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概念隐喻角度解读Were-条件虚拟语气的时间距离

2016-03-04吴纬芳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概念隐喻虚拟语气

吴纬芳

(安徽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合肥230601)



从概念隐喻角度解读Were-条件虚拟语气的时间距离

吴纬芳

(安徽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合肥230601)

摘要:概念隐喻,以认知理论为基础,讨论了Were-条件下虚拟语气句时间距离的认知解读,分别从真实距离、情态距离和人际距离角度探讨了虚拟语气的认知解释,从句子情感、句子细微意义以及知识重构等方面做了具体分析,这种虚拟语气体现人类在认知世界过程中的成就,对更好地理解这一语法现象有着重大理论意义。

关键词:虚拟语气;认知理论;概念隐喻

一、引言

虚拟语气是英语语法中常见的一种表达类型,从词汇和语义上表达了一种不真实的条件和矛盾,这使得它可以用指示性语气或命令性语气来表达相似的概念,但在本质上却与这些指示或命令语不同。通常情况下,虚拟语气有其独特的特征。

下列句子中,A句是虚拟语气,而B句则是对应的指示性语气。

A:We wouldn’t go picnic if it rained tomorrow.

B: We won’t go picnic if it rains tomorrow.

如果时态分为“过去”“现在”“未来”的话,我们可以看到陈述语气中和虚拟语气中动词的时态是不一致的,虚拟语气中的时态与之相比,会向过去推迟,或者失去时态标志。当然,虚拟语气句与陈述句中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以及单复数形式均有变化。

因此,虚拟语气句除了表达某种非真实的条件外,虚拟语气还体现在虚假的形式上——如时间的不一致或主谓语的相互矛盾上。“时间的向前推移在某种程度上是话语者刻意推出的时间和空间距离,目的是缩小与听话者的心理距离”[1]59。

Joos[2]12提出过去时态是一种距离认知,他试图寻找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一一对应关系,提出“二者在本质上体现了‘遥远’,一个在时间上,一个在现实中”,Palmer又从“距离”角度解释了下列句子[3]6:

1. If he was here, he was in the garden.

2. If only I understood what you are saying.

这两句中动词都是过去时态,但显然第一句体现了过去时态,而第二句中表达了与现实相反的一个假设。因此Palmer阐释了距离不仅仅存在于过去和现在之间,而且体现在现实和假设之中。基于此,1999年易忠良再次深入地分析了这个理论,提出“心理距离”[4]41,如下句:

I wondered if you could do that for me.

易指出这句中的过去时态在本质上体现了距离的遥远,在语境中体现了某种距离:时间的距离是相反的,这种假设性的反距离,体现着个人想法与事实相反,时间距离的差距体现心理上的距离,心理上的距离体现着话语者的礼貌和委婉。

而Indurkhya, B从隐喻的角度提出隐喻和认知的关系,他指出“隐喻投射是因为隐喻体现着认知的相似性。这种源域和目的域之间表现出来的相似性是在映射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5]48。因此,虚拟语气可以看做是个人心理投射隐喻所体现的结果,是空间域到时间域再到事实域的转换过程。

二、概念隐喻

(一)时间距离的概念隐喻

“时间”是人体验、参与活动的记录方式之一。Lakeoff依据概念隐喻理论,从语言角度来看待时间,认为人类是通过隐喻来理解、表达抽象的时间概念,而这些隐喻的表述则是通过人类活动的自我感知获得的。认知语言学的两位鼻祖,Lakeoff和Johnson,在1980年推出他们的代表作MetaphorsWe LiveBy,此书中,他们提出:人们使用概念来指示一些具体的体验,以此来理解、表达更为抽象的概念。他们1999年提出了时间隐喻的概念,指出隐喻是概念化的基础,即对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心理表征。因为人类一般要使用心理概念来表达时间。因此,即使时间是抽象的,时间概念的表述也可以通过概念的隐喻化表达。

(二)方位隐喻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的概念来自于自身和空间的认知,通过隐喻和其他一些认知策略构建了一系列的认知体系。Lakeoff和Johnson于1980年提出“方位隐喻”这一概念。

“方位隐喻,指的是这些行为和人的空间方位有关系,如上—下,前—后,深—浅,中间—边缘。这些空间方位源自我们身体的实践以及他们在我们日常活动中的作用”[6]16。

Lakeoff解释说,“我们所体验的皆是当前活动,我们的过去和未来的活动都是我们概念化的行为。我们大脑存储记忆,我们对未来有期盼”[7]155。时间从源域到目的域的投射过程中,有一个聚焦的过程,目的域中有些特征和源域有共同性,这样认知隐喻中“空间”的概念可以无限向前或向后延伸。

三、Were-条件虚拟语气的时间距离化

(一)时间距离与真实距离

Were虚拟句表达的假设含义和非真实含义是通过动词的特殊形态表现的。下面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些句子动词的不一致形式。

1. Suppose they did not believe him, what would they do to him?

2. I remember it vividly as if it were tonight.

3. it’s time we were leaving.

第一句中,虚拟语气是由suppose引出,过去式did not believe显然和当前时间无法吻合,表明此句是假设而非客观事实。

第二句中,“as if”“were”把这个曾经发生的事件假设成今晚,表明存储中的记忆犹新,当然事实和假想的空间是有时间差异的。

第三句一直不被认为是传统的虚拟语气句,且被当作语法的固定句型。但Fauconnier指出“语法在整个语言的构建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它是潜在认知和人类思维体系行为之间的可见性联系”[8]49。

如果我们深入研究这句话的表层含义,我们不难发现这句话深层次的认知机制。它表明话语者的建议或想法,是一种主观意愿。但事实是“话语发出的这一刻我们还没走”[8]48。因此,与事实相悖的距离由过去式“were”体现出来。虚拟语气句是由时态词相应的指示词体现出来,但这些时态指示词的作用却远远不同于日常话语的作用。随着空间隐喻的帮助,时态词还体现了语篇及表达功能的作用。空间隐喻的核心概念是时间距离或时间隔离。

(二)时间距离与情态距离

“时间和空间上的亲密性可以由相应的认知和概念层次的亲密性体现出来,而时间和空间上的隔离会相应造成认知和概念上的隔离,会形成非真实性和不肯定性”[9]124。简单点说,过去式和非真实性之间的联系在语言学理论中已经成为公认事实,这样时间距离扩展成了情态距离。表明过去事件的时间距离用来表达个人的情态距离,时态实际上也表明话语者对事件的情感评价。当三个条件为“可能性”“不可能性”和“完全不可能性”,结果就转变为“真实性”“潜在可能性”和“非真实性”时,认知的意识增强了,认知的延伸性就非常突出了。如下列例子:

If I have time, I’ll write to you.(可能条件—真实结果)

If I had time, I would write you.(不可能条件—潜在可能结果)

If I had had time, I would have written to you.(完全不可能条件—非真实结果)

从这三个例句我们可以看出区别,虚拟语气是一种认知立场,表达话语者对某种条件下不确定的态度,这种不确定的态度由时间体现出来,从而表达个人的某种认知态度和立场。

Leech在现代语法中区分了三种条件意义:“真实情况、理论情况和假设情况”[10]131。一个带有真实情况的语言形式(短语或句子)表达话语者对某个事实的肯定,这个语句含有肯定的、真实的意义。而表达理论情况的句子主要特点是话语者没有真实承诺。而假设情况,Leech认为是话语者对某种假设情况的意愿表达,无论话语如何表达,在过去,在现在,在未来,事件都不会发生[10]111。

因此,Were-条件的虚拟语气不是在叙述某个事件或事实,而是表达话语者对某个事件的态度或观点。这种认知的过程可以总结为时间距离转化为情态距离。Sweetser认为隐喻是语义转变过程中结构性权力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动词能够获得言语行为或心理认知的意义[11]13。

(三)时间距离与人际距离

1999年,易忠良把距离化理论扩展为“心理距离”[4]32。和隐喻、礼貌原则类似,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距离。这里我们用不是特别晦涩的词语“人际关系距离”来表述。

根据认知隐喻Time is Space,我们知道时间的距离同样可被视为空间距离。社交活动中的亲密度某种程度上是由空间距离体现。人们之间的关系越亲密,他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越近。反过来,关系越疏远,人们更倾向于用间接、礼貌的言语向听者表达意图。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用“礼貌过去式”来表达。如: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TV?

Could you pass me that book?

I should think your suggestion is correct.

在这些句子中,话语者用“would”“could”“should”来咨询听者的意见或观点。通过这些过去式的帮助,话语者可以构建相应的距离和听者共同商讨建议或办法,使得他们的建议能够更容易为对方所接受。

“礼貌过去式”这种现象通常用于隐喻场合。Lyons指出:“语气和时态在语法范畴中是相互支撑的,语气比时态更为话语者使用”[12]78。这就是为什么在概念隐喻中,会出现大量过去式的人际关系距离。但人们在下列句子中又不把他们看做虚拟语气类。如:

I would rather you told me the truth.

I’d sooner you didn’t ask me that question.

在这两句中,话语者认为向听话者征询意见需要一定的心理承受,不确定听话者是否会接受这些建议或意见,因此话语者采用过去式来表达他们的意图、意愿,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听者选择。这样通过最小的代价,听者更乐意接受话语者的要求或建议。

四、结语

由此我们得知,Were-形式的虚拟语气中,时间距离体现着一定的认知距离,对于表达情感、区分细微意义、知识重构都有着一定的效应,体现人类在认知世界过程中的成就,对更好地理解这一语法现象有着重大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唐淑华.虚拟语气透视的心理距离之语用阐释[J].外国语文,2011(5):59.

[2] JOOS.M.The English Verb: Form and Meaning [M].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64.

[3] PALMER, F.R. Mood and Modalit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4]易仲良.论英语虚拟语气语法范畴的有无[J].外国语,1998(1):41.

[5] INDURKHYA, B. Metaphor and Cognition: An Interactionist Approach[M].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1992.

[6] LAKE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td., 1980.

[7] LAKEOFF. G, JOHNSON. 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s[M].N. Y: Basic Books,1999.

[8] FAUCONNIER G,TURNER.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M]. Cognitive Science,1998.

[9]刘正光.语言非范畴化——语言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0] LEECH, G. N., The Language in Advertising[M].London Longman Press,1991.

[11] SWEETSER E. 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The Mind-body Metaphor in Semantic Structure and Semantic Chan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2] LYONS, John Linguistic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责任编辑:孟丽涛)

The Time Distance ofWere-Conditional Subjunctive Mo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

WUWei-f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hui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Abstract:Cognitive theory, based on conceptual metaphor, discusses the cognitive analysis of the time distance under the were-conditional subjunctive mood. It further gives a cognitive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al distance, emotional distamce and interpersonnal distance and further analysis is presented from the sentence emotion, sentence meaning and knowledge reconstruction. This type of subjunctive mood represents the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cognition by human being and lays a soli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grammatical phoenomenon.

Key words:subjunctive; cognitive theory; conceptual metaphor

作者简介:吴纬芳(1981─),女,安徽池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对比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慕课学习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17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883(2016)01-0146-03

doi:10.16104/j.issn.1673-1883.2016.01.038

猜你喜欢

概念隐喻虚拟语气
浅谈虚拟语气
中美政治演讲中隐喻对比分析
汉语证券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中国日报英语经济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研究
虚拟语气考前指导
浅谈虚拟语气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