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校本教材开发
2016-03-04李胜敏
李胜敏
(重庆市黔江区中塘乡中心小学校 重庆 409015)
浅析小学数学校本教材开发
李胜敏
(重庆市黔江区中塘乡中心小学校 重庆 409015)
加强小学数学校本教材开发工作对于推进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当前我国小学校本教材开发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改进校本教材开发方式,创新小学数学校本教材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对此高度重视。
小学数学 校本教材 开发策略
一、小学数学校本教材开发背景
传统的数学教学由于受应试观念的影响,忽视了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缺乏社会理想的人文关怀。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了只重视数学的知识、思维的追求,缺少的是人文的熏陶,更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教学显然与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急需加紧小学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以培养更多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二、校本教材开发的目标
努力做到校本教材的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体系,进一步优化学校的教材结构,使校本教材建设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新的增长点。通过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实施,增强校本教材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增强教材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通过校本教材开发实施的研究与实践,努力使全体教师全面把握校本教材改革的精神实质;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参与校本教材的开发实施,形成一支校本教材开发实施的积极分子和骨干队伍,促进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1]
三、校本教材开发的主要问题
1.急功近利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校本教材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师们对校本教材的认识不够全面和理性,部分教师未能摆正心态,急功近利,过于看重校本教材的最终成果。这使得教师忽视了教材质量,东拼西凑,校本教材缺乏系统性,教学的内容、难易程度都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内容,在21世纪教育背景下,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开发校本教材。[2]
2.教师的开发能力较低
校本教材的开发对教师的开发能力要求较高,然而受到传统思维习惯以及工作方法的影响,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师在校本教材开发方面的能力普遍较弱。不少数学教师思想僵化,习惯了传统教材的思维方式,在开发新的校本教材时缺乏创新能力,千篇一律的内容导致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部分数学教师在开发校本教材时未能紧密结合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及国家课程内容,对教学内容缺乏深入的理解,校本教材开发难以与时代接轨。除此之外,有的教师自身综合素养以及专业技能较差,在开发校本教材过程中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遇到问题时喜欢推卸责任,校本教材开发面临较大的挑战。
四、关于小学数学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
1.对教材进行删减、补充、拓展
小学教师应当对教材中的陈旧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增补新知识,因为随着时代的前进,我国的国力不断在发展,社会也在发展,教材中的一些知识显得与时代不是那么贴切,对此教师就有必要对其进行删减并适当补充相应的新知识,让小学数学教材具有更多时代特征。另外,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拓展练习内容,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长方形相关知识时,校本教材的开发可以为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实践做出一定的改变,通过设置练习内容让学生去实地测量校园中的方形草地面积,让学生在实践中熟练掌握数学知识。最后,小学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要注重对知识广度与深度的拓展。具体而言,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了解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拓展知识,拓展的知识内容既要与学生所学的知识紧密联系,同时还要有所深入,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锻炼。当然,校本教材的开发要联系实际,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拓展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收获。[3]
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育必须在理念上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校本教材的开发要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主动地获得知识、主动地发现规律,主动地形成健康的人格。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发校本教材时应当多采用对话、学生对话等形式来讲述学生思考的方法过程,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产生迫切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校本教材的开发要围绕学生的发展进行,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
3.校本教材的开发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的决定活动效益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包括学习态度、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毅力和性格等。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定向、调节、维持、强化的作用,使智力因素不断发展,成为学习掌握知识的原动力和前提。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学工作者尤其要注意教材内容、安排与学生的发展紧密结合,在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促使学生成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4.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化相结合
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校本教材开发时注重对教材的合理改编,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教学内容原型并进行合理改编,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校本教材应多引入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方便学生的理解和吸收,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米、分米以及厘米的概念时,校本教材中可以安排一些简便易于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实地测量教室内的桌椅、文具等物品。
结语
小学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备受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新课改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有了较大的突破。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加强小学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深入探究校本教材开发工作,努力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鲜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1]金文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与校本教材的关系[J].引文版:教育科学, 2015(13):227-227.
[2]吴良标.小学数学教材校本化实施策略例谈[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4(11):10-11.
[3]黎灿明, 毕旺兴.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研发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探究[J].教育信息技术, 2013(z1):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