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元代前期对王维诗歌的接受

2016-03-04徐朦朦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元代王维

徐朦朦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成都610068)



论元代前期对王维诗歌的接受

徐朦朦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成都610068)

摘要:元代在唐诗接受史上上承宋金,下启明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王维作为盛唐诗歌大家,在元代的研究接受是很有限的,主要集中在《瀛奎律髓》及《唐音》等选本著作之中,元代对王维诗的接受从初期到中期再到后期,呈现出一个递进发展的过程。研究元代前期的王维接受情况,对于明确元代在整个王维接受史上的地位,以及唐诗在元代的接受情况,推动王维研究与唐诗研究的向前迈进,都是有助益的。

关键词:王维;元代;接受研究;《瀛奎律髓》

王维,字摩诘,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其诗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而元代是研究唐诗重要的时间断,研究元代的王维接受情况,对于明确元代在整个王维接受史上的地位,以及唐诗在元代的接受情况,推动王维研究与唐诗研究的向前迈进,都是有助益的。

一、元代对王维诗歌的整体评价

元代作为一个特殊的朝代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它是蒙古人在北方灭金,南方灭宋的地域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在元代前期,其南北文学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北方即由金入元的文人集团,主要以郝经、刘因等人为代表,从儒家诗歌教化出发,论诗以唐为宗,上追《诗经》,以倡导风雅之义、雅正之音为旨归,承袭朱熹的诗学思想,被称为“宗唐教化派”。此派多为儒家和理学家,他们对王维的批判尺度比较大。如刘因所述:

“呜呼!古人于艺也,适意玩情而已矣。……故朱子谓维诗虽清雅,亦萎弱少气骨;程子谓绿野堂宜为后人所存,若王维庄,虽取而有之,可也。”[1]582

首先他认为古人对于技艺是“适意玩情”,不将其作为“修身治人之资”,不屑为画,阎立本以人称“画师”为耻,而王维却说“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2]279,公然以“画师”自称,觉得他“人品已不足道”。后又在“安史之乱”中“背主事贼”,“贼平复以画得苟免死”[3]45,认为他“陷贼而不死”,有亏于大节,不足以议论。然后又引用程朱二人的话对其大加贬斥,觉得他的诗因人“无节”而“萎弱少气骨”。尽是批驳之辞,并且是非常严厉的。因此,北方文人集团对王维的态度毋庸赘言。

南方的江浙地区以戴表元、牟巘、赵孟頫等人为代表,继承严羽的诗学思想,更多的推崇唐诗的艺术风范,内重其风骨、性情,外循其声律、辞章,形成“宗唐格调派”。这一派对王维的研究性文字在元初不多,几乎都为评画之作,故很难见其对王维诗歌的接受情况。然而王维在盛唐时诗名显赫,且又通音律、绘画,晓禅意,与本派中声律、辞章、性情暗合,因此本派诗人受其影响大概亦不小。如钱基博所著《中国文学史》说牟巘云:“其诗以苏学陶,而出入唐之王维、韦应物”。便可知也!

二、浅析《瀛奎律髓》

南方的另一支即“江西诗派”的继承者,他们在“宗唐”的呼声中依然坚守宋诗的壁垒,主张“唐宋并举”,并且更偏好宋诗。方回即秉承江西诗风,被称为江西诗派的护法、殿军,最后的中坚,由于他是由宋入元,故对宋诗尤有一份偏爱,他的选评诗著作《瀛奎律髓》体制完备,影响甚大,也最能代表方回等“江西诗派”后学的诗学观点,也很能体现当时对王维的接受情况。

《瀛奎律髓》成书于至元二十年(1283),其序中说:“文之精者为诗,诗之精者为律。所选,诗格也,所注,诗话也。”[4] 879基于此,他所选的皆为律诗,并且此书最能体现他的诗歌观。本书对所选诗歌按题材分编为四十九卷,收录了唐宋五七言律诗3014首(重出22首,实为2992首),其中“唐诗入选1227首,约占41%。宋诗入选1765首,约占59%。共选380位诗人,唐代诗人163位,约占43%,宋代诗人217位,将近57%”[5]123。可见其选诗中,宋代的比例多出唐代近15%,与其宗“江西诗派”,偏好宋诗不无关系。并且在《瀛奎律髓》选诗中总结:唐代四位,宋代七位,杜甫位居第一,“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有三人位列前十,黄庭坚也选诗35首,位列十六。更可见其诗派倾向性,亦可见其对宋诗的偏爱。

三、《瀛奎律髓》对王维诗歌的评价情况

方回重宋诗是不争的事实,他在重宋时亦“尊唐”,但是,对作为盛唐大家的王维,他的选诗却表现出不是很重视。

(一)在选诗数量上

王维诗仅仅选了14首,列于第二十九位,其数量之少显而易见。从全书来看,与王维同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孟浩然仅仅选取了11首五言律诗,李白也只选了12首,而被方回称为“唐之诗祖”[4]1-2的陈子昂也才选了9首五言律诗,“皆精于律诗”的杜审言选诗5首,宋之问15首,沈佺期4首,数量亦不多;方回所称“律诗不出则已,出则亦与杜甫相上下”的孟浩然、李白、王维、贾至、高适、岑参,六人选诗的总和才71首,还不及杜甫选诗的三分之一,而王维选诗数量在六人中虽仅次于岑参的31首,然而只有其三分之一。方回说:“予选诗以老杜为主”[4]1149,方回选诗推崇杜甫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并且他为重振江西诗风,特提出“古今诗人当以老杜、山谷、后山、简斋为一祖三宗”[6]30。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方回选诗是为了光大江西门户,在这种衷意宋诗,推尊江西的倾向下,王维的诗选评14首也在情理之中了。

由于《瀛奎律髓》所选皆为律诗,这就有了很大的限制。据陈铁民先生统计,王维的五言律诗有103首,是诸体中数量最多的;七言律诗有20首,在盛唐诗人中仅次于“七律圣手”杜甫的160首。王维的律诗存世的总共123首,方回所选不及其九分之一,其中五言律诗选了13首,七言律诗只有1首,从比例上来看,方回更赞赏其五言律诗,但王维作为一位盛唐大家,方回在选诗数量上似乎未给予他足够的重视。

(二)在选诗的内容与题材上

所选王维14首诗分布在《登览类》1首,《朝省类》2首,《风土类》2首,《春日类》1首,《节序类》1首,《闲适类》5首,《释梵类》2首,还有一首《送孟六归襄阳》收入《送别类》中,但在《瀛奎律髓》中署名为张子容,并非王维,而在《文苑英华》以及清代赵殿成的《王右丞集笺注》中都为王维所作;另一首五言律诗《寓言》人《侠少类》,归于卢象名下,《全唐诗》与《王右丞集笺注》均作王维诗。若连同这两首算入,则王维诗即为16首。其中归入最多者为《闲适类》,共五首,近其选诗的三分之一。可见方回对于王维多成于后期的闲适山林之作还是比较赏识的。陈铁民认为是“边塞诗先驱”的王维,其边塞类诗却未被录入。《瀛奎律髓》卷三十专列《边塞类》,在其序中说:

“征战守戍,大而将帅,小而卒伍,其情不同。《采薇》以遣之,《枤杜》以劳之,此周之诗然也。后世之边塞非古矣,从军有乐,问所从谁。六月于迈,言观其师。文人才士,类能言之。凡兵马射猎等,亦附此。”[4]500

此一卷专录边塞诗,并且包括“兵马射猎”的诗都录在当中。王维的《使至塞上》、《观猎》与《出塞作》等皆为律诗名篇,且风格雄健浑厚,皆为边塞之作,有异于王维的其他类诗,方回却未录。而宋代梅圣俞有一首《拟王维观猎》则录入《边塞类》之中。清代纪昀评论说:“取拟作而不取本诗,而拟作又逊于本诗远甚,真不可解。虚谷之党护如是,则冯氏之攘臂毒骂,亦非无为而然也。”[7]2357,其中所言冯氏即冯班,他评论此诗“不及张祜,何论右丞”,又谓:“太过临摹,少精句”[8] 315。二人都认为梅圣俞的这首诗去王维《观猎》诗较远,对于方回选梅作却不选王作不甚理解,纪昀认为这是方回在有意袒护宋人,这正合于方回选诗的意图,也代表了这一批前朝遗民的江西诗派尊崇者的想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方回所作之文,“学问议论,一尊朱子,崇正辟邪,不遗余力,居然醇儒之言”[7]635。因其“学问议论,一尊朱子”,在此不选王维边塞诗亦可知其大概。朱熹评王维:“陷贼中不能死,事平复幸不诛。其人既不足言,诗虽清雅,亦萎弱少气骨。”[4]543理学大家朱熹认为王维的诗“萎弱少气骨”,而边塞诗具有的恰是一种阳刚之美,气势壮伟,非“萎弱少气骨”之作。方回如此选诗或是为承继先哲之意,折肱附会而已。

综上而言,在选诗内容上,方回是有所偏重的。选诗多为其山水田园之作,对于亦有佳作的“应制”“送别”“边塞”之诗明显有所轻视。

(三)在对所选诗的评论上

没有因为朱子的“其人既不足言”而薄王维,比较客观。在所选的署名王维所作的14首律诗中,除1首七律《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无方回之评外,其余13首均有评析,并且评价较高。主要论及了王维诗的地位及各题裁诗的特点。

1.方回在评论中给了王维诗一定的地位

孟浩然、李白、王维、贾至、高适、岑参与杜甫同时,而律诗不出则已,出则亦足与杜甫相上下。(卷一《渡荆门望楚》评)[4]99

然则开元、天宝盛时,当陈、宋、杜、沈律诗,王、杨、卢、骆、诸文人之后,有王摩诘、孟浩然、李太白、杜子美及岑参、高适之徒,并鸣于时。(卷十四《早渡蒲关》评)[4]4

可见方回认为王维的律诗可以和杜甫相上下,对于选诗“以老杜为主”的他,评价则是相当高的。而且称王维与杜子美等“并鸣于时”,也是较认可王维在盛唐当时诗界的显赫地位及成就。但是在方回的眼中,王维依然是出入并列于孟、贾、高、岑之流,并没有独立跳脱出来。

2.王维各类诗各有特点,方回的评论有褒有贬

(1)登览之诗:“尤壮”。王维的《汉江临眺》,方回评曰:“右丞此诗,中两联皆言景,而前联尤壮,足敌孟、杜《岳阳》之作。”[4]6中两联中的前联即:“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孟浩然《岳阳》之作即《临洞庭湖上张丞相》,其中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句;杜甫《岳阳》之作即《登岳阳楼》,其中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之句。二诗均入《瀛奎律髓》卷一《登览类》,并在杜作之后评曰:“岳阳楼天下壮观,孟、杜二诗尽之矣。”[4]56又在孟作之后评曰:“予登岳阳楼。此诗大书左序毬门壁间,右书杜诗,后人自不敢复题也。”[4]341可见人们对二诗评价之高,而方回在评王维诗时说“足敌孟、杜《岳阳》之作”,亦可见其对王维此诗的评价。

(2)闲适之诗:“雅净”“简而有味”。在方回所选的14首中就有5首入其《闲适类》,分别为《终南别业》《归嵩山作》《韦给事山居》《辋川闲居》《淇上即事》,此类诗大多作于天宝年间,方回对其评论普遍较高。如:

右丞此诗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终南别业》评)[4]213

闲适之趣,澹泊之味,不求工而未尝不工者,此诗是也。(《归嵩山作》评)[4]343

右丞有六言《田园乐》七首。“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举世称叹。“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绿树高原”,与此“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予独心醉不已。(《辋川闲居》评)[4]335

右丞诗长于山林。“河明闾井间”一联,诗人所未有也。“牧童”、“田犬”句尤雅净。(《淇上即事》评)

他认为王维的诗“长于山林”,并且“雅净”、“澹泊”、工整、“有味”。还特别推崇王维《辋川集》中的作品以及六言的《田园乐》,认为《辋川集》“穷幽入玄”,但是他所选的均是律诗,故而此类诗则未被选入。王维被世人素以“山水田园”诗人称之,其“山林”之作的价值及艺术成就也可想而知,方回在此处大肆褒扬王维“山林”之作,并且还称其诗歌“无雕刻”、“佳甚”(《登辨觉寺》评),好像是多此一举,然而在以刘因为代表的“宗唐教化论”者对王维的严厉批判声中,方回依然能够清晰地认识王维诗歌真是难能可贵。

(3)送别之诗:“清新隽永”。方回也选了两首,《送杨长史济赴果州》和《送梓州李使君》,且都入于《风土类》。另外方回又专列一卷《送别类》,其序中说:“送行之诗,有不必皆悲者,别则其情必悲。”[4]754可见其中所收皆为有悲情者,如《送孟六归襄阳》,就入于此卷。而王维的送别诗,方回评曰:“言其方所习俗之异,清新隽永,唐人如此者极多。”[9]43因此,对于此类送别之作,方回在肯定其“清新隽永”的同时以为其落于俗套,不能有新意,且均言其“方所习俗之异”,缺乏自我的真实情感,故而都归于《风土类》。

《瀛奎律髓》作为一部影响巨大的唐宋律诗选集,在对王维的选评上是很有代表性的。方回选诗尊杜甫,因“老杜诗之所以妙者全在阖辟顿挫耳,平易之中有艰苦”[9]25,王维与“阖辟顿挫”、“艰苦”更无瓜葛。虽然他对王维的评价没有被“教化”的大潮所淹没,依然给他留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对其“山水田园”之作更是青睐,在地位上,认为他的律诗可媲美老杜,但仍未脱离出孟、贾、高、岑之外;在评价上,登览之作“尤壮”,山林闲适之作“澹泊”、“闲适”,“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送别之作“清新隽永”,但是选诗的数量却较少,选诗的题材和内容上也不够全面。对于这样的一代盛唐大家似乎没有给予其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第一,囿于“江西诗派”的樊篱。方回是江西诗派的殿军,又是由宋入元,故对宋诗有着执着的偏爱,并尊江西“一祖三宗”,因此对王维、李白这样的大家有所忽视。

第二,限于律诗的选诗体裁。在方回评论王维闲适之作中明显提到对其《辋川集》及《田园乐》组诗的赞赏,因其为绝句,而方回选诗皆为律诗,这种体裁的限制使其多有佳作的古体、绝句未能进入其中。

第三,受整个前期主流“宗唐教化”的影响。方回由宋入元,在南宋后期,理学的影响已经开始扩散,到了元代前期,理学依然风靡,方回“学问议论,一尊朱子”即可见受理学的影响,王维在“安史之乱”中未能死节,理学家们对他的人品产生质疑,其诗亦受其牵连。

第四,方回选诗追求“平淡”之美。王剑先生认为方回选评诗的“平淡”有两层含义:艺术形式上的“工”之极和内在意味上的“深”之极。因此非“江西诗派”的陆游选诗达188首,梅尧臣选诗达127首,评论多有“平淡”“工”“深”之语。在对王维闲适诗的评论中有“不求工而未尝不工者”、“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简而有味”等语言,他认为王维此类诗亦具有“平淡”之美,故赞赏其闲适之作。

综观元代前期,对于诗歌有“宗唐”者,有“尊宋”者,整体上表现出“唐宋并举”的态势。而对于王维,无论是“宗唐教化派”的严厉批驳,或是“江西诗派”后学的片面接受,人们对他的评论依然受到程朱理学的裹挟,但是对其诗歌都有一定的清醒地认识,认为他的诗“清雅”、“雅净”,音律协和,“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不过其地位只是并肩于孟、贾、高、岑之辈,于“诗天子”尚有距离,而且选诗比较少,题材多局限于山水田园类的闲适诗,不能全面地看待王维的诗,重视的力度不够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元代中后期王维诗歌接受情况。

在整个元代,宗唐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由前期的“唐宋并举”到中期的“宗唐抑宋”,再到后期的“宗唐”,人们对唐诗的重视程度不断高涨,至杨士弘《唐音》问世而达于巅峰。同时对王维的认可度从前期到中期再到后期也同样呈现出递进发展的过程,“宗唐”之路与对王维的认可之途是非常协拍的。对其诗歌批判最多的是一些理学家,其诗歌中普遍为元代人称赞者则是山水田园之作。到元代后期,人们对他的诗有了很高的重视和称扬,他又一次回到了唐诗“大家”的行列。从整个的王维接受史来看,元代的王维接受是其中最薄弱的一环,然而它的地位却不容忽视,其前期是受到宋、金思想的影响,而后期又开启了明代“宗唐得古”、“诗必盛唐”之风,是承上启下的,处于一个过渡阶段,同时也为王维在元代以后的认识中树立了地位。认识元代对王维接受情况有利于更明确地了解王维这样一位大诗人在后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因.静修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82.

[2]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78-279.

[3]陈伯海.唐诗学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58-879.

[4]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6-881.

[5]云国霞.元代诗学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23.

[6]陈铁民.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3-98.

[7]纪昀,永瑢.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38-2357.

[8]魏庆之.诗人玉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315.

[9]王剑,方回.《瀛奎律髓》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25-44.

(责任编辑:董应龙)

The Analysis of the Acceptance ofWangwei's Poetry of Yuan Dynasty

XU Meng-me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8, China)

Abstract:The Yuan Dynas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linking the preceding Song and Jin Dynasty, follow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in the history of the acceptance of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Wang Wei, as a poet in the great prosperity of the Tang Dynasty, whose study and acceptant in the Yuan Dynasty is quite limited, mainly focused on TheQuintessenceofRegulatedVerses, TangYinand other poetry works. It takes a progressive procedure on the acceptance of Wangwei's Poetry by the Yuan Dynasty, from the early days to the mid-term and then to the later period. The study on the matter of the acceptance of Wang Wei in the Yuan Dynasty, will clear the position of the Yuan Dynasty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Wang Wei's acceptance and the acception of tang poet in Yuan Dynasty, which will promote the advance of Wang Wei's study and study of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to a better position.

Key words:Wang Wei; Yuan Dynasty; acceptance research; TheQuintessenceofRegulatedVerses

作者简介:徐朦朦(1990—),女,四川宜宾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收稿日期:2015-12-08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883(2016)01-0096-04

doi:10.16104/j.issn.1673-1883.2016.01.024

猜你喜欢

元代王维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偷袭与反偷袭
谁是谁
王绎《写像秘诀》中的肖像画技法研究
从民族文化交流视角论元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的产生与发展
《雪霁里的故事》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