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

2016-03-04周玉梅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语文

周玉梅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第二中学 甘肃临夏 731100)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

周玉梅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第二中学 甘肃临夏 731100)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理念在初中教育领域不断深化发展,为语文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语文教师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利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情感意识,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不懈为之努力后,成就人生最高价值。本文结合新课改后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凭借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元素的可行性策略进行了简要总结。

新课改 初中语文 情感教育 培养策略 分析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思维与意识的关键时期,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语言学科,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阶段性需求,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指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巧妙的渗透情感教育理念,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位发展奠定下稳固的基础,从而真正意义上体现出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价值与意义。

一、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概念

1.情感教育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后,素质教育和情感教育达到了有机融合的效果,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情感意识,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进而步入正确的人生轨道,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情感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美好的学习氛围,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和谐共处理念的引导下,获取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构建出完善的认知体系,启发创新思维和探索欲望,实现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双向发展。

2.初中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

初中生天性活泼,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与一切富有趣味性和动态化元素的实践活动。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不断认知世界的源动力,教师指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1]。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的渗透情感教育理念,不仅能够改善语文课堂枯燥乏味的教学状态,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启发学生思维的创新意识,促使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长远发展目标得以快速实现。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情感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鼓励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知识点内涵,和作者实现情感的交融,树立起正确的人生态度,成就自我,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可行性策略

1.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想要实现语文情感教育效果的进一步提升,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更容易受到情感元素的渲染,获取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藏的情感教育内容,结合学生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对在教材知识点进行整合,尽可能选取一些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情感教育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能够彰显出更优质的教育效果。教师开展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深化语文教材内容,在学生进行课文阅读时,鼓励学生带有情感的大声朗读,把握情感教学节奏,使学生在情境中对文章产生更为深刻理解,构建出完善的认知体系。朗读是学生内心情感表达的最佳途径之一,学生通过文章的朗读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文章中心思想进行深入理解,从而感悟到真实世界的美好。模拟教学法可以提升语文情感教育质量,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情感体验更为真实,明确认识到情感教育的实际意义。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文章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组织角色扮演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人物形象刻画出来。学生用心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投入文章意境,使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升,使情感教育效果得以真正展现。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信息时代的来临,丰富了初中语文教学资源,教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打造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情感意境,提升语文情感教育效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到作用。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事物进行展现,锻炼学生基础生活技能,调动学生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生活情感意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背景》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文章的背景资料,将文章内容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直观展现在学生眼前,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朱自清描写父亲背影时的情感,鼓励学生找出生活中有关父爱的例子,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激之情,使学生学会孝敬父母,热爱生活。

3.深挖教材情感元素

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内容,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融入情感元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观念,锻炼学生的内在品质,使学生真正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全能型人才,肩负起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责任[2]。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布置下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明确课文中所表述的情感。小组成员间进行激烈的交流与讨论,从而更加准确的了解文章脉络,掌握课文主旨,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提高合作能力的同时完成基础学习技能的巩固强化,构建出完善的认知体系,积累下丰富的写作素材,体现出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

4.语文课堂教学延伸

学习学习文化知识是为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实际运用,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情感教育时,不仅需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应该善于开展动态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语文知识点内容进行转化,启发思维的创新力和想象力,拓宽发展的空间,在情感教育中得到内心的满足,在最高信仰的带领下,创造人生最大的快乐。例如,在教学《春》一课时,教师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自然界中,以班级为单位,走进自然,感悟自然,体会到自然的魅力与神奇,通过写作记录自己所见、所感,从而实现综合能力全方位发展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渗透情感教育元素,符合学生成长需求。“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教师一定要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出高素质、全能型人才,为初中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最大助力。

[1]禹露.从美育角度探讨初中语文古典诗歌的情感教学[J].贵州师范大学,2015(13).

[2]刘金龙.初中语文教学应用情感教育的分析[J].北京: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09).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情感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