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2016-03-0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浅谈有效性目标

罗 刚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关坝小学 重庆 40080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罗 刚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关坝小学 重庆 400800)

小学数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学生的接受能力可能会出现问题。教师就必须要通过科学的方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更好地掌握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积极有效的帮助,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思考如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提升建议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关键,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量比较大,但是数学学习的时间有限,就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有教师的引导,因此课堂学习至关重要,但是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可能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教师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在实践的过程中思考如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因为理论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仍然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调整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本班级的学生能够真正的得到成长和发展。[1]

一、把握适当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需要把握适当的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效益的概括,是教师教学的起始和结束,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此外,教学目标还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和课下准备时,需要围绕如何完成教学目标这一中心来开展。这就需要教师吃透教材,高效的了解和掌握教材的内容,能够把握好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还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设定和把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保障教学质量。例如,我经常会在教学之前具体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从各个方面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做到深入了解本节课所涉及的课内外知识,从而设定一个能够被学生接受和认可的教学目标。[2]

二、鼓励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数学的教学指的是整个的教学活动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各种类型的互动过程。仅仅是依赖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记忆知识,虽然短时间会有着鲜明的效果,但是时间一长,遗忘的会更加迅速。大量的实验和现实证明,只有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所获得的知识,才会印象更加深刻,记忆更加久远。需要注意的是,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反反复复的记忆或者强化的过程,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理解和掌握的过程。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为学生传授知识,还需要为学生做出指导,帮助学生形成对于知识的体系构建。

三、注重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我们分析教学目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能起到指导教学的作用。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为了使教学目标能在整个过程中起指导作用,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把握好以下要求:

第一:教学目标尽可能用清晰明确的语言陈述,既便于教师理解,也便于具体运用,避免用含糊的语言陈述目标,以免不同的人对目标产生不同的理解。

第二,教学目标要陈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的变化,如行为变化和情感变化,避免用”教师行为”代替”学生行为”,造成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不确定。

四、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平台,学生应尊敬老师,教师也应尊重学生。教师尊重学生就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以赞赏,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宽容学生的问题,给以改进的机会。对于问题学生,尤其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一定要立场公正,处理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奖惩分明,是非分明,不包庇成绩好的,对成绩差的不要有偏见,即注意这种“一好遮百丑”“一丑遮百好”的心理。

五、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乐学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没有参与就没有教学。如果学生没有意愿,教师花再多的工夫也是枉然,正如西方一句俗语所言:“你只能牵马到水边,但不能保证它一定饮水”,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普遍关注的一大课题。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策略很多,归结起来实质不外两个字,那就是要“吸引”学生。一是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学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二是设疑问难,激发兴趣。新课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况,新颖的教学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手段,教师系统、准确、抑扬顿挫地讲解等都可以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直接兴趣。

六、注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

学生学习数学就要进行思考,启迪思维、发展智能,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作为一节数学课,在滚滚而来的改革浪潮中,该坚守的是什么?应该是学生的数学思考。教师不仅要使每个学生在数学课上积极地参与外显的活动,更要关注他们通过观察、分类、抽象、概括、推理与交流等思维等环节实现“外显”与“内隐”的结合。

总之,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同时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辛守龙.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J].杂文月刊:学术版,2015(6):42.

[2]陈红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4(21):136.

[3]王俊敏.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2):139.

猜你喜欢

浅谈有效性目标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浅谈ICP-MS的使用与保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为诗浅谈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我们的目标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