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形阅读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6-03-04赵晓芬
赵晓芬
(浙江省兰溪市城南初中 浙江兰溪 321100)
原形阅读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赵晓芬
(浙江省兰溪市城南初中 浙江兰溪 321100)
语文阅读讲学处在语文教育中的关键位置,教学成效影响到整个语文教学的水平,但是阅读教育具有老师主体地位太过强势,教学方式灵活度偏低等情况。原形阅读理论作为依靠心理学认知角度衍生出的阅读思想,将原形阅读理论和中学阅读教学统一在一起,研究这个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措施,在增加阅读教育成效,培育学生语文整体素质上具有显著作用。
原形阅读理论 运用措施 语文阅读 教学效果
大家都知道,语文教育以阅读为主,旨在促进语文能力的有效提升。语文阅读教育一直处在语文教育中的关键地位,其成效怎样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语文教育的水平,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使之积极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等均有较大的影响。作为语文阅读教育中依靠心理学认知角度产生的原形阅读理论,在培育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水平上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加强学生自我感受、实践、研究语文整体素质上,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一、原形阅读理论的重点
1.文本性
语文阅读教学由书本、学生、老师三个要素组成,这三个要素均决定了语文教育的课堂成效。现阶段,语文教育中的教材处在课本的关键位置,文章的阅读教育属于语文教学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原形圆度理论显示,文章属于语文书本的基本内容,其阅读联系存在无限开放性[1]。文章本身包括了所有叫作课文内部系统,包括课文的各类教材平台就是课文外部结构。原形阅读理论重点研究以文章资料进入短时记忆结构为立足点,以阅读个体得到预计的阅读成效,进而充实和专变其长时极易结构保存为终点。所以,原形阅读理论的立足点与落脚点均是文章的文本属性。
2.流动性
原形阅读理论的重要工作是探究同学在课堂阅读时的思维活动状态。同学的阅读形态有许多种类,最普遍的就是针对一篇新文本,他们首先会浏览完这一文章,并掌握文本内容,优势碰到生僻字词,将翻阅词典一直读下去,默读之后,学生将会大声朗读以此,深入体验作者的情感与想法[2]。同学的阅读思维沿着作者文思流动的趋势而流动。所以,原形阅读理论是借助思维流动而出现的,同时作者文思流动对学生思维也表现出强势促进的特征。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育现状研究
1.老师主体地位太过强势
现阶段,很多老师的陈旧教学思想制约着阅读教学的发展,部分老师受到考试的重压,难以实现课堂以同学为主的观念,基本上以“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变成被动的接受者,学习积极性无法被完全调动起来,更无法做到素质教学提倡的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2.教学措施灵活度偏低
许多老师偏重讲解,缩短同学“读”的时间;注重教学方式技巧,忽略情感体会;重视预设、忽略生成;注重课内、忽略课外[3]。如此一来,导致阅读越少纷呈,多了寡味。这不但和有弊端的中考制度、不健全的学校考核模式息息相关,还和老师自身水平不足等密切相关。
三、原形阅读理论的运用措施
原形阅读理论强化学习主体的自主体验和主动探究的语文学习实践,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意味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摒弃照本宣科的教法,而且要摒弃直接把教师的研究成果讲授给学生的教法[4]。比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是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灌输给学生,而在原型阅读理论中,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体验和探索文本内容并对其深入理解,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而理想的目标是逐步摆脱教师的引导,建构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探究方法,进而获取自己的创造性见解。因此,必须改变教师越俎代庖的状况,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主动选择、主动构建、主动创造的空间和可能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地感知、学习、理解、提高,实现自我超越。
1.字、词教育的措施
汉子是由音、形、义有效结合为一体的文字,生字生词的讲学要使用好该特征。思维一直从问题入手,问题属于语文课展示教材的重要手段,学生在遇到一篇文章时,首先需做的事情就是阅读文本的语言文字[5]。先由文字入手,再到具体的词义,然后连词成句,在该基础上对课文通篇展开初步了解,所以,中学时期的语文阅读讲学一定要坚持做好字词教学任务,语文老师特别要具有汉字形旁与声旁的识读水平,进而把字词教育规划的生动形象,让学生对新的生字生词记忆深刻。
2.课文局部和整体分析的策略
(1)根据原形阅读理论对读文思维的二分性研究,课文分析是建立在学生语感基础之上的,一个学生对文字的语感好,那么对该种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能力就强。所以作为教学任务的承担者,在一堂堂语文阅读的教学设计中要将语感培养贯穿在全部语文阅读教学之中[6]。根据原形阅读理论,阅读印象具有语感趋同性,所以熟读课文应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首要策略。原形阅读是培养学生良好书面语感的极为有效的途径。就此来看,学生通过从课文中汲取语言文字及其表达规律,包括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情感,依靠这些营养促进自己的语感不断生长。这是用原形阅读理论指导语文教学时必须强调的一个重要策略。在原形阅读印象的语感趋同性被揭示后,指导学生用各种方式熟读经典课文成为中学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
(2)课文分析的基本策略就是贴近学生的读文思维。根据原形阅读理论对读文思维的二分性研究,我们要抓住课文分析项目的要点,包括:一是基于原形阅读思维为主的重点字和词的释义、课文内容概括、段落划分与层次大意、中心思想概括;二是基于超原形阅读思维为主的语言文字运用技巧分析、文句的关联性和语境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与人文价值评析。
3.阅读鉴赏水平提高的措施
新课改对中学生语文教育提出“进一步提升鉴赏文学著作的水平”的要求,这一鉴赏水平是创新性的超原形阅读理论,其重点依靠读者个体拥有的文本外知识参照系统与对文本自身的理解,鉴赏出文章美的地方,妙在何处,让学生得到美妙的感受。因为鉴赏并非是阅读各种文本所一定要做的工作,所以其有时会被隔离在以阅读、研究、理解为目标的基础阅读教育以外[7]。近几年,伴随中学语文阅读教育日益发展,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水平不断成为老师在教育中的关键点,文章鉴赏变成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水平,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通过原形阅读理论来分析文学课本鉴赏的措施,前提是不得脱离文章的实际操作,实际操作重点有:首先尊重个体鉴赏特征。鉴赏能力的提高不得进行整齐划一,有价值的是鉴赏人员自身独到的品味与见解,应尊重个性的差异与审美兴趣的千差万别。其次是丰富鉴赏手段与教学模式。当前的文学文本鉴赏教育已经积累了许多鉴赏措施,例如情景教学模式、比较异同方式、评估得失手段等,模式也多元化,例如组织学习小组研究、师生对话教育等。伴随时代的进步,现在能够使用新产生的网络媒体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组织微信学习群,有效借助网络与同学课余时间,建立学习的系统,把语文阅读教育引入到同学的生活中。简而言之,语文阅读教育中文学课本的鉴赏手段需要百花齐放,唯有如此,方可让学生对文本鉴赏产生兴趣。接着是拓展同学的阅读面,建立阅读课和组织名著阅读、经典影视文本鉴赏等活动,倡导自主探究。需逐渐培养同学的阅读实践水平,由此方可开发同学潜力,展现学生自我理念。
作为一种原创性思维,将这个理论和中学语文阅读教育融合在一起,针对深入研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水平、充实同学的知识内容、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具有关键作用。
[1]马莹,张媛媛.原形阅读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3):43-45.
[2]龚一鑫.“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与策略——以小学语文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6(18):246-247.
[3]杜青霞,曾毅.中学语文鲁迅作品“两极阅读”现象及解决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3):49-50.
[4]黄莺.加涅信息加工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基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09):41-42.
[5]蒯秀丽.对话理论下阅读教学中教师文本解读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0):246+248.
[6]成小娟,张文兰,李宝.电子书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研究——基于学习成效金字塔理论的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1-9.
[7]何惠英.PIRLS阅读能力在《大自然的启示》教学中的提升[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05):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