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

2016-03-04农振威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师生道德

农振威

(凭祥市第一中学 广西崇左 532600)

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

农振威

(凭祥市第一中学 广西崇左 532600)

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与一般的知识传授不同,与专业技能的训练也不同。新世纪以来我国步入了全面蓬勃发展的时期,新的大环境下,学校德育将如何迎接种种挑战,如何推进德育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是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本文尝试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和探索加以浅析。

初中德育教育 有效探索

中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是初中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之本,德育的最根本就是对人才的培养。德育对保证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教育的根本落脚点就是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德育工作涉及到学生的知识、情感、行为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由于社会的加速转型、社会的全面开放、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普及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挑战。班主任在中学的德育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要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及关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营造班级文化,加强师生间的情感的交流,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和德育教育的渗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

一、德育教育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德育教育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树立德育工作的新理念。德育的教育过程同样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和活动的过程,核心目标是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要建立平等、民主、互动的关系,能够为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带来积极的因素。[1]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等的,同样具有独立人格。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享有平等的地位,都有表达愿望的权利,双方要互相尊重。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经验和人生阅都比学生丰富,所以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深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传统的教育工作中,师生间的交流是单向的,主要靠教师对学生做思想得说教工作,而且内容比较枯燥、老生常谈,造成学生的厌烦情绪。[2]

师生的互动关系可以使师生相互传递情感、观点和思想,师生在相互作用、影响和理解的活动中不断建构道德认知和德育体验。

二、要强调建设班级文化

德育教育需要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做基础。班级文化就是根据班教室环境的布置及要求,构造学习德育的外部环境,它从一个方面体现着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物质文化建设能够帮助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环境优美的教室环境能展现一个班级的文化气息,能给学生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道德情感。

塑造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对学生的德育的培养和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要培育集体主义精神文化。班主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加强学生集体主义和集体荣誉观的教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利益观,帮助学生从思想上自觉抵御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等利益观。将传统文化纳入班级文化建设中,使学生汲取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神力量,获得道德熏陶,形成健康的道德取向。最后,教师要建立正确的精神文化导向。班主任必须重视班级正确价值导向的建立,在学生中树立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典型和榜样,对学生产生现实感召力,形成精神引导,提高学生的道德感。

三、注重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和沟通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可以以高尚的品格影响学生的道德。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自身的形象、言谈举止都影响着学生的品德。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加强师德修养,以良好的举止、高尚的情操、正确的方式帮助学生的成长。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其次,班主任要以诚挚的情感解读学生的心灵,满足学生情感与精神的需要,维护学生的平等人格。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情感渗透是一种内在的需求,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化学生的心灵。在德育工作中,必须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沟通,给学生亲近和信任的感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如此,学生才会敞开内心世界。

四、班主任要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新路径,重视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1.沟通交流法是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最直接的方式,在和学生沟通交流之前,班主任应当确谈话目的和内容,选择好方式,时机和场合。班主任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朋友,真诚对待学生,使学生摆脱拘束,畅所欲言。在和学生进行沟通时,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方法。[3]

2.自主管理法是班主任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工作的最有效的形式。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要建立开放的、民主的的班级管理体制,给学生平等的选举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学生在班级管理的实践要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不断纠正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这就潜在地起到了自我教育的作用,使德育工作在日常班级生活中能够开展。作为班主任,要让每个学生都有班级主人翁的思想,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3.社会教育法。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要靠学校、家庭、社会来共同完成。建立多系统、多渠道、多层次、多载体的德育网络,班主任要主动与学校、家庭相联系。一方面,要与家长沟通,定期与家长联系,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根据学校教学目标确定家庭教育任务。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环节是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方式。班主任要有组织地使学生从学校课堂走向社会,经受社会大熔炉的锤炼,提高道德素养。

结语

中学德育工作对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切实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帮助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学生为主体,文化为载体,情感为纽带,加强引导帮助,达到提高学生整体道德水平的效果。

[1]王仁元:《先声夺人 渐入佳境——教学导语设计艺术探讨》,《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年02 期。

[2]吴义昌:《行动研究法的历史演变及其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研究的启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年 02 期。

[3]王玲:《教学方法的基本问题与创造性的教学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 人文社科版 ) 》,2004 年 01 期。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师生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麻辣师生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