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建模能力的培养
2016-03-04任思伶
任思伶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新校区高二(14班) 四川成都 610041)
浅谈高中物理建模能力的培养
任思伶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新校区高二(14班) 四川成都 610041)
物理建模能力是对物理解决问题的本质认识,同时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策略,物理建模能力知识一般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对应到具体的问题中就有相应的难度。所以本文就是简单的探讨一下,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
高中物理 建模能力 培养对策
一、培养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意义
在新课改标准中指出,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所需要的物理建模能力,同时也需要学生的一些物理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引进一些物理建模能力思想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与定理等的理解,是提高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自己可以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也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进物理建模思想的重要含义。除此之外,正确的运用物理建模思想可以深化学生对相关的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消化过程,因为正确的物理建模能力是通过大量的实践表明,是正确的、合理的。[1]
高中物理知识总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表面的层次,一个是深层的层次。表面层次只是简单地概念、定义、定理等基础知识与基础概念,而深层次的知识就是指那些物理建模思想等。表面层次是深层知识的基础,学生只有很好的通过对教材知识的学习、掌握表面知识,然后发散思维,去理解那些操作性很强的深层知识,深层知识是表层知识的具体体现也是物理的精髓,所以教师在讲解表层知识的同时应该不断地渗入深层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牵线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同时很好的引用物理建模思想去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使学生更好的去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方法
1.在引入新知识的过程中渗入物理建模思想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应该抓住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创设情景教学,让学生自己感悟物理建模的方法,让学生自己通过类比推理的办法将知识进行合理的迁移。也就是说不同的物理知识可能拥有同样的物理模型。[2]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可以使得学生的更好的开展物理建模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同时教师让学生分组交流,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很好的培养学生迁移的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2.在概念教学中渗入物理建模思想
物理概念是在现实本质的客观反映,人们通过感觉、主观认识对客观知识形成第一次的主观认识,然后人们在通过分析比较,抽象的概括出一系列思维活动。因此,概念教学不简单的是给出定义,给出结论,而是需要引导学生感悟概念在形成过程中所用到的物理建模思想。[3]
比如:在温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变化”的思想与“对应”思想。在刚刚引进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应该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比如是温度与环境的联系,教师给出自变量的一个值,然后让学生自己计算出与之相对应的应变量的值,让学生在实际的计算中体会整个过程中,自变量的变化导致应变量的变化。所以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可以大量的使用这类例子,是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物理建模的能力。
3.在定理与公式的探索中渗入物理建模思想
著名的物理学家曾经说过:学习物理最好就是到物理学家的纸篓里找材料,不要只看书上的结论。这就是说,书上的结论与探索结论过程中的物理建模思想方法同样重要,都有具体的判断。其大致过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进过观察,通过猜想得出结论,最后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一种是从理论推导出发得到结论。但是总的来说,得到这些结论的都是成功的采用了物理建模思想方法。因此在定理与公式的教学过程中,不要过早地给出结论,而是需要学生参与结论的探讨与发现,在弄清这些物理关系的前提下,得到真正的物理结论。通过这种让学生亲身体验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物理建模的能力。
4.在知识的复习过程中渗入物理建模思想
复习课堂应该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密切与课本相结合,充分渗透相关的物理建模思想与方法,在复习的时候提高学生的能力。也就是说,在知识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运用物理建模的思想来对学生进行总结,从而让学生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与思考,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
结语
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的钻研教材,充分的挖掘出教材中体现出来的物理建模思想,同时把握好学生接受物理建模思想的契机,从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使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性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要充分的、积极的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建模去解决实际中的一些问题解决问题,也是新课程标准的最终要求。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的培养可以将实际中那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最后得到正确的解决。
[1]周敏.抓住思维特点,提升解题实效——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张洪燕.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有效性及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3]左雄.论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