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研究与探讨

2016-03-04向春燕高小凤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数学知识教材

向春燕 高小凤

(重庆酉阳县五福乡中心小学 重庆酉阳 409811)

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研究与探讨

向春燕 高小凤

(重庆酉阳县五福乡中心小学 重庆酉阳 409811)

新教材的根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制定教材内容,并提倡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能使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紧扣教材重点、难点,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通过对小学五年级人教版实验教材内容的探索实验,总结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具体措施。

小学数学 教材内容 应用意识 实践能力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精神保障,科学的教育就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而实现教育的根本就是信息资源。小学生正处于形成自我思维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教育,必须认真选定教材,同时深入研究其教材内容的实用性,所以,老师通常可以选用学生们喜爱的教材内容,激发其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构成系统的思维体系。而科学地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促进学生张扬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过程。小学阶段是自我思维形成最为关键的阶段,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有着一定的针对性,教材选择上应该尽可能地符合他们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他们对知识进行学习。下面,将借助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实验,对相关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进行归纳、总结。[1]

一、教材分析

五年级的数学实验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有了新的突破,它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思想和原则为指导,实现了将教材内容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儿童年龄特征等的结合,体现了独有的内涵和特性。因此,五年级的实验教材内容丰富,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教育,鼓励算法多样化,重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开放性教学理念。同时,除了教材内容有所改变外,还有以下几个特点:[2]

1.完善了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编排,实现了计算数学的改革,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2.更新简易方程的教学安排,重视研究和实践,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3.以丰富的内容形式展现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加强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加强学生对统计的认识,并培养他们以数学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将素质教育融入到数学教材的内容中,利用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本册五年级的数学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二、主要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中,尤其是针对小学生来说,更应该在过程中进行互动,因为这样可以排除学生心里对教师的恐惧,让他们真正对教师进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课前还应该对教材进行充分备课,根据自身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的思维还不是很健全,也就无法真正意识到团队的力量,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这样不但可以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相互配合,还可以为他们以后进入社会后的社会交际提供良好的保障。

1.课堂教学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每一位数学老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与教学的引导者,为了认真贯彻新课标制定的教学目标,我们必须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与实践的主要场所,完善实践教学,通过知识教学,融入更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充分开展素质教育,以作为实现下一步数学教育的思想基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2.精心备课

老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教材内容了解通透,并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的整合教学信息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为老师,课前要认真备课,课后要仔细回顾、反思,及时纠正有错漏的地方。做到因材施教,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以此为参考资料,做针对性的教学,此外,多参加研讨会,总结经验,加强交流,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质量也是具有积极的作用的。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努力培养合作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二者相互促进,才能提升教学水平,而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与老师合作的重要性,也要让他们了解到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也是很关键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去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花更多的心思去关心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断更新学习模式,在感受到学习数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时,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体系可以让老师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鼓励他们认真学习,认真思考,同时,也是老师改进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作为老师,应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关心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保证学生能良好地掌握课堂知识,促进教学的发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5.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时时处处有数学。通过学生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能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搭建合作平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达到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1]葛敏辉.对人教版课标小字数字戴验教材的实践思考[J].教法改革纵横.2004.(28).

[2]吕琦.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内容的实践与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09.(33).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数学知识教材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