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016-03-0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邓 记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欢喜岭第一小学 辽宁盘锦 124010)

谈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邓 记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欢喜岭第一小学 辽宁盘锦 124010)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具体的教学模式设计中,需要从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方面出发,保证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抓住重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真正实现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改革的目的。

小学 信息技术 翻转课堂

一、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课前设计:在翻转课堂教学前,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等,合理地开发教学资源。同时,制作微视频课件,将教学任务发布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具体的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还可以自己借助网络平台搜索更多的学习资源。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有针对性地设计整个教学内容,把握教学的进度。[1]

课中设计:课中的主要任务是协作学习、答疑解惑,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课前学习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拿到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和教师引导等方式,突破疑难问题。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课中,教师需要有效地组织课堂活动,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独立思考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最后将小组合作取得的成果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价。[2]

课后设计:课后,学生需要对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进行有效的反思,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完整教学过程。在课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中,教师对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解惑,对知识已经有了较深的了解。如果课前与课中是知识形象化的转变过程,那么课后环节就是对知识的抽象化总结,也是对前两个环节的反思。[3]

二、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措施

1. 注重课程导入,激发学生热情

教师要想使学生跟着自己的教学内容前进,被自己的教学内容所吸引,就要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激情。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巧设导入不失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信息技术课程的导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中。[4]

如在教学“计算器”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电脑中计算器的基本作用设计导入,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讲:“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做数学题时觉不觉得困难?觉不觉得计算时速度很慢呢?”这时候大部分的学生对这类似的问题都会有积极的响应。然后,教师就可以开始引入今天的教学内容:“今天,你们就可以尝试到快速、准确且简单的计算,你们愿意跟着我一起来试试吗?”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就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对接下来教师所讲的内容充满兴趣。而接下来教师讲解怎样使用电脑中的计算器,如何进行一系列的简单运算,也一定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当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也就基本上能够使用电脑计算器进行计算,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的。

2. 利用动画视频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实践教学,我发现视频教学所起到的效果比常规的教学方式好得多,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也应该抓住这点开展教学。

大部分的小学生都喜爱动画片,教师若利用这类型的视频进行教学,更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动画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视频教学过程中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将会更加有兴趣,对教师所教的知识记忆得更加深刻,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电脑画画”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来进行教学。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出于对画画的喜爱和动画视频的好奇心理,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信息技术视频教学之中。当然,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一定会产生很多的不明白之处,教师可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观看完整部教学视频,然后针对视频中的一些知识点和难点进行讲解,最后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提问,并由老师一一解答。这样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一定有很多的不明白之处,教师应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自己思考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学生单独无法将这些问题弄清楚、弄明白,可以相互之间进行探讨,以解决问题。如果这种方式仍旧无法解决,再向教师提出,由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这样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加学生之间的友谊,也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如在儿童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利用电脑的画图软件画图来进行教室后面的海报设计。不可否认这个任务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刚开始时,学生可能不知道怎样入手,教师可以对本次设计任务的关键点进行具体的指导,然后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在一起共同商讨,最后共同设计出一份电脑图画。这种方式,有利于每个小组内的学生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互帮互助的友爱精神,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电脑绘画知识的印象,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4. 学生间交流分享经验,互相进行评价

评价学生一段时间内取得的学习成绩,不应当只由教师进行,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进行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让他们更加有效地自我反省,互相分享自己在学习中的经验。当然,教师应当把握好此种方式的程度,着重关注有明显进步的学生,并及时给予他们肯定的评价。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一定会有非常大的进步。

结语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需求,有被尊重、被信任的需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给他们创设思考的机会,鼓励和引导他们在思考中大胆提问、主动提问,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1]田泽众。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J].飞:素质教育版,2013(7)。

[2]沈娅芳。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32)。

[3]崔广军。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探究[J].成才之路,2015(31)。

[4]任辉。信息技术课堂提问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10)。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