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

2016-03-0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小学生教材音乐

冯 艺

(江西湖口县第四小学 江西湖口 332500)

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

冯 艺

(江西湖口县第四小学 江西湖口 332500)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学目标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和记忆,而是突出小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会主动学习和探究。为此,小学音乐教师应该革新思维,创新教学模式,做到及时反思,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本文中,笔者在一定的实践调查后,总结分析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情况下探究了一些优化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对策,希望能提升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质量和学习效率。

优化 小学音乐教学 学习效果 策略 教学质量

一、革新音乐教学理念,创造性的利用和认知小学音乐教材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下,教师的教学方法略显陈旧,教学的内容更多的依附于教材。但是教材往往是全国版本或者是省上统一的版本,是整齐划一的,但是由于区域的限制,每一个地方的学生情况是不一样的,这样就造成教材教学和学生学习之间的矛盾。在新课改之后,一线的小学音乐教学对教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这一教学实际情况的变化和需要,小学音乐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依据音乐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适当的拓展教学内容,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小学音乐教材的编写者,应树立新的教材观,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全力做到教材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发展需要,不让教材内容流于形式化和程序化,而作为教学一线的小学音乐教师来说,在使用教材的时候,应该以小学生为中心,在了解小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整合教材,把繁琐的知识化零为整,变抽象为具体,让教师去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和不是让教材牵着老师的思路往前走,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才是高质量的。[1]

二、恰当的期望值定位,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生天性使然,在学习上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都有待改善,所以教师应该正确的定位期望值,不要总以成年人的眼光和要求去看待孩子们,在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有一些问题表现也是正常的,需要教师给与引导和正确的评价就可以了,切勿严厉批评,强加指责。小学生生活阅历肤浅,对自身行为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盲区,为此,教师在期望值的定位上要做到恰如其分,不宜过高。在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的表现和对学生的态度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如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和蔼可亲的,对学生是缓缓引入,一步一步的慢慢指导的,对他们的要求是恰如其分的,学生就感觉到课堂比较轻松和谐,那么学习的热情就会更加的浓厚。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极高,学生会感受到莫大的压力,他们就会对老师抱有怨言,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敷衍了事,师生之间会逐渐的疏远、有隔阂,甚至产生一定的矛盾,这样对课堂教学适得其反。小学生有自身的学习心理和接受能力,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就应该尊重小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建立恰当的期望值。小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为此在日常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的利用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三、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引发学生的共鸣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态度往往受到学习兴趣的影响,而学习兴趣的激发需要教师优化教学过程,整合教学内容,在课堂导入的时候针对内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课堂导入作为音乐课程的开始阶段,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是非常重要的,一堂课的导入如果非常精彩的话,就会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欲望。对于小学音乐课程的导入设计来说,采取的方法是非常多的,至于采取何种方法需要依据学情和教学内容来定。目前,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较为经常采用的音乐课堂导入方法有:视频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歌曲导入法、设问导入法、直接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

四、巧用学生的思考和质疑,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及时教师之前有教学设计,每一个教学程序也是严格按照教学规律一一制定。小学音乐课堂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知识的受众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好奇、疑惑和疑问,往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意外事件”。特别是对于低段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小学生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他们对新知识和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他们会毫无掩饰的抛出自己的问题,或许问题是异想天开,天马行空,又或者是无厘头的。面对着学生的质疑和疑问,教师千万不要采取打压态势,一定要尊重他们,和他们一起探究,有可能还会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见长,茅塞顿开。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问题坦然处之,不但可以构建和谐课堂,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升。[2]

五、巧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授课,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生对于不感兴趣的问题,他们很难给与关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偏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兴趣是吸引他们学习的东西。多媒体以图像、动画、声音等优势,全方位的给与学生多角度的感官刺激,也使得课堂由静态变成动态,优化了教学过程,提升了教学效果。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音乐知识,特别是乐理知识往往又是抽象化和理论化的,要想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必须采取一定的对策简化音乐知识和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实现知识的转化。如在学习《愉快的梦》这首两声部的合唱歌曲时,小学生不了解相关的理论性知识,对分声部歌曲不甚了解,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如果老师仅从理论性的角度去讲授技巧和知识,学生也多数是一知半解,甚至听不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转变了这种情况,可以在学生演唱时做到声部和谐、音高、节奏准确,教师可以将高低声部用不同颜色显示在屏幕上,并且用“音频解霸”分别录制两个声部的伴奏,这样学生就能一清二楚了了解整个演唱的过程,及存在的问题,方便教师开展针对性的指导,这样肯定会大大的提升教学质量。

[1]陈丽.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质量[J].教育教学研究,2012(12)

[2]李蔓绮.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最优化初探[J].音乐时空,2014(09)

猜你喜欢

小学生教材音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圣诞音乐路
音乐
我是小学生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