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管理班级有效策略
2016-03-04索朗旺堆
索朗旺堆
(西藏日喀则市岗巴县完全小学 西藏日喀则 857000)
浅析管理班级有效策略
索朗旺堆
(西藏日喀则市岗巴县完全小学 西藏日喀则 857000)
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直接关系到集体内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对学生起着重要作用。小学生年龄尚小,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学习观形成的初始阶段,班集体的健康向上与否将对他们的一生起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班级 管理 集体 自信心 热爱 德育 家长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荣誉送给老师,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待。它既强调教师在工作中对学生精神的塑造和智力的开发,也肯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活动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维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之自尊火花,真实地发挥教师的职责性能,帮助他们学会自尊,使他们在生活和生产中逐步做到自强、自爱、自律,教师正确地培养孩子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核心。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充满信任,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及各种教育活动的得力助手,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将本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体会表述如下:
一、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从心理角度看,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已经基本成熟,但还有待完善。他们特别重视人格尊严,对自尊心方面的问题也十分敏感,而且自尊心非常脆弱,所以,教师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这是让学生理解师爱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不注意这一点,无论你对他们的爱多么深,多么切,他们也无法理解。 不要讽剌挖苦孩子,应积极鼓励,适当赞扬或给予奖励,使孩子在自豪中建立自尊。不少小学生争强好胜,有上进心,并且希望得到成人的赞许,但由于年纪小,难免出现错误或做事情不如大人意。对此,家长不能过多责备孩子,而应抓住其微小进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使他们克服不足,让他们在不断的进步中增强自尊心。不要对孩子冷漠和厌烦,应该给孩子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孩子在满足之中建立自尊。孩子爱表现自己,喜欢做事,更喜欢成功,成人不要怕烦怕脏,让孩子退缩一角,而应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机会,施展他们的才华,并用爱抚的微笑、诚恳的赞许,鼓励孩子进步。这样不但使孩子增强了自信心,还可以培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二、情感教育,建设温暖的班集体
在班级管理中,必须重视情感教育。首先,教师要以真挚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真情。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长辈的依赖性比较强,从我现在所教的一年级的学生身上就能看出来,在课间活动的时候,有些孩子就常把老师叫成妈妈。如果老师能以父母般的温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去看,去说,去学,同时在这种父母般的情感中渗透说理教育,做到情理交融,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使学生在获得道德认识的同时,充分享受参与学习、活动后的愉快和满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其次,正确运用爱去感染学生。教师的爱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真诚地爱护学生。所以,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用全身心的爱关心学生,学生就能从自己亲身感受到的爱护和关怀中,学会如何去关心别人,如何为他人着想,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各种关系,形成班级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建设好的班风。所谓心理相容,即要使教师的教育工作能在学生身上产生效应,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人。教师和学生要有共同的目的要求,要有融洽的情感,要互相信任和理解。师生心理相容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就有了情感的沟通,就会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接受教育就有了情感的基础。
三、树立服务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他们的行为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机。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如何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呢?如何让这些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个良好的开端呢?我想,空头说教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热心地引导。
四、讲究教育艺术,科学开展工作
进行恰当的表扬和批评。幽默大师马克·吐温曾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每位学生都喜欢被人赞扬,特别是后进生,他们最需要表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作为老师如果能够多发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能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知道他的每一点一滴的进步老师都注意到了,老师每时每刻都在关心着自己,就会感到班集体的温暖,从而增强自信心。当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除了恰当运用赞扬外也要恰当地进行批评。批评前要认真调查研究,搞清基本事实。批评时做到内容不失真实,语气不失委婉,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教育学生的前提,批评中要使学生感到"面子"没丢尽,老师的严中还有爱。教师中肯而又切合实际的批评也会成为激发学生进一步努力的动力。
五、争取家长配合,运用家校联系的新途径
家庭是孕育小学生个性品质雏形的地方。家长的言谈举止,文化情趣,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校教育的目的、要求,及时地向家长作宣传,把家长看成班级管理的生力军,充分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不断总结、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好做法、好经验。主要方式有家庭访问,召开家长会,开展一日对外开放活动,电话联络,聘请班级校外辅导员等等。在这方面,教师的积极主动,更能赢得家长的陪护、支持,达到事半功倍。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是为了培养人、教育人。家校教育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补充,方能形成教育的合力,产生1+1>2的教育效果。
总之,我觉得班主任要充满关爱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从关爱与理解出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每一位学生,不能抱着与学生斗的心理,要有个健康的心态对待学生,班主任不能过分自尊,要适时放下架子,要以平等心对待学生,要走近学生的心灵,与学生交朋友,要能将心比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我们敢说,敢于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在爱的教育管理下,一个个学习标兵如雨后春笋般的破土而出,一张张纯真笑脸如雨后山花般烂漫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