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社会效益分析

2016-03-04孙雪玲蒋小雨李欣蓓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社会效益资助高校

孙雪玲,蒋小雨,李欣蓓

(四川理工学院a.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b.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c.法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社会效益分析

孙雪玲a,蒋小雨b,李欣蓓c

(四川理工学院a.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b.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c.法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作为特殊的群体,除民族院校或地处民族地区高校外,一般地方高校因招生人数少并没有制定专门的针对少数民族贫困生的资助。加强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不仅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综合素质和民族团结,而且对促进地方高校和社会和谐发展亦有益处。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社会效益

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从民族习俗习惯、宗教信仰、地理环境、教育水平等方面都不尽相同。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承受着较大的经济、生活和学习压力。除一些专门的民族院校和地处民族地区的高校外,许多地方高校并没有专门针对少数民族贫困生的资助,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地方高校每年招收少数民族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少、在专业上也多集中在人文社科专业上。因此,设立专门针对少数民族贫困生的资助难度较大。尽管如此,但也不能忽视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概况

(一)贫困生数量增加,来源较多

从1997年提出的全国高校实行招生“并轨”由学生个人和家庭支付相应的教育成本的收费制度变化,到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目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伴随收费制度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资源的不平等、贫困生数量增加、资金投入不足、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应运而生。其中就贫困生问题而言,随着在校人数不断增加以及国家放宽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招生比例,使得贫困生数量每年不断增加。据中国扶贫基金会对4省区20所高校的调查,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比例超过30%,特困生比例超过15%[1]。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为体现教育公平让更多的人上大学,国家扩大招生规模,放宽对边远山区学生招生的比例。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镇和乡村经济存在明显差异。我国高校贫困生主要来源老少边区和农村地区。当然还有来自城市下岗职工、疾病或意外事故或家庭无劳动力等家庭。这些都导致贫困生来源较多。目前我国高校学费标准平均在4 000元左右。同时由于专业、独立院校和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尽相同,这也无形之中增加了贫困家庭的负担。再加上住宿费、书本费、保险费、生活费(按每生每月600元计算)等支出,每位学生在校期间每年花费1万元左右,4年下来至少要4万左右。对于农村无经济来源的家庭这无疑是一项巨额的开支。根据“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 311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3%,达8 896元[2]。姑且不看数据的准确性,作为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支付孩子读书,必将缩减家庭的其它支出。

(二)贫困生界定困难,相关机制不完善

高校贫困生数量不断增加,使得资助工作更加复杂。虽贫困生资助体系发展到现在已经建立起“奖、贷、助、补、减”的多元资助政策,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家庭经济困难贫困生界定。对于贫困生的资助,首先科学合理地界定哪些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资助工作的难点工作之一。在贫困生认定依据和认定方法中缺乏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针对大一学生,通过根据家庭情况调查表和制定民主评议小组来进行评议,其中存在很多问题。

2.信用贷款制度不完善。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学生监护人帮助解决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在读期间无息贷款。一般银行等商业机构贷款属于生源地贷款,除此之外还有国家助学贷款(也称就读地贷款),这两种贷款都存在较多风险。信用贷款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学生家庭的还款能力,大多数助学贷款的家庭比较贫穷,经济收入较少;另一方面是学生的信用度。一些学生信用度较差,商业贷款存在较高的风险性。各种有利于学生的各项贷款制度还不齐全。

3.缺乏资助的考评机制。无论是国家助学金还是信用贷款资助贫困学生,大多时候都是单方面进行资助,特别像国家助学金缺乏必要的监督考评机制,其一使得很多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评上助学金,但后来材料上报后发现导致没法取消资格;其二,在后期有些学生领取到国家助学金,各方面表现比较差,但却因重新审核材料麻烦,也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导致这些学生继续享受国家助学金。一般性商业贷款是单方面的从银行与学生监护人签到协议,并没有从学校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核,导致以后还款信用的下降。

(三)利益驱使,贫困生资助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

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普遍凭借一张家庭情况调查表或学生所在地方开具的贫困证明,班级制定民主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评议。班级民主评议针对二、三年级可以实施,但针对刚入校的学生来说,其可操作性较差。主要是同学之间相互了解程度不够,往往存在许多主客观因素,认定结果存在偏差。各个地方职能部门在家庭情况调查表把关不严,比较随意,证明的开具可信度不高。在现实评定过程中高校辅导员不可能对自己所带贫困生进行经济情况调查,很难准确掌握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

对学生个人而言,个别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存在自卑心理,不想让班级同学知道其家庭经济状况,反而不申请,而部分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理想信念缺失,谎报家庭经济状况,骗取国家助学金。当然这种资助也会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存在“救助依赖”[3]的行为,从而使国家助学金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到实处,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大部分贫困生缺乏改变贫困状况的主动性,难以培养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的品质,不利于道德人格的完善,从而也使得国家助学金运行效率越来越低。

二、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现状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学生大多集中在民族院校或地处民族地区的高校,而这些特殊的高校也积极响应国家的民族政策,为促进民族团结做出贡献。

(一)非民族地区的贫困生资助覆盖面小、力度弱

针对少数民族贫困生采取一系列措施,除国家要求的“奖”、“勤”、“助”、“贷”、“补”等措施外,很多民族地区政府还专门制定地方资助。如广西政府为广西民族学院设立“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4],云南政协为云南民族学院设立“云南边区、山区民族教育特别奖学金”[5],有些高校还制定专门措施如西北师范大学还专门设立“少数民族学生奖励基金”[6]等措施。但很多地方高校因少数民族学生招生比例小,并没有专门针对少数民族贫困生的资助,少数民族学生在民主评议制度和享受资助金额方面力度不大,甚至处于弱势[7]。

(二)缺少单独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

以四川某高校为例,虽有许多针对贫困生的资助,但就少数民族贫困生的资助却没有。而针对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广州助学金,据该校学生手册可知,受资助人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从阿坝、甘孜、凉山“三州”和乐山市峨边县、马边县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入我校就读的全日制学生;2.从绵阳市平武县、北川县、攀枝花市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乐山市金口河区以及雅安市石棉县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入我校的少数民族全日制学生。同等条件下,少数民族学生应优先。这些规定虽没有明确指出是针对少数民族的资助,但在长期的资助过程中,广州助学金更多的关注少数民族学生。但相比国家的“奖、助、贷、补、勤”,广州助学金不仅额度少,而且受资助人的范围也很有限。而这一类似情况,其他地方高校也存在,因此国家、社会、高校应重视这方面的资助工作,应该尽快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设立专项资助。

三、地方高校少数民族资助产生的社会效益

加强对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资助无论从学生自身还是家庭、社会、学校都有一定的积极效益[5]。

(一)从少数民族学生角度看资助产生的社会效益

1.优质完成学业的积极性的提高

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来自比较贫困的地区,家庭经济收入较少。以四川某高校为例,该高校在每年少数民族招生中,来自四川甘孜、阿坝、凉山地区的学生较多。这些学生因地处偏远,父母多以农业为生,有些家庭人口较多,可开支收入较少,这使得不少学生家庭经济较为困难。虽国家资助项目中的“贷”这一块现今有生源地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也称就读地贷款),但这两种贷款,由于存在还款风险,所以贷款额度有限,只提供基本的学费贷款和少量的生活开支贷款,因此对于现在的消费水平来说,这些贷款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不少学生为了赚取生活开支,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来打工,有的甚至利用上课时间出去打工,这一方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大这些学生的资助,可以为他们免去学习的后顾之忧,进而提高他们专心学习的积极性,为顺利完成学业提供物质保证。

2.人格与心理品格的健全

少数民族贫困生和非少数民族贫困生,以及非贫困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少数民族贫困生,由于受风俗习惯、语言障碍以及个人自尊心理的影响,存在不愿谈论家庭经济情况的现象,甚至有些学生也不愿与其他同学接触,自闭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对少数民族贫困生心理进行疏导,有针对地掌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心理变化,使他们不断增强自信心,逐步学会与其他同学相处,不断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在资助工作方面,适当地给少数民族贫困生给予资助倾斜,加强他们的感恩教育,培养感恩情怀,并进而产生感恩行动。这样在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也有助于健全他们的心理品质,并使他们学会感恩,以自己的努力学习来回馈社会。

3.责任意识与诚信品质的提高

当前少数民族贫困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在校期间能利用各种资助刻苦努力学习,掌握各种技能,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不断认清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不断完善自我。并通过诚信教育,培养少数民族贫困生的诚信品质。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讲究诚信的大学生,不仅在老师、同学心中树立良好形象,而且在以后的择业中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从少数民族贫困生自身角度来看,对于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不仅有助于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以及回馈社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的意识,这样对于高校的弱势群体的救助,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从家庭的角度来看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的社会效益

家庭经济状况决定在校学生的日常消费水平。高校贫困生日常消费调查表显示,在校贫困生每月日常开支的主要收入来源70%来自父母的提供。而针对贫困学生又分为不同等级,这对贫困家庭的帮助程度也不尽相同。根据四川理工学院国家助学工作条例第五条助学工作帮扶对象的认定:根据学生经济困难程度,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为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三档。这样贫困学生在学校受到经济资助也将会对其家庭造成影响。对于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生在通过民主评议一般都会评议上,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资助。

总之,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地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地区经济本来就不发达,家庭缺乏经济来源,高校对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有助于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不仅让学生能安心学习,也让家庭减少部分经济负担,也有助于促进家庭和谐。

(三)从学校的角度看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的社会效益

学校作为教育学生的地方,少数民族贫困生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应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加强对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工作,不仅可以兼顾教育的公平,还可以促进民族的团结,更好地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校园全面稳定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前时代的主题,高校作为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追求,还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地方。在校园中,不同价值取向、不同家庭背景以及不同民族的同学和睦共处,融洽的校园气氛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四)从社会的角度看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的社会效益

1.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不仅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经济困难,使其顺利完成学业,也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以人为本”[8]的理念在教育领域体现,解决学生最急切、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同时将资助少数民族贫困生提高到解决少数民族教育不公平状况和教育均衡发展,有助于国家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促进整个社会的平稳发展。

2.感恩回馈国家和社会的意识强,响应国家号召

高校贫困生资助不仅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增强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也有助于帮助其家庭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甚至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响应国家到边远山区就业的号召相比非贫困生考虑到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和家庭经济状况等问题,这些少数民族贫困生更加愿意回到家乡,带动家乡发展,从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四、结语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伴随着高校制度的改革不断发生变化。到目前为止,地方高校资助工作也逐渐完善“奖、贷、补、助、减”的综合资助体系。这也极大提高了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体现教育公平的原则。少数民族贫困生作为高校一个特殊的群体,往往因其人数偏少,没有受到过多的重视,在资助政策和实际的实行过程中存在资助覆盖面小、资助力度弱、资助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而加强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无论从个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等方面都可以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若高校和政府能更加注重将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陆续制定设立专项资助计划、不断增强资助力度、想方设法拓宽资助渠道,将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平等入学机会,缩小教育资源地区性不平衡,不断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可怜天下父母心送子上学露宿校园心也甜?[EB/OL].[2015-10-28].http://edu.people.com.cn/GB/4727012.html.

[2]统计局: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7%[EB/OL].[2015-10-28].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1-20/ 5754834.shtml.

[3]黄建美,邹海贵.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道德风险与道德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3(5):89.

[4]李红.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现状研究和对策——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8):93.

[5]张京泽,王丽萍,覃鹏.关于民族院校贫困生的资助措施及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4(5):21.

[6]程跟锁.西北师范大学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40.

[7]高玉玲,吴成霞,杨小玉.高校贫困生资助效益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9(12):58-60.

[8]王春英,张大伟.民族院校资助工作的特殊性研究[J].剑南文学,2012(3):257.

[9]王小健.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71.

(责任编辑:孟丽涛)

The Social Benefits Analysis of SupportingWork for Poor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of Higher Education

SUN Xue-linga, JIANG Xiao-yub, LI Xin-beic
(a.College of Materi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b.College of Automatic and Electrical and Imformation Engineering; c.College of Law,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igong, Sichuan 643000, China)

Abstract:A special group of the poor minority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cept the colleges of minorities and the colleges located in ethnic areas, no special financial support has been made for poor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of higher education, because of the small number of enrollment. To strengthen the support for poor minority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not only help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ies of minority students and national unity, but also benefit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society.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the poor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supporting; social benefits

作者简介:孙雪玲(1986—),女,四川阆中人,专职辅导员,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四川理工学院校级课题(辅导员专项)“四川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政策比较研究”(2014FDY16)。

收稿日期:2015-12-28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883(2016)01-0135-04

doi:10.16104/j.issn.1673-1883.2016.01.035

猜你喜欢

社会效益资助高校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乌兰牧骑社会效益研究
好刊社会效益高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钱学森图书馆建馆四年注重社会效益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