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小说《祝福》内涵的初探
2016-03-04马溯男
马溯男
(吉林省榆树市实验中学 吉林长春 130400)
关于鲁迅小说《祝福》内涵的初探
马溯男
(吉林省榆树市实验中学 吉林长春 130400)
仪式是一种传达观念的重要观念,对于大众的思维方式与意识行为有着强烈的规约作用与召唤作用。仪式意象书写在《祝福》里作为一种叙事策略与叙事手段,是文章内涵阐发与意义赋予的重要途径。文章将祥林嫂作为文章中十分的重要的叙事视角,在仪式意象的渲染下,对祥林嫂当下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写照,对旧社会下女性生活中的现实遭际与生命伦理进行了深入的描写。
初步探究 《祝福》 鲁迅小说
鲁迅对我国旧社会“吃人”的现象十分痛心,在文章中多是对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省。“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是其文章材料的主要来源,“改良社会”鲁迅先生创作的根本目的。《祝福》是鲁迅先生十分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之一,当前我国学界不乏对该作品的研究,然而相关的研究主要从叙述视角、人物形象、文化转型以及思想启蒙等方面的角度出发,针对《祝福》中相关的仪式研究得比较少。通过对《祝福》一文的阅读,我们可以发现该文章对相关仪式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描写,比如祥林的再婚仪式、鲁四家的祭祀仪式以及“祝福”仪式本身。对这些仪式的描写想要表达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是本文要重要阐述的问题。[1]
一、仪式意象与传统的羁绊
鲁迅选择是我国在思想启蒙时期所出现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创作普遍体现出了对旧思想与旧社会的批判与指斥。在以各种残酷现实进行批判的同时,将“被吃者”的虚幻意识与愚昧深刻地体现出来。在《祝福》一文中可以清楚地发现鲁迅先生对于传统道德与封建“吃人”真相的痛恨,从未来学与本体论的角度上来看,《祝福》一文对我国旧社会女性的艰难与不幸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鲁迅先生的使用以“立人”和“改造国民”为根本目标,对旧社会“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祝福》里,尤其是在以仪式进行描写的过程中,对祥林嫂人物的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对于现实社会来说,没有籍贯、没有姓氏的祥林嫂在归属上没有任何值得当时人们考虑的地方,她只是男人的附属品。由于我国封建礼教女性需求女性自身有明确的归属,女性夫死从子、出嫁从夫、在家从父。而祥林嫂当时是再嫁身份,儿子早夭、丈夫已死,在归属方面已经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因此,无论是反抗再嫁还是逃离夫家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祥林嫂的命运。从文章内容的角度上来看,不得不承认,死亡或许是祥林嫂唯一的归属。对于鲁针人来说,“祝福”仪式上祥林嫂的死,也是一项比较大的忌讳,体现出了当时人们的群体意识。[2]
“祝福”是一项比较有规模的年终大典,仪式气氛十分隆重。女人们为了福礼而不辞劳苦地准备,但是却只有男人能够拜迎福神。从“祝福”仪式中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社会秩序等级十分的严格,对于性别隶属关系有着十分明确的要求,严重压迫了女性的话语权。而这种生活方式对于女人来说又是习以为常的,对于“吃人者”有着十分强烈的敬畏态度。女性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符号被扁平化了。《祝福》一文就是通过女性在仪式中所担任的角色与自身所具有的工作,对男性的地位进行了突出的描写,当时由社会共识所形成的约束力是十分强大的,能够使人通过仪式感受到其中所饱含的规约力。另外,对于封建伦理也体现出了强大的认同感。
“祝福”作为一种代表“吃人者”的大型仪式,呈示了文章中一个又一个个体,也表达出了“吃人者”共享互动的精神追求,对当前普遍人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深刻的反映。更为重要的是,从“祝福”仪式中抽体现的准则与共识与封建价值体系的具体要求又是那么的一致,“祝福”已然成为传统封建价值观强有力的注脚。“祝福”仪式对当时我国女性的生存现实与历史情况进行的详细的表述,所有的情感倾向都从“祝福”仪式中反映出来。我国封建社会男权力量之强大,女性作为一种被宰制、被压抑的存在,主体性地位几乎得不到任何的保障。对于祥林嫂来说,抗婚也好、出逃也好,并不是启蒙思想下所做出的选择,而是在传统文化与封建思想对好的因袭与濡染。因此,即使是“反抗”也只不过是顺应封建思想的一种选择而已。在《祝福》一文中我国可以看到祥林嫂的反抗精神,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这种反抗一方面达到到任何的积极效果,另一方面对于吃人者来说也形不成任何的触动与影响。
在祥林嫂倾其一生的积蓄捐了“门槛”后,她非常高兴获得了神的宽宥。一个单位的“捐门槛”仪式也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撑,也正是在这一段的描写中,体现出来仪式对于人们心境以及态度上的影响。
《祝福》一文以可以预见的未来和现实社会存在为视角仪式将当前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悲惨的命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揭穿了作为被“吃”者的虚幻自我存在感和自我维护方式,为低层人民发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怒吼。[3]
[1]邱诗越.鲁迅小说《祝福》内涵新探[J].中州学刊,2016,04:150-153.
[2]张志梅.鲁迅关于民族精神信仰缺失的焦虑——以小说《祝福》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14,01:23-25.
[3]李加贝.夏目漱石《门》与鲁迅《伤逝》中的近代性[D].苏州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