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因素分析
2016-03-04左雪松
左雪松
(天津市第七十八中学 天津 300000)
影响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因素分析
左雪松
(天津市第七十八中学 天津 300000)
随着当代教学课程的改革提出要注重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一基本目标,当前课堂教学活动也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其对数学学习都存在着自己的不同体验,有着不同的学习情感。本文即围绕影响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因素做一些探究。
数学学习 情感 影响因素 探究
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新成果,其中情感指的便是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感情体验。数学学习情感即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态度和情感体验,这是一种需要不断学习和升华的高级情感,然而当前很多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能力学习而忽略情感感受。因此,为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应多了解学生的情感发展水平,探究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到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1]
一、问卷调查
1. 调查对象: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本校普通中学的高一至高三所有学生,总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320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达到64%。
2. 调查内容:以数学学习情感为核心,将整份问卷分成以下两组:第一组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法,设计调查包括数学情感观、价值观、信心、兴趣、实际体验等5个方面的情况,然后采用均值比较方法做进一步分析;第二组是单项选择题,主要调查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什么,上课过程的实际感受和对数学感兴趣与否的原因,对调查结果采用百分比统计进行数据处理。[2]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第一组数据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变量间的均值比较
在问卷中提供的影响数学学习情感的5种变量中,得分最高的是数学的“有用性”,满分5分其得分4.21,其次是“数学价值观“、“实际体验”、“信心”“情感观”,得分最低的是“兴趣”,仅得3.1分。由此可见,高中学生学习数学最主要的原因是数学在高考科目中所占的重要性,特别是数学分值高,容易与其他科目拉开分距。因此学生更多的是不断的做题,以题海战术而不是兴趣支撑学习数学。
(2)变量间的性别差异
各种变量间男生与女生的得分均值虽说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并不明显。唯独在“信心”这一项男女生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数学成绩好的女生同样很多,但往往容易被认为是靠题海战术熬出来的,是靠一味的做题努力的成果。而男生数学成绩好相比于女生似乎就显得更为理所应当,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因为男生普遍智力较高,逻辑思维强的原因。不少数学老师也存在这种偏见,甚至连很多学生本人也会这样认为。比如在文理分科时,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理科数学相对难度大些。很多女生望理科而却之,有很大一部分考虑就是害怕学不好理科数学。而男生若是选文科则会被认为是能力差的表现。其实虽说男女生在逻辑思维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男生理性思维强些,女生感性思维好些,但其智力却是不存在孰高孰低的,出现这种差异更多的是人们的一种惯性思维和传统文化影响。
2. 第二组数据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学习动机
“学习数学的动机”这一项中共有三个选择: “兴趣”、“竞争”、“升学压力”,选择前两项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大,而选择“升学压力”的学生却占了接近一半,这不得不让我们注意到,高考升学对学生所造成的重大压力与负担,使得很多学生不是为了“想学”而“学”,更多的是“不得不学”。[3]
(2)上课感受
此题共有四个选项:“轻松”、“较轻松”、“紧张”、“反感”,数据显示,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紧张”和“反感”,这说明数学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是一种压力,一旦短时间内学习成绩提高不明显,很容易就转变成对数学的抵触反感情绪。我们知道,情绪和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就像有些学生可以因为喜欢某个教师而喜欢上该教师所任学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情感变化,避免以成绩论一切的粗暴认知,多鼓励,多引导,及时疏导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不良情绪。[4]
(3)对数学感兴趣与否的原因
此题分“感兴趣”和“不感兴趣”两项,各自附上其原因。其中,约三分之二的学生表示对数学感兴趣,引起他们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有“有趣味”、“生活中实用”、“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高考必考科目”等。而表示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约有三分之一,这些学生给出的理由主要是“成绩差”或“提高不明显”、“老师讲课听不懂”、“计算能力差”等。显然,从结果分析来看,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很多是因为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在学习和生活中也明确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可以说,他们是有着较强的数学学习情感的,自然也就更喜欢,也更容易学好数学。而对于那些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学不会”,特别是那些一开始对数学还是感兴趣,但无奈理解力相对较差,或是长期成绩提高不明显的学生,从情感变化上很容易就从喜欢数学变成反感或不感兴趣,显然,少了学习情感的支撑,学习数学的动力自然就弱了。
结语
从整份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来看,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是秉持着重视心理的,对于数学的重要性和价值也是相当认可的,学习态度也比较端正。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机是受高考升学压力所迫,对数学学习不是出于自身的兴趣,本身也缺乏信心,在学习过程中稍遇点小挫折或不如意便消极以待,无法持之以恒的学习数学。而且有些学生会认为男、女生的智商有差异,认为女生的智商不如男生的智商,所以也给自己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而导致自己在数学的学习上越来越吃力。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而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也应该是由这三者来共同构建巩固,学生需要将这三者有机的融合在数学的学习中,由被动学习数学逐步转为主动学习数学,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这也正是当前教育教学中师生所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所以现代的高中生要对自己有一定的信心,坚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而且,也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数学价值观,不要单方面的认为,学好数学是为了高考,其实高考之后的数学应用还是非常普遍的,而且大学也有数学的专业课。另外,学好数学对自己的逻辑思维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与培养。
[1]:赵玉洁.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影响因素分析[J]. 教育, 2017(02):00017-00017.
[2]:生志荣, 刘卫东. 大学生数学学习苦乐观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教育导刊, 2016(1):36-39.
[3]:夏良中. 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 2016(34):58-58.
[4]:渠超然. 高中数学学习效率低下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教育:文摘版, 2016(12):00123-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