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

2016-03-04陈庆梅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卓越探究语文

陈庆梅

(重庆市第七十一中学 重庆 400030)

创建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

陈庆梅

(重庆市第七十一中学 重庆 400030)

本论文探讨了自沙坪坝区实施“学本式卓越课堂”教学探究以来我在语文教学上的尝试与心得,在自学、互学、展学的小组合作课堂模式开展以来感受到的课堂活力与学生的进步,为进一步顺利推行学本式卓越课堂研究积累经验,进一步营造合作和谐的语文学习氛围,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 学本式卓越课堂 小组合作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这就是说要顺应学生的实际和需求进行教学,课堂应呈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生态环境,而不应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正襟危坐地听的沉寂局面。我区推行的学本式卓越课堂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认识、情感、兴趣、动机和潜能的发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我的语文教学在学本式卓越课堂改革的洪流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

一、语文课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想动起来、愿意动起来

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必须受到老师的关爱,要面向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敢“动”,连最差的同学也敢于积极参与到学习小组的活动中,打破学霸独霸课堂的局面。

课堂是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师生共同活动才平衡,教师独霸课堂本身就是不正常的、是失衡。课堂是在教学中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理解、真诚交流,民主平等、宽松宽容,充满活力,关系融洽、心情愉悦,诱发学生产生快乐情绪,引起学生产生相应情感,并把这种感情推移到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中,在课堂上积极动起来,个个跃跃欲试,个个踊跃争先,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2]

二、以“小组活动”为载体,优化课堂教学方式,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于动起来

合作探究教学是多向交流和综合交流的有机结合。合作探究教学一般以四至六人组为单位,采用小组互助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合作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取长补短,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合作等优良品质。[3]

几年来,我们施行的小组合作探究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成功尝试,通过学生的自学、互学,展学,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小组的研讨环节,他们把自学时的问题带到小组合作的时候来讨论、来共同解决,智慧的碰撞,互助的温暖,彼此的提高,学生尝到了甜头,学生的小组合作真正调动了全体学生,真正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能力。能力强的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能提高他们概括、交流等方面的能力,能力稍弱些的学生也能弥补平时课堂上的不足,通过倾听、动手、质疑,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真正弄懂当堂所学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教育最注重以人教人。”我们的小组合作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和提供相互诱发、相互冲击、相互补充的智慧碰撞机会,合作探究过程中的争论和共鸣,会不断产生学有主见、思有创意的亮点。

三、学本式卓越课堂中,老师作为引导者,以生为本,注重体验,创建课堂与学生本真生活的“超级链接”

实际上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很大程度来源于生活积累,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其积累知识、丰富知识。比如督促学生阅读报刊,关注社会热点,走出教室,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理解社会现象和知识,通过实践获得新的看法和思想。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让学生充分体验。譬如首先精心设计导语,使学生“心动”。“心动”是指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产生一种探索答案、奥妙的欲望。因为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第一道工序”,犹如一把锤,恰当地敲到了点子上,就等于敲开了学生的心门,就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神奇功效。其次是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好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使学生“脑动”。无论是自学的问题还是课堂合作探究的问题都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整合,学以致用,有利于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可以说,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比如八年级上的朱自清的《背影》就可辅以体验。现实生活中,父母或亲人的关爱,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抚慰的话语,都体现着温馨的爱,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自己本真的感受去阅读课文,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背影”所体现的父爱。父亲在家境惨淡、颠沛流离的情况下执意要送已经成人的儿子上学,还步履蹒跚艰难地为儿子买橘子。这与许多家庭节衣缩食给买学习资料、与许多父母不辞辛劳接送孩子上学、嘘寒问暖何等相似!

我们语文老师以学生为本,把文中的情景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真实情景“超级链接”起来,“背影”所传达的父爱怎能不激起学生感情的浪花、产生强烈的共鸣呢?以生为本的卓越课堂模式的尝试,让更多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充分体验成功,感受到学习乐趣,这就是学本式卓越课堂蓬勃的生命力所在。

每一个人都有对成功的渴望。当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绩,得到老师的肯定、赞许时,他们兴高采烈,动力无限;反之,如果他们屡屡碰壁,则兴致索然。成功,像一支兴奋剂,让学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励他们积极进取。

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一些由浅到难的问题,让不同发展的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当学生学有所获,取得进步时,我给予表扬、鼓励。在卓越课堂探究的三年多时间里,每学期,我都要向同学们、家长们展示学生的优良习作、优秀作品,例如书法作品、手抄报、读书笔记、学生的作文集等等,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学生从中得到心理上满足,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在学生合作中进步、班级和谐发展。

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孩子真情洋溢的世界,还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让课堂成为成长的家园,那么,在语文课上,我们听到的将是琅琅的读书声,看到的将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喜人景象,感受到的将是课堂旺盛的生命活力。

[1]胡晓风; 〈〈陶行知教育文集》;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7-1-1出版

[2]刘家访; 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何英文;合作学习在薄弱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猜你喜欢

卓越探究语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卓越之梦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