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2016-03-0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情感

葵 花

(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宗加镇第一完全小学 青海海西州 816102)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葵 花

(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宗加镇第一完全小学 青海海西州 816102)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感教育是一种感性的,抽象的教育方法,其没有固定化、模式化的教育过程,主要以渲染、影响、渗透为主。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促进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提升个性品质,凸显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将情感与认知视为一个整体,在各个教学环节交叉融合,才能真正形成合力,让学生在情知共育中实现数学综合素质的持续、和谐发展。

教学理念 师生关系 教学效率

情感教学,顾名思义是指教师在结合学生实际特点的基础之上,对教材中一切可用的情感教育因素进行挖掘,并通过这一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力量,使其始终处于最佳的情绪状态,进而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具体知识的学习中去。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实施情感教育可以有很多好的教学切入点,可以采取的教学模式也十分多样。教师要善于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能力水平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的组织与设计。这不仅会让教学过程的效用更好的发挥,情感教育的辅助作用也能够更透彻地得到体现,这才是真正高效的教学模式所在。[1]

一、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现如今,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应当对自身做出一些调整:实时地学习先进和合理的数学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式、全面理解学生、研究和整理教材、进行教学活动、深入地研究科学教学。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教师队伍,就要具备几方面的条件:首先,增加对新教学观念的培训项目,培训的内容应当包括教学观念和方式等。切实让教师转变其传统思想,着重关注学生情感成长的作用,并研究一套系统的教学方式,综合提升教师的能力。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独立思考和教学的观念,应当同其他教师一起交流教学之中的各类问题和解决方案,一起研究充分利用数学情感策略的方式。最后,加强教师对全面的教学资料的吸收。在理解了不同的教学材料之后,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情况,提出更适合自身教学的方案。[2]

二、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改善师生关系

在新课改的前提下,师生关系应当转变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和谐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对待学生的方式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和谐、合理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时常同学生交流。合理的师生关系应当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应该位于一个同等的地位,教师应该摒弃以往发令者的身份,更多地考慮到学生的心理,进而与学生交流得到反馈,以对教学做出合理的调整;教师还可以激励学生发表自己对教学活动的建议,促进教师将教学活动安排得更加合理和有魅力。生活上,教师可以和学生建立良师益友的关系,帮助学生一起解决生活上的难题。学习中,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个体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应不定期地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的学习想法。同时,在情感方面开导学生,将每一个学生都看作完全平等的个体。通过各类语言上或者表情上的方法鼓舞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在学生犯错时给出合适的批评。[3]

三、充分认识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很多事物与活动都存在着数学;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观察、實验、归纳、类比、推断的机会,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和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背景,适时介绍一些当代科技的数学应用、著名数学家事迹、经典案例、数学故事、数学名著等,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感情。

四、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如何将情感因素加以注重,从而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水平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主体性特点进行教学,保持对学生的尊重,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教学模式,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在讲课时,运用委婉的语调,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使学生感受到重视,从而有动力学习。并且,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需与学生生活习惯有机结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相交和平行现象,并给予学生思考空间,从而真正实现师生的交流与课堂的活跃。教师在学生争先恐后回答完问题时,还需借机总结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特征与性质,让学生拥有成就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真正魅力。

五、构建自主活动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新形势下,“以人为本”的原则成为教学改革的宗旨,教师需要将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组织各类数学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教师亦可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独立进行实践与探索,教师则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鼓励师生、生生之间的密切交流。此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利用情感因素为学生建立自信心,从而保障学生独立实践最后顺利完成。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现有材料制作自己眼中的平行四边形,通过结合小组讨论意见,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进行总结归纳。

六、及时评价学习效果,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是现實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及时对师生教与学的状况做出价值判断和量化评估,而且对课堂教学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同时,及时对学生的成功给予表扬和肯定,能使学生增强信心,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状态.评价能促进和激励学生学习.通过有效评价,能有效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务必做到全面和公正,还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只有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结构的调整,以此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才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才能把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1]龚元敏.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6.

[2]黄秀华.有关情感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

[3]宋美环.初中数学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情感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