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的渗透

2016-03-0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德育班级

冉 茂

(重庆市云阳县云阳镇庙中小学 重庆 404501)

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的渗透

冉 茂

(重庆市云阳县云阳镇庙中小学 重庆 404501)

如今,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尤其是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这一块,小学班主任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是目前的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学的时候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德育教学进行了详细探讨,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实效性的对策,希望能够给所有的小学班主任提供一定的教学依据,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德育渗透

一直以来我国对教育事业十分重视,希望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因此十分强调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小学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待人处事和良好思想品德养成的关键时候。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当重视这一点,加强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让他们既能够学习到书本上的知识,又能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1]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观念落后

多年来,小学教师教学以传授书本知识为教学重心,教师对学生德育培养缺乏足够的认识,不仅如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观念落后,对于小学生的道德教育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说教。实际上,道德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认识、情感、意志、行为,通过说教的方式仅仅是让学生认识到了道德,但是学生并不一定会采取道德行为,所以,想要提高小学生道德教育工作实效性,必须改变传统的说教。[2]

2.小学班主任德育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班主任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其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虽然集体主义教育、“五讲”“四美”等受到了小学班主任的重视,但是21世纪,是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是信息不断更新的时代,而小学班主任在道德教育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内容陈旧,缺乏创新,仅仅是停留在德育的表面上,难以达到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能力的目的。

3.小学班主任德育理论水平较低

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学校,学生接触班主任的时间是最多的。因此,老师的言行举止以及教育方式的好坏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平时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以及处理事情的方式就可以分析出来班主任的德育理论水平。目前,我国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缺乏较高的德育理论水平,也不能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没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道德培育,这些因素大大阻碍了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的渗透措施

1.班主任营造平等和谐的班级环境

一直以来,我国的小学教育始终都是以班主任为教育主体,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出小学生在年龄上特有的好奇心和主动性,而且在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道巨大的障碍,学生在面对班主任的时候时刻处于防备状态,使得教育效果不佳,许多小学生对学校、学习失去兴趣。如果在班主任管理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关系,就必须从现在开始营造平等的氛围,用心的去了解学生,和学生进行沟通,充分认识到小学生所具有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时间,班主任都必须以小学生为教育主体,尊重小学生的话语权和思考权,把握小学生的心理动向,消除小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隔阂,带给学生亲切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2.做到言传身教,提高自身修养

小学老师应该加强自身专业水平的修养,如果想培养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孩子就应当做到言传身教,不断审视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给学生打造出适宜的教学环境,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为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及时的采取正确的方法去纠正,而不是一味责骂,教育工作者们不能固步自封甚至沉迷于传统的教育方式中,我们应不断充实自我,积极汲取新鲜知识,摄取新颖观点,尽最大的努力在最大程度上为学生打造一个畅所欲言、平等学习的平台,让孩子敢于敞开心扉。摒弃老旧的观念意识和惯性思维,老师们不仅可以走进小孩子的内心世界,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支持,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对于小学生德育的培养,需要老师的耐心和爱心,只有真正和孩子成为小伙伴,才能去影响到他们,成为他们的榜样。另外,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忽视了小学德育的培养,有的老师只是在乎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习惯的培养。课堂教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实现有效的教学课堂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于此同时,我们要学会在课堂上教会孩子什么是善恶美丑,让孩子养成优良的传统美德,力求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改变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学校这个环境,实现真正有效的传统美德教育。

3.开展有趣的德育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德育活动,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如果将思想品德教育与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能够很好的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孩子也会乐于接受。例如:可以开展一些主题活动,让孩子以某个主题进行表演或者演讲,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接受教育。而且,通过表演,可以让孩子在活动中充分的展现自己的优点,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不仅如此,学校还可以举行一些竞赛活动,既可以是知识性竞赛,也可以是体育类竞赛。由于小学生喜欢吸引小伙伴的注意,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己,我们可以通过绘画、体育竞赛、歌唱等竞赛活动,充分的让孩子在比赛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让他们明白辛苦、勤奋、团结合作等,通过竞赛活动,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和发现孩子的潜能。老师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引导孩子,将知识传授给孩子。最后,学校还可以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三月份的时候可以组织学雷锋活动,给学生布置学雷锋做好事的任务,然后让学生回来相互分享做好事的心得,孩子们就可以在分享中相互学习;九月份重阳节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慰问老人,让孩子学会尊老爱幼的良好美德。通过一系列的德育时间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学生的品德行为是逐渐发展的,由于小学生受到社会的影响较小,因此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通过有意识的、有计划、有安排的教学引导,学生的品德发展就很容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人才。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面貌就是我国未来的面貌,因此,把好小学生德育关,事关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未来。

[1]凌世华.“从众心理”积极作用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06)

[2]戎丹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体会[J].西部素质教育.2017(07)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德育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四小怪”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不称心的新班级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