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
2016-03-04金秀萍
金秀萍
(内蒙古包头市昆区包钢实验中学 内蒙古包头 014010)
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
金秀萍
(内蒙古包头市昆区包钢实验中学 内蒙古包头 014010)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迎合时代创新教育要求,针对性的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利用微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指导学生直观的理解理论知识,并且锻炼思维的创新力和想象力,为未来深层系统知识的学习积累下扎实的基础。本文对初中语文微课教学法有效运用策略进行了简要论述。
微课 初中语文 应用 策略 分析
引言
微课是创新教育理念不断深化发展后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将微课有效运用到初中语文课堂,可以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阶段性需求制作微课件,在课件中充分的融入新鲜元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的求知心理和探索欲望,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双向发展。
一、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微课是一种微型的教学课件,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对一些理论知识点进行直观表述,同时具有课件简短,内容丰富等特点。语文教师及时的转变教学思想,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控制课堂教学节奏,巧妙的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对知识内容产生深入探究的想法,从而有效的优化了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微课件的设计需要教师充分的解读教材知识点,并且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性总结,在微课件中突出一些趣味性元素,通过视频的播放,使学生能够直接的获取到知识点信息,同时实现知识的强化记忆。教师在设计微课课件的时候,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创建单元式、主题式的课件内容,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实现课堂的动态化转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启发,为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奠定下稳固的基础[1]。
微课时间一般可以设定在10分钟左右,在这一时间段内充分的调动学生思维的创新力和想象力,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利用微课教学,将学生难以理念的文本知识转变成趣味性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指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并且探究过程中掌握到正确的学习技巧,从而获取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把握文章中心思想,为作文写作积累下丰富的文本素材。
二、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1.促进预习的有效性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微课来提升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微课由于其视频播放带来的直观效果,能让许多文学中的形象变得具体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而且微视频能将知识点压缩在一个简短的视频里,而且将一个大的知识点细化成许多的小知识点,使得课程内容的讲解变得很有针对性,学生学习的目标也容易得到确立。例如,在讲解《苏州园林》这一课,文章里有许多描述苏州园林里许多景观的细节,但是学生往往很难通过文字想象出园林的具体式样,很难对里面的景象产生一个直观的印象。不足的是课本中也没有配苏州园林的景观样貌的插图,根本不能满足广大教师的教学要求。为了让学生能以一个游览者的角度观赏到苏州园林的设计特点,我在课前给学生提前发了一个关于《苏州园林》微课,让他们课后去学习跟进。这个微课的内容包括了苏州园林中一些亭台的布局、门窗的设计、远近景的层次等,在视频图画的搭配下,配以教师音频进行解说和介绍,从视觉和听觉等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体验。这样学生能在快速的预习过程中,深刻地了解到课程的内容,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由于其具备视频学习的可移动的特点,不受时间、空间、地点的局限性,具有随时、随地的特点。学生可以将视频下载到一个移动端进行课后的学习,这样能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在语文的教学中存在许多课外知识的延伸,教师无法在课堂进行过于深刻的讲解,学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进行课外知识的补充,将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中来。一般这种微课的资源,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免费的教学资源,甚至可以利用简单易学的视频录制软件自己录制[2]。例如,在指导《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时,当教学到学生去分析课文中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时,我会先在课堂上进行几个实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语句基本的阅读技巧和划分技巧。同时,在课堂的后半段给学生布置了课外的学习任务,例如将一些类似的句型的讲解组织录制成一个微课,让学生课后去进行观看学习,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学生在学习完视频以后,我会要求他们做一个微视频的学习笔记,以便于我及时了解他们课后自主学习的情况,实时掌握他们的学习状态。
3.指导学生把握题意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许多学生往往觉得课文的阅读十分费劲,他们将课文从头看到尾也难以理清楚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没有在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至于读不懂文章。借助微课,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教学问题,将课程教学内容中的人、事、物或者景象,结合它们内在的联系,真实、具体的以视频播放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大意,从而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主旨。例如,我在教学《生命》一课时,我在微课中插入了三段隐喻性很强的小动画的视频片段,这三个片段分别是:一只柔弱的蝴蝶扇动翅膀在人类宽大的手中挣扎;岩缝中一粒蒲公英的种子在奋力地冲破外壳祈求发芽;人的心脏在胸脯中跳动的声音。在正式进入课堂的教学以前,我让学生先看完这段视频,让他们用言语来描绘在这三段小动画视频中的食物,以及谈谈自己的感受和领悟,最后才开始讲解课程的内容。这段微课视频的播放,很好的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联想和自身的感悟中体会了文章的主旨,从而积极主动的对文本的情感内容进行体验,迅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内涵。
结语
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微课的运用和教师的讲解可以互为补充,利用微课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微课的运用给师生之间创造了一个比较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堂之上老师和学生的互动,积极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1]刘惠泳.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中旬),2015,11
[2]周文仙.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天地,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