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探究

2016-03-0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后进生班级班主任

李 燕

(山西省翼城县第五中学 山西翼城 043500)

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探究

李 燕

(山西省翼城县第五中学 山西翼城 043500)

对于班级的建设而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现如今班级管理内容繁琐,班主任角色的定义模糊,如何对班级进行规范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班主任只有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时,得到学生的尊重、理解和支持,才能更好的处理班级各项工作,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本文主要分析了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今后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初中 班主任 班级管理 策略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主任作为班级直接管理者和学校制度的执行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家长、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有效的班级管理体制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包括他们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为人处世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尊严对人类来讲是平等的。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学会像朋友一样去和学生相处,欣赏学生的性格,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并接受学生的建议,尽可能的包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缺点。当学生被老师认同、尊重后,极有可能会爆发惊人的潜力。例如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教师看待他不应该带有有色眼镜,不要歧视他,主动的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难处,并鼓励他取得上进,学生得到老师的关心,会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来回报老师的信任。[2]

二、在班级管理中倡导师生平等关系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改变旧体制,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初中生处于从叛逆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虽然他们有很强的叛逆心理,但是从内心深处来看,他们非常期待有一位能与之彼此尊重并作为朋友的班主任,所以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注重与学生平等相处是非常重要的,平等相处不仅适用于表现良好的学生,还应同样适用于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有包容的心态,耐心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想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教育培养,首先要足够的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探究学生厌学的原因,更要对学生的家庭状况、心理状况、学习状况深入了解,针对性的对学生一对一教育。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年少轻狂的阶段,对于当前阶段的学生,血液中充满了自尊与骄傲,如果学习上得不到掌声,就会选择一些过分的行为引起大家对他的崇拜,这其实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3]

三、把握好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心态

在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班主任要有一颗公平之心、仁爱之心。仁爱是班主任对教学工作的热爱。班主任唯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关爱学生,时时刻刻把班级放在第一位,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管理与建设中,才能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使班级树立良好风气。信心包括两方面:其一是指班主任对自己工作的信心、对自己能力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胜任班主任一职管理好整个班集体;其二是指对学生的信心,即使学生在某一方面失败了,班主任也不能对其丧失信心,应做好鼓励工作,从而让失败化成学生前进的动力和勇气。公平之心是指班主任在处理班务的时候不能偏心,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待每一件事情。

四、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1. 利用好学校现有的资源,如政教处组织的一些有关学生德育的活动,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要求。

2. 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中学生守则” “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并举行“放飞梦想” “理想伴我成长”等主题班会活动,从而让他们怀揣梦想、满怀激情地对待学习和生活。

3. 利用家长会的平台,构建起学校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发挥出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对于学校每个季度都会举行的家长会,班主任要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工作目标,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情况,让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状态有一定的了解,从而配合学校对学生开展更好的德育教育。

五、公平公正,不偏不袒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如果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就会发现,后进生的捣乱也是有原因的。有研究表明,一些后进生由于教师对他们缺乏关注,所以总是采取在他们眼中比较“英雄”的行为,来引起教师的注意。尽管这些行为在教师眼里觉得可笑,在其他学生眼里觉得莫名其妙,可是这是他们认为唯一吸引教师注意的办法。基于这种现象,我在教学时总是尽量给所有的学生同样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感觉到教师是公平的。在课堂提问时,也尽量多提问后进生,并鼓励他们的每一次进步。遇到班级搞活动,更是少不了他们出主意。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班级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人人都有主人翁的姿态。

六、讲究批评艺术,让学生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班主任对学生的不良习惯要进行批评和教育,但是要在一定的场合下进行。不能在公开场合不留情面的对学生批评教育,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要达到好的批评教育效果,需要讲究方式和手段。如有个学生,做值日经常偷懒,拿着扫帚、抹布东逛逛、西走走。经过多次当面教育,他依然我行我素。针对这一情况,我有意走到他的面前,接过他的扫帚,笑着说:“你辛苦了,歇一会儿,我来扫吧。”于是,我就拿起扫帚,扫了起来。他站在一边,沉默不语,自知理亏,就拿起手中的抹布,使劲儿擦了起来。无声的教育使他醒悟了过来,以后每次值日他都很卖力。后来在班队活动课上,我有意表扬了他,并且推举他当值日组长,希望他能继续保持。他从此再也没有犯那样的错误。初中学生非常爱面子,如果班主任以巧妙的方式指出其不足,应该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结语

总之班级管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班主任的工作是复杂的,工作中要讲究用科学的态度面对,化解问题,主动和学生沟通,完成教学工作。班主任在工作中焕发出学生主体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和判断,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构建奋发向上的班集体。

[1]陈标.初中班主任如何创建有效班级管理模式[J].考试周刊,2010(33).

[2]王艳歌.浅谈班主任与问题学生沟通的技巧[J].职业时空,2011(04).

[3]张雅博.沟通,搭建师生和谐共进的桥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8).

猜你喜欢

后进生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如何对待后进生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