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动应用手段的英语翻转课堂模式
——以河北任丘乐学学校为例
2016-08-08李旻昊金小黄
张 冬 李旻昊 金小黄
(北京塞瑞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一种基于移动应用手段的英语翻转课堂模式
——以河北任丘乐学学校为例
张 冬 李旻昊 金小黄
(北京塞瑞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知识性的内容由学生在课外完成,课堂上教师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更多的课堂时间则用来运用所学知识。翻转课堂是教学法史发展的必然。语言学、心理学研究的变迁和深入,催生了不同类型的教学法。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移动应用手段引入到教学中,是“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导火索。不管是林地高中和可汗学院视频授课,还是杜郎口导学案授课,都无一例外地体现了“学生不会自学、教师不会翻转”的两大翻转课堂核心问题。巧口英语翻转课堂体系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两大问题,该体系运用线上加线下的混合式学习法,将整个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大部分,覆盖了周一至周日七天的时间,从课前的学习到课中的运用,再到课后的检测和掌握,完成了一个知识学习的闭环。巧口英语的翻转课堂体系在河北省任丘市乐学学校的实践中被证实是一种最有效、最高效的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 移动应用 英语教学实践 混合式学习法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 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分配课内、课外的时间,课堂时间教师不再讲授课程内容,学生通过在线视频等在家里学习知识性的内容,课上的时间用于教师答疑和小组讨论,目的是运用所学内容。移动互联网催生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
1991年,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 埃里克•马祖尔 (Eric Mazur)引入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他论述了学习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知识的传递,然后是知识的内化。[1]虽然没有提出“翻转”这一概念,但是其基本理念已经具有“翻转课堂”的形态。
2000年, 美 国 莫 里•拉 吉( Maureen J.Lage)、 格 兰•波 兰特(Glenn J.Platt)和迈克尔•特雷利亚(Michael Treglia)在论文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中介绍了他们在迈阿密大学教授“经济学入门”时采用的“翻转教学”模式,但是他们没有提出“翻转课堂”相关的名词概念。
2000年, 韦斯利•贝克(J.Wesley Baker)在 第十一届大学教与学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了论文 The Classroom Flip: Using Web Course Management Tools to Become the Guide by the Side,建构出翻转课堂模型,[2]阐述翻转学习的本质:“ 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学生身边的指导者”。
2004年,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应所辅导的表妹的要求开始录制视频。随后他建立了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将辅导资料做成视频放在YouTube上面。
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乔纳森•伯格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两位教师,为了给缺席的学生补课,开始用视频软件录制课程。[3]他们在高中教学中开展试验,让学生在家里通过观看事先录制好的短视频完成课堂新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更多地组织答疑解惑、讨论和研究等互动活动。[4]
2015年4月,美国林地高中教师翻转课堂的创始人之一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在 上海“白玉兰”国际教育论坛上纠正翻转课堂并不只是视频录制,而是有效的课堂管理。[5]
国内,1998年山东省聊城市荏平县杜郎口中学开始教学改革,形成“杜郎口教学模式”。学生课前使用导学案自学,课堂上小组讨论解答疑问,教师点拨。杜郎口课堂率先对数千年沿袭的“静听模式”实施革命性爆破,颠覆的是“以教代学”的指令性课堂,解放的是学生的学习创造力。[6]
2011年,重庆市聚奎中学率先实践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学生在自学的时候通过平板电脑在网络上下载视频进行学习,第二天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为学生答疑,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测。[7]
二、翻转课堂是教学法史发展的必然
心理学和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催生了不同的教学法体系,引起了教学法的变革。我国的英语教学法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变,从语法翻译法到听说法,再到交际法以及由其发展而来的任务型教学法。
交际法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在交际法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分支,称为任务型教学法。任务法是教师给学生安排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自然而然地运用语言。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而且为了运用而学,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情景中真实的专业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英语的能力。[8]这种教学法比较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对英语教学提出的需求。这种基于任务的、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协作式学习法、建立学习者自信的课堂组织形式恰恰就是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因此,翻转课堂这种课堂组织模式是伴随着英语教学法的发展而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此外,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计算机科技被应用在英语教学中,这种与科技结合的教学模式收效甚好,被称作混合式学习。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 柯蒂斯•邦克( Curtis J.Bonk)教授在他所著的《混合学习手册》中对混合式学习给出的定义如下:混合式学习是面对面学习和计算机辅助在线学习的结合。[9]学生可以先借助科技独立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互联网的发展和科技手段的介入也生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
三、翻转课堂在实践中的问题
在美国林地公园高中(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学生在家里通过观看事先录制好的短视频完成课堂新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更多地组织答疑、讨论和研究等互动活动。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是将辅导资料做成视频放在YouTube上面。以上两种教学模式,都是教师把在教室中讲解的知识录制成了视频,这样只是改变了讲课的场地,本质上还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仍然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没有给予即时反馈和评价。
在山东杜郎口中学,学生课前使用导学案预习课程内容,课上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点拨。学生课前使用的导学案,相当于学生自己学习的课本,这种方式更适合于数学等有公式的理科课程。如果只通过书面上学习英语,没有输出上的训练,将会导致学生不会运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哑巴英语”。
不管是林地高中和可汗学院的视频授课,还是杜郎口中学的导学案授课,这两类教学模式无一例外地都体现了学生不会自学、教师不会翻转这两大问题。
1.学生不会自学
学习是一项师生互动的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主讲,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变为了一个被动的学习者,缺乏主观能动性的、系统的、科学的自学能力。视频和导学案这样的自学材料是单向的、静态的、缺乏自学能力的学生很难实现自学成果。语言的学习要求输入与输出并行,学习者要通过模仿习得新的语言要素,然后通过理解记忆及内化输出所学的语言要素。这个过程要求学习者自己有目标、有步骤的切分并抓取新的语素,并且不断被鼓励去尝试输出,然后根据得到的反馈去纠正和固化输出。中国学生,尤其是低龄阶段的学生,不懂得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很难坚持自学。
巧口英语翻转课堂体系的关键是线上的“大声说英语”课程(以下简称“线上课程”)。该课程有明确的周一至周五每天的学习任务分配,充分照顾到语言输入时对于“重复率”的要求。学生按照该计划学习,能够把握正确的学习节奏,从而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并且,线上课程利用先进的语音识别技术为学生的语音输出及时打分反馈,并鼓励引导学生做出高频的、正确的尝试。这些设计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是适合学生自学的课程。
此外,使用视频及导学案这两类教学模式,教师不了解学生的自学能力,很难跟踪学生的自学情况。巧口线上学习产品后台会生成个人学习数据报告,教师可以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数据。
2.教师不会翻转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知识通灵者,有话语霸权。翻转课堂模式要求教师转变自身角色,从主讲者和操作者变为指导、组织和协调者。教师的角色变得更重要,不仅要在课堂上选择合适的、引人入胜的教学活动,而且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教师很难完全理解并接受这种大的改变。即使实行了翻转课堂的教师,也因一时难以抛弃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教法而把翻转课堂做成了“空有其表”的状态。除此之外,由于翻转课堂上强调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问题,但教师很难去跟踪学生自学的情况,所以无法高效的利用课堂时间去解决实质性的问题,无法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策略。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翻转课堂模式在中国的实践中受阻。
巧口翻转课堂体系就解决了以上问题。首先,线上课程为教师们提供了详细的学生学习数据,通过监测和分析数据教师可以掌握学生自学情况,随时调整策略指导学习过程。其次,巧口翻转课堂体系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场景规范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标准动作。教师从大量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按照标准动作去安排翻转课堂上的课堂活动,保证翻转效果,升级做教练和导师。
四、巧口翻转课堂体系及实践
1.巧口翻转课堂体系
本杰明•布鲁姆在其发表的《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中提出,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包括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类,按照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顺序排列,最简单的认知技能是对知识的回顾,最复杂的认知技能是对观点的价值做出评判。这是一个学生从接触知识到内化吸收的自然规律,任何课堂组织形式都要遵循这个规律。
(1)课前部分
巧口翻转课堂体系中,第一层级记忆和第二层级理解,是巧口翻转课堂体系的课前部分。周一至周五学生、家长、教师三方各司其职。学生使用巧口APP线上学习课程,家长监督学生的练习情况,并拍下视频分享学习成果。教师有基础指导、拓展指导和数据分析三大任务。
基础指导部分的核心就是教师发布数据截图来点评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周内的学习任务。拓展指导部分,教师针对本课相关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数据分析部分,教师通过查看后台数据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2)课中部分
巧口翻转课堂体系中,第三层级运用、第四层级解读和第五层级评价,是巧口翻转课堂体系的课中部分。课中是翻转课堂的重心,要完成知识的“运用”、“解读”和“评价”,包括回顾总结、课堂活动、学习激励三大部分。
回顾总结部分,教师针对上一次面授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此外,教师也针对学生本周学习数据进行总结与分析。
课堂活动部分,包括单词和单句师生互动,基础角色扮演,分组场景置换角色扮演,知识点提炼与拓展四个教学活动。单词和单句师生互动,学生进行单词发音练习,检测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和运用。基础角色扮演可以采用以下三种组合形式:小组组合、一对一组合、师生组合。分组场景置换角色扮演,教师设置场景,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检测学生对对话及句子或句型的理解。知识点提炼与拓展,教师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提炼语法点,拓展单词、语法点以及文化知识等。
学习激励部分,教师总结本次课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在线下认真学习课程,为下次上课做好准备。
(3)课后部分
巧口翻转课堂体系中,第六层级创新,是巧口翻转课堂体系的课后部分。学生使用巧口大声说的配套练习册,既完成了读写练习,又提高了应试能力。家长要针对学生练习册的使用情况给教师以反馈。
2.巧口翻转课堂体系的实践
巧口翻转课堂体系不仅适用于大班型的教学,也适用于一对一的小班教学。我们将从巧口翻转课堂体系出发,来解读巧口翻转课堂体系在任丘乐学学校一对一课程中的实践。河北省任丘市乐学学校,位于任丘市华北油田东风社区金融服务中心三层,是国家批准的正规学校。学生周一到周五在家里使用巧口APP学习线上课程,周末到乐学学校进行面授。
(1)课前部分
周一至周五学生在家里学习线上课程。教师登陆巧口班级管理页面,查询学生学习时长、班级排行榜,截图并发送到微信群中,以便学生和家长了解学习情况。
此外,教师每天会在微信群中发送线上学习任务——每日一句和每日一词,即音标拼读和发音解析的语音、拼读规则的语音、每日一句的录音。每日一句,教师按照学生学习级别选择线上课程的课文。每日一词,教师会酌情选择线上课程中学生学过的单词。学生接收到线上学习任务后,把练习的语音发送到微信群中,教师逐条听取后给予点评。
(2)课中部分
学生每周到乐学学校一次,与教师进行一对一的面授辅导。
回顾总结部分,教师不打开线上课程,用英译汉或汉译英的方式提问学生几个该课的重点单词,教师快速掌握学生周内的学习情况。
课堂活动部分,教师打开线上课程中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读一遍单词。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检验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发现并解决学生在线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单词互动结束后,教师打开对话卡片,让学生认读对话。对话里面的重点句子,教师用英译汉或汉译英的方式来考察学生是否理解该句的意思,确保学生不仅仅是模仿和背诵对话,教师会进行句子拓展,让学生造句。在学生认读对话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对话内容的理解。经过单词单句和对话的练习后,教师录制学生展示视频,指出学生在录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布置下周学习任务。
学习激励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录制视频等任务获取积分,用来兑换礼品。
(3)课后部分
教师把一对一面授课中,学生反复出现的问题记录在《巧口英语学员成长记录表》上,并留课后作业。
任丘乐学学校在实践巧口翻转课堂体系的过程中,证实了这是一种最有效、最高效的教学模式,并且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一致好评。
结语
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翻转课堂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不会自学、教师不会翻转,是这一教学模式无法达到最佳课堂效果的主要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巧口翻转课堂体系。从巧口翻转课堂体系在河北省任丘市乐学学校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巧口翻转课堂体系是一种最有效、最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证明了巧口翻转课堂体系的合理性。从周一到周五,每天15分钟少量多次的学习模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保证每天持续输入量的同时,也保证了复习的频次,做到知识的重复性输入和复习巩固。家长监督学习录制展示视频,教师监督鼓励学生保证周内自学效果。面授课上,教师进行回顾总结、答疑和角色扮演。课后,学生完成读写练习,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与现代移动应用手段结合的巧口翻转课堂体系,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探索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
[1]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1.
[2] Baker.J. W.The Classroom Flip:Using Web Course Management Tools to Become the Guide by the Side[A].J.A.Chambers.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llege Teaching and Learning[C].Florida US:Florida Community College at Jacksonville,2000.9-17.
[3]The Flipped Classroom:Online Instruction at Home Frees Class for Learning,Education[EB/OL].2013-03-15. http://educationnext.org/ fi les/ednext_20121_BTucker.pdf.
[4]Bergmann J.&Sams A.Why Flipped Classroom are Here to Stay[EB/OL].[2012-10-13].http://www.edweek.org/tm/ articles/2012/06/12/fp_bergmann_sams.html,2012-06-12.
[5]杜悦.寻找更高效益的“翻转”方式[EB/OL].http://paper.jyb.cn/ zgjyb/html/2015-04/29/content_434659.htm?div=-1,2015-04-29.
[6]潘涌. 基 础教育改革的最新“中国案例”——杜郎口课堂改革的经验、价值、问题和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31-139.
[7]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01):105-112.
[8]杜月蕾.任务型英语教学法浅析[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8,7(4):34-38.
[9]马志强,孔丽丽,曾宁.国内近十年混合式学习研究趋势分析——基于2005-2015教育技术领域学位论文[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06):73-81.
本文系高培生、牟红参与指导;张冬立、丁冉参与调研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