可以有效提高质量标准和评阅结果的可信性。

从2008年开始,我院全面推行双盲评阅,硕士学位论文送3名专家评阅,博士学位论文送5名专家评阅,并将可以参加答辩的评阅成绩合格线提高到75分。组织学位论文盲审多数是将学位论文送到具有相近研究方向的高校研究生管理部门,请从事学位工作的同行指定评审专家。由于不同院校、不同导师的学位质量标准不一致,双盲评阅成绩往往具有较大的离散型,有时也会出现论文评阅人不熟悉研究内容或评阅不够认真的情况,引发研究生质疑双盲评阅的合理性。除了审慎选择评审院校、通过评阅邀请函尽量统一评阅标准外,我们设立了双盲评阅意见申诉机制,邀请更加权威的专家对有异议的学位论文进行重新评阅,纠正双盲评阅出现的明显偏差。但从提高管理制度效能的角度看,恰恰是双盲评阅成绩的离散性和随机性,有效放大了该项制度的激励作用。在一篇学位论文可能得80分也可能得70分的情况下,研究生的理性选择只能是尽最大努力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从而提高双盲评阅的通过率。

组织双盲评阅的初衷是控制学位论文质量底线,重点实现对后进研究生的激励,这与此项工作所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不相匹配。为了充分利用好评阅结果,我院从2012年开始探索基于学位论文双盲评阅的全员激励机制,把学位论文平均评阅成绩划分为90分以上、85~90分、85分以下三个档次,分档次确定导师的教学工作量、指导酬金和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资助金额,同步实现研究生学业和导师指导工作的优质优酬,实现激励措施的全员覆盖。这项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研究生和导师对评阅成绩的关注度,当年双盲评阅成绩的总浏览量超过7.5万人次,导师和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意识显著增强。

三、用好博士生招生政策的引导作用

我院每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硕士生报考博士。由于博士生招生考试时间与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时间重合,在以笔试成绩为主导的录取模式下,很多硕士生投入大量精力复习考试,严重影响了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所录取的博士生也往往是善于读书的考试型人才,甚至有的人因学位论文无法通过盲审而被取消博士生录取资格。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的主要标志,把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作为录取博士生的重要依据,可以引导硕士生把主要精力投入课题研究,做出高质量的学位论文,也有利于保证博士生录取质量,为催生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创造条件。

从2012年起,我院把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作为一项考核内容纳入博士生招生考试,由专家组进行打分并计入总成绩。由于报考博士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只能提供学位论文初稿且尚未进行学位论文评阅,学位论文的打分缺乏区分度,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充分体现硕士生的论文研究成果,我们把考生已经发表和正式录用的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科研奖励等科研学术成果列为独立的考核科目,根据科研学术成果档次和个人排名确定分值,累加后计入总分。由于科研奖励成果和专利受理周期较长,应届硕士生的计分项目主要是学术论文,为防止硕士生拼凑发表低水平学术论文,除了加大高档次学术论文的分值外,每人仅限5项代表性成果进行计分。

这项招生政策的改革,使学术成果成为区分度最大的一项成绩,是决定考生能否录取的关键科目,极大地调动了拟考博的硕士生开展学位论文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保障了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杜绝了因为复习考博而忽视课题研究和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现象。

四、强化培养过程中对优秀研究生的激励

学位论文质量形成于培养过程之中,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远期目标往往难以产生持续的激励作用,而近期目标更有利于克服人的惰性。基于学位论文质量的激励措施具有“秋后算账”的特点,激励作用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还必须研究探索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的激励措施。

推动学位论文质量登上新的台阶,重点是对优秀研究生进行定向激励,依靠优秀研究生在显性质量目标上求突破。教育部在地方大学推行的奖学金制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但也容易导致研究生之间在成绩、科研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不良竞争[3]。借鉴奖学金的激励模式,从既有利于规避不良竞争又有利于培养挑战精神出发,我们制订了《优秀学位论文培育计划实施办法》,以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的形式,选拔各年级优秀研究生进行资助。我们把培育对象分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培育对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对象和强化培育对象,不同培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年度培养目标和经费资助标准,在指导力量配备、课题研究条件、外出访学等方面,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措施,帮助他们冲击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通过定期的遴选、考核、调整,激励优秀研究生加入到重点培养行列,通过重点培养对象的示范带动,在全体研究生中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

对于无意冲击优秀学位论文的大部分研究生来说,主要依靠严格落实不同时间节点的质量监控措施来实现激励。在多年的研究生培养实践中,各培养单位探索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质量监控措施,比如中期筛选、选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研究进展汇报、预答辩等[4]。结合学院的实际,我们重点是规范选题报告和论文中期检查,在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要素上加大把关力度,提高不通过率。选题报告重点审核课题研究是否有军事背景、是否存在取得创新成果的可能性;论文中期检查主要看是否取得了实质性创新、是否能够按计划完成研究工作、是否需要调整研究方案等。同时,我们放弃了基于课程学习成绩的中期筛选,一个原因是我院研究生培养规模较小,课程班次人数少,课程成绩缺乏可比性;另一个原因是按照课程学习成绩所做的筛选,容易延续应试教育的老路子,不符合培养创新能力的宗旨,也与我们提倡的提前进入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的研究生培养理念有冲突。

五、严格落实研究生全程淘汰机制

研究生教育不是传递知识的大众教育,而是创新知识的精英教育,是在导师带领下的研究性学习,通过研究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潜心研究的兴趣与意志[5]。培养过程中需要参加以学位论文研究为主的创新实践活动,并且要取得一定的创新成果,特别是博士研究生,还要求有较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能力,现行研究生招生制度根据课程学习成绩确定是否具备攻读学位的资格,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能力,部分研究生无力达到创新要求是合情合理的事情,甚至可以说,百分之百的毕业生获得学位就不可能保证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在研究生教育研究中,人们提出的宽进严出、弹性学制、末位淘汰、降级培养等制度构想,都是为了解决少数人无力达到学位标准的问题。

在军队研究生教育的制度体系中,始终要求严格落实全程淘汰制度,对不适合继续培养或者无力完成学业的研究生及时终止他们的学业。在落实过程中,很多单位的淘汰主要是非学术因素的淘汰,因创新能力不足而淘汰的仅占少数,未能体现设立淘汰制度的初衷,也就失去了淘汰制度对研究生的激励作用。为打破这种局面,我们重点在提高学位标准上下功夫,多次修订提交学位申请的学术要求,逐步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标准,利用“硬化”的学术指标,把那些无实质性创新、质量不高的学位论文挡在门外。近五年,学院先后有41名研究生结业,博士研究生的淘汰率超过15%。这其中有的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有的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家庭矛盾,更多的是因为没有做出满足创新性要求的研究成果。

严格落实淘汰制,把住质量关口,保证博士、硕士学位的含金量,损失的是少数人的利益,维护的是学位授予的严肃性和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凝聚的是研究生成长进步的正能量。对有些人来说,只有把混学位的路子彻底堵住,他才能认认真真坐下来当一个真正的研究生。一系列激励措施的扎实推进,使研究生成为我院学风最好的群体,学习主动性、自主性、紧迫性最强的群体。

[1]李彦武,陈瑶,邵福球.军队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与学位论文抽查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9).

[2]周应恒,耿献辉.预答辩制度在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中的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3).

[3]范哗,柳建兴.奖学金制度对研究生的心理激励探讨——基于厦门大学的案例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2).

[4]康慨.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监控管理[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S2).

[5]吴立保,孙益婷.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价值悖论与创新途径[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4).

(责任编辑赵清华)

李希亮,军械工程学院训练部研究生处处长,副教授,石家庄050003。

10.16750/j.adge.2016.07.009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3年立项课题“军队院校研究生激励机制研究”(编号:2013Y03)

猜你喜欢

双盲学位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宜兴市探索“双盲”应急演练提升实战效能
基于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探讨影响肾功能进展的因素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V eraW an g
学位撤销法律规定的现存问题与厘清完善
——以《学位条例》的相关修订为例
导师榜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