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2016-03-04尤露
尤 露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关坝小学 重庆 400800)
浅谈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尤 露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关坝小学 重庆 400800)
体育锻炼对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代的教育环境下,我认为体育教学不仅仅应该关注到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同时更加需要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关注到学生的价值观念的情况,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有效的帮助,所以现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进行帮助学生进行身体方面的锻炼以外,还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进行整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全面的帮助。
小学体育 德育教育 整合方法 思考建议
在现代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科学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因此教师就必须要在现代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改进,针对现代教学实际情况,积极地引入现代教学思想,解决好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积极地进行探索,在实践的过程中尝试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只有这样的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小学体育教育,才能够真正的满足现代课程改革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
一、渗透德育要以学生为本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学生才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引领者。我们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根据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不同的德育内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要来制定思想品德教育的环节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渗透实施,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品质。[1]
二、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
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锻炼的机会。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学生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2]
三、情景体验渗透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对教学情景的体验,激发以前运动基础上的快乐体验,通过回忆、表象、联想等暗示,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教学中,不断地给予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必须加上教师、学生互相鼓励和欣赏。加深体悟的最好做法是:男女同学不要清一色的划分界限,可以分在一个小组内,有时会产生独到的效果,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才能的舞台。在课内,教师必须让学生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在课堂上给学生”评议权”(包括自评与他评、发表感受、提出建议、表扬与欣赏);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下的表演,在全班学习的基础上,更多地倾向于个别体验、对组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讨论、游戏比赛、表演展示等有机学习组合。教师对一些典型的创意,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鼓励和赞扬。当然,体悟是主体的亲历,主体从体验中获得丰富的内心感受,不只是对运动体验的快感,还包括和同伴之间合作的心灵和谐体验,比赛扣人心弦的刺激与胜利的畅然等等,有的体验是可以直接言说的,有的则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四、为人师表、做好表率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要求调整传统课堂下的师生关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通过科学的课堂设计和教师的个人教学能力实现对学生的影响。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和个人的学习能力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他们的言行举止更多的受周边的人、事的影响更多。在学校,小学生往往把自己的老师作为自己学习和努力的目标。因此,我们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据此,我们小学体育教师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一定要做到为人师表、做好表率。
为人师表、做好表率,首先,要求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在教学岗位上教师一方面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和管理水平。
五、在体育游戏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首先,在娱乐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大家都知道小学生喜欢体育,更喜欢体育游戏,体育游戏有着很好的教育内容。比如:在学习《投掷》的时候,我们拿一些关于毒品、害虫、网吧的图片让学生拿小沙布或自制纸团来进行投掷,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教师讲解害虫、毒品、网吧的危害性,教育学生爱护环境、远离香烟、远离网吧、拒绝毒品。
其次,在竞争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小学生喜欢游戏,更多的喜欢竞争类的游戏,在比赛中我们要教育学生团结一致,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品质。比如结合教材,学生在做《迎面接力》的游戏的时候,有些同学跑得快,有些同学跑得慢,或者棒没有交接好掉在地上,结果输掉了,这时埋怨声便来了:“你怎么跑得那么慢,都是你跑得那么慢才输了,都是你没把棒交好掉在地上,让我们输了”在这埋怨声中,那些跑得慢的学生,或者棒没交接好的学生便委屈的哭了,这时教师要对那些提出批评的学生给予指正,对跑得慢,棒没交接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信心。要让学生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别人能够做的自己也一定能够行的。通过像这类的游戏很好的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要在落实学科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需求,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真正做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们未来的成长和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使学生最终成人成才。
[1]吴翠玲.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1).
[2]赵俊芳.德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思想工作论坛,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