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墨子的“上说下教”

2016-03-0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墨家墨子内容

徐 曙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论墨子的“上说下教”

徐 曙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在历史上有“非儒即墨”的说法,墨子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的阐述都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本文从这几个方面提炼出墨子教育思想中的“上说下教”,并且结合当今我国的教育实况,说说“上说下教”对我国当代教育的意义。

墨子 上说下教 教育思想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在这些观点传承的过程以及墨子所提倡的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中,无不体现墨子的“上说下教”。

一、什么是“上说下教”?

上说下教,即是说服比自己阶级高的,教导与自己一样或者低于自己阶级的人们。墨子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兼士”,兼士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勇于承担治国利民、兼爱相利的职责,墨子认为这类人才是否在位,对国家的治乱兴衰有决定性作用。这种人才以靠“天”来推行自己的“兼爱”理想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墨子主要靠“下教”来宣传自己的理想。出于“兼爱”思想的内在规定,也出于平民的社会地位,他们缺乏强制改变人性的能力。因此墨子更重视教育的作用。墨子对教育或外在环境对改变人的本性的作用相当推崇。他以染丝为喻:“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1]P267他认为教育不仅可以使人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而且可以改变人的不良习惯。这里须指出,一些论者以此为根据,认为墨子主“素丝论”,即人性非善非恶,这是不合逻辑的,一块生铁镀上黄金和一块真金表面看起来相同,我们能否得出这两块黄金的内核是相同的结论呢?墨子在这里强调的是教育和环境的重要作用。其前提是承认人的本性是可以改变的,而从上述墨子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墨子实际上认为人性是恶的。因此,我们不能据此得出结论说墨子的人性论是非善非恶的。这一墨子的“素丝说”说明教育对人的个体作用非常大,墨子反对命定论,认为教育必须具有主动性,那培养“兼士”的这种目的,也需要教育的主动性。

二、对于德育、智育、劳动教育的教育内容的传授,需要“上说下教”

墨子从其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出发, 非常重视有关道德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教育对象多为“ 农与工肆之人”。墨子的教育内容正好讲究的就是工艺技术知识、自然科学知识,逻辑知识,和政治道德教育。

1.道德教育

“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是墨子对“兼士”内在品质的规定。他把“厚乎德行”放在首位,足见他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关于道德教育,墨子不仅重视道德主体的道德认识提高,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磨练,而且更重视道德行为的践行。体现出道德主体的道德意识与行为的有机结合,知与行的统一。因此,他以严明的纪律要求学生,培养他们为实现理想而吃苦耐劳、勇于献身的精神,使学生履行严格的要求来使道德意志得到锻炼。同时,他更重视道德实践,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考察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合其志功而观焉。

2.智育(谈辩说书)

墨子在《耕柱篇》中说:“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1]所谓“谈辩”指学习谈话、辩论的方法技巧,与其相适应则有逻辑学的内容。墨家要宣传自己的“ 兼爱”主张。必须上说下教“ 辨乎言谈”是“ 兼士”的必备条件。因而,墨家把辩术列入学习内容,体现了平民的实用理性。“说书”:讲解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学者教师墨家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体,墨子要宣传自己的学说,上说下教是主要的渠道:弟子们要把“兼爱”理想传之于众,就必须做学者或教师,必须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口才要有一点基础,博学才能说出道理来,所以他们需要学习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3.劳动教育

墨家弟子除了学习道德知识、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有关农、工商、兵等行业的实际技能,成为各种专门的实用人才。这样才能有效地为民谋利,比如用于改进劳动工具及提高防御能力等。与之相应,墨子就传授数学几何学、物理学光学、民用机械等自然学和军事技艺等内容。墨家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劳动技能的训练,在许多领域里开启了中国乃至世界科技之先河。

由于其教育对象多为“农与工肆之人”,且教育内容中自然科学和生产劳动方面的内容占较大的成分。对与“农与工肆之人”来说,解决温饱问题是他们的当务之急,而墨子的教育内容正好讲究的就是“工艺技术知识、自然科学知识,逻辑知识,和政治道德教育知识这几个方面,其中工艺技术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在帮助农民解决温饱问题这上面作用非常之大。在工艺技术知识方面他教弟子许多生产的原理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像杠杆、滑轮、斜面等的原理及在军事、生产劳动中的使用方法;在自然科学知识方面,《墨经》中,涉及到几何学、力学、光学方面的知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提高农民解决温饱问题的效率,有助于他们走出当务之急的困扰。所以在劳动教育这方面可以看出墨子的上说下教。

三、从墨子的学以“行”为本,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可以看出墨子的“上说下教”

墨子非常重视实践性教学,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墨子教育方法的特点是重视实践力行,理论联系实际。[3]

首先,他强调实行言行一致他提倡“ 以身载行”,“ 以行为本”,反复强调“ 口言之,身必行之”。其次,与重视实践有关,反对闭门造车,墨子极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具体生动的教学方式。《墨子》各篇大量运用比喻及实例就可以说明这一点。最后,墨子极重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的传授。创立了一些有益的科学实验法,在训练学生中抽象思维能力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如《墨经》中的小孔成像实验,证明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墨子的这些教育方法是与其平民性的教育内容分不开的,与儒家的偏重于精神修养的方法是有所区别的。并且,墨子批评儒家“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保守态度,主张不仅要继承古代文化的精华,还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去有所创新。除此之外,墨子在施教时非常重视学生的力所能及,提倡一个人的学习要专一,不能同时进行几个方面的学习,同时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量其力而教之。总之,墨子在特定的时代,站在大众的立场上,为实现他崇高的“兼爱”理想,创建了学以行为本的教育方法,体现了他的“上说下教”。

四、对当代教育的意义

从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到德育、智育、劳动教育的教育内容再到学以行为本、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无不体现出墨子是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利用“上说下教”,这对当今我国的教育意义深远。

在当代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主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满足国家对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规格与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教育目的就可以知道我们的教育内容包含德、智、体、美、劳、心等广博的各个方面。咱们的教育方法也从古代的死读书,读死书,慢慢发展到今天已经转变为在遵守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前提下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主动的教育方法。

应墨子教育思想的要求,在适合社会对人才需求,遵守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而且变化,我们不能有教父辈们的方法来教我们的下一代,也不能让他们学习我们现在所学习的内容,当然有的原则问题是不能变得,但是在知识迅速更新换代的今天,我们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必须体现时代性,这体现墨子所提倡的量力而行与创新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另外当今教师教育对象除了对孩子进行“下教”以外,还必须对家长进行“上说”,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交流频率,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之大,但是在当今,不少家庭的家长在教育方法、教育思维上都是有待商榷的,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专业的教师对其进行说教,引入家长走向正道,而不是教育路上的误区。

[1]孙以楷译注.墨子全译(全).成都:巴蜀书社,2000.

[2]孙中原.墨学与现代文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徐曙(1992.10-),女,汉族,籍贯:安徽,在读研究生,硕士,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教育史。

猜你喜欢

墨家墨子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先秦显学墨家为何从历史中消失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域中的墨学研究——朱传棨著《墨家思想研究》序
一方汉字 几点墨彩——访汉字彩墨家周泰宇
“墨子号”与墨子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主要内容
先秦诸子之评述与《墨子》的解读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
New Wine in Old Bottles?
——Revisiting the Problem of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betwee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the Confucian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