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2016-03-04王畅

现代教育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外语作文

王畅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4)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王畅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4)

作为衡量外语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写作不应只参照传统教学模式下词汇与语法的标准,还要言之有物、立意新颖,更要具有思辨意识。否则,学生将一直处于被动写作的状态,真正意义上的能力培养亦无从谈起。为此,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写作教师要革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双语交际能力与文化思维能力,以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加快英语写作教学与课程改革的步伐。

高校 英语专业 思辨能力 写作课程

一、 问题的提出

(一)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端

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中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巨大挑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很难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特别是很多专业英语考试的应试规律性,让学生早已习惯于考试前背诵大量范文,考试中将范文的模板结构甚至是约定俗成的套话生搬硬套到作文中去。长此以往,写作,这门本来应该充满新奇与想象的创造性活动成为倍受学生轻视甚至抵触的课程。

(二)思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文秋芳和周燕指出:“外语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外语专业后,学习过程中更多依赖记忆、模仿、背诵、复述,很少从事复杂的、富有挑战性的思维活动。因此他们的思维能力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这就不可能得到足够的训练和发展。”[1]若在在命题作文与非命题作文之间进行比较,大部分学生认为前者更容易操作,而面对自由命题、没有任何限制和约定的写作任务时,学生们经常会茫然不知所措。外语专业学生思辨意识的缺失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在观念上强调的是外语的工具性而忽视外语的人文性。外语学习的结果不但是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更是思维方式的拓展、价值观念的重组和人格结构的重塑”[2]。思维方式的拓展需要学生打破非对即错、一个原因对应一个结果、一个问题对应一种解决办法的僵化思维模式,同时形成习惯去质疑对错二分法、尝试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原因和结果、多层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非线性思维模式。这样才能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相一致。为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等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语言技能训练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因此,任务型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即为了写作而写作、规定学生进行大量写作练习的模式不会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训练只有在一定思辨能力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否则言之无物,写得再多也只是陈腔滥调、没有新意。

二、思辨能力的培养

(一) 革新教学理念与写作评判标准

思辨能力的培养与创新思维的训练密不可分。创新思维应该是多变、反定向、发散性思维,这不应仅仅针对学生群体而言,英语专业教师也应该具备创新思维与思辨意识。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中有关于教师队伍思想观念转变的陈述,要求教师妥善处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关系,把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放在首位。同时,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视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常情况下,在英语写作课堂上,教师是主体,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写作技巧,因为写作活动的主观性决定了写作教学必须让学生有章可循。然而,由于学生长期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就会习惯于一味地听从教师的指导,很难在写作课堂上找到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就要求英语专业教师尽快革新写作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创新与冒险的精神。外语写作的能力会因写作的意义而发展[3],所以外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让学生清楚写作的意义。当学生意识到能够用富有创造性及个性特征的语言实现多种写作目的时,其成就感会逐渐增强,从而使写作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得到增强。

对于英语专业教师来说,写作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历来颇受争议。有的教师强调词汇的灵活和创新应用,有的强调语法的准确使用,有的强调写作语篇的逻辑性,有的强调写作目的的实现,等等。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不同会直接影响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判,反过来,教师的评判又会持续向学生传递有关学习过程中侧重点的信号。因此,是否应该一一点评作文中出现的错误已成为困扰英语写作教师的一大难题。Truscott (1996)认为,教师修改学生作文中的错误没有好处,甚至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具有相反的效果[4]。但是,针对这种侧重宏观效果的整体性作文评判标准也不乏反对的意见。

事实上,汇总写作测试的形式,英语写作评判标准主要有主要特征标准(primary trait scale)、整体性标准(holistic scale)与分析性标准(analytic scales)三种。主要特征标准的指导思想是考察学生是否能根据规定的体裁要求,比如说服性、解释性、介绍性等,尽可能实现写作目的。根据这种标准设定的写作任务会为学生提供非常详细的任务描写,包括主要修辞特征(比如邀请函、推荐信、商务信函等)、对写作结果的预期(比如要求学生用礼貌并委婉的语言写一封邀请函,或者用符合国际商务交流礼仪的语言完成一封商务抱怨信等)以及详细的评分标准。例如Lloyd-Jones (1977)列举的主要特征评判标准[5]中有一项关于动词时态的评分标准如下:时态不统一不得分;如果不是正文主要内容,同时使用现在时态与过去时态的得1分;针对写作具体内容能够准确应用过去时态的得2分;能够应用虚拟语气对现在以及过去情况进行虚拟描写的得3分。尽管这种写作测试的结果能够提供关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多方面信息,但是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层面上看却不值得提倡。因为这样包揽式的任务描写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而且很多时候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不一定像教师预想的那样,但是每次思考之后学生都会有所收获,且思考的结果没有对错之分,唯一的差别是学生是否暂时偏离了思维运行的常规轨道。

如果英语写作教师过于关注学生写作语篇中微观层面的信息,比如拼写、词汇、语法等,就会产生一大批只看重拼写是否准确、词汇量是否够大、语法是否准确从而忽视语义逻辑构建的写作者。这就进一步说明了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将生僻的词汇熟练地应用到作文中去,但是整个语篇给人的感觉却是不知所云;有的作文中几乎找不到一个语法错误,但是却没有一句话能够打动读者;有的文章中充满了表达深刻的句子,但是整体的逻辑语义关系却含糊不清的症结所在。所以,真正的写作能力不能简单地与语法能力、词汇能力划等号。水平高的作者将写作视为灵活的没有任何限制的活动,并将写作任务的本质与要求视为复杂的过程[6]。

整体性标准是一种综合性评分标准,强调的是写作的宏观效果。教师会根据对文章的总体印象给出一个对应的分数,因此不会对文章中具体的错误进行修改。这种评分标准与印象评分(general impression marking)不同的是后者比较主观而前者会明确提出客观的评分标准。TOEFL考试的作文标准遵照的就是整体性标准。这种标准根据写作中的优点打分,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写作中的长处而非不足之处,因为内容、结构与语法层面的理想掌控也不能保证逻辑的合理呈现。如果是为了TOEFL这种应试考试,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指导学生在作文的内容、结构以及语法方面进行大量练习。相对于主要特征标准,整体性标准下学生自主创造的空间会更大一些。虽然在作文的结构与语法上很难进行思辨练习,但在内容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反复的深度思考。Cumming(1990)指出,大部分写作者会用30%的时间思考作文的主旨,而熟练的写作者会用60%的时间思考跟语言表达以及主旨想关联的内容[7]。可见深度思考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构思宏观层面的结构、模式、逻辑关系等。虽然字斟句酌很重要,但前提是学生得具有谋篇布局的基本能力。

分析性标准构架下,教师会根据学生写作结果不同方面的表现给出相应成绩,最后将各个方面的成绩汇总。以Jacobs(1981)等为代表,学生作文的五个方面将成为评分的参照:内容、结构、词汇、语言使用与技巧(mechanics)[8]。按百分制计算,分数划分的比例为:内容占据首要位置(30分),语言使用次之(25分),结构与词汇并列排在第三位(各20分),最后是技巧(5分)。 此种方法能够提供关于学生写作能力的诊断性信息,测评结果的信度也是三种标准里最高的。这对英语写作教师的启发是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群体的阶段性发展特点将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比如词汇教学法、内容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因材施教、与时俱进才能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培养英汉双语交际能力与文化思维能力

交际能力[9](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最早是由Hymes 于1972年提出的。作为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作交际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小到词汇句法大到文章的切题性、论点的明确性、篇章的连贯性以及说理的透彻性,每一个方面的能力都不是学生短时间内能够培养和发展起来的。Canale和Swain(1980)提出交际能力应该由语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与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组成[10]。不容质疑,学生的写作交际能力的全面发展与上述四种能力中的任何一种能力的发展都是分不开的。一篇优秀的学生作文应该做到准确地道地应用英语语法;符合写作任务的背景和语境要求;熟练应用写作技巧,比如修辞手段、衔接与连贯手段等;顺利实现写作目的。

首先,英语的写作能力与其汉语以及英语的思维能力密不可分。语言约束思维,思维在影响语言表达模式的同时又丰富语言,而阅读将成为丰富语言与思维的最便捷手段。阅读时,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是能动的思考者,而对阅读信息接受程度的不同本身就说明阅读是个思辨的过程。正如文秋芳所言,创新型英语人才首先是合格的英语人才,然后必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11]。换言之,英语是基础,宽广的知识结构是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在确保外语专业技能训练课的前提下,开设一定数量的中文课,以弥补学生在汉语写作方面的不足。事实上,擅长用母语写作的人也会擅长用外语写作[12]。当然,一些与文学、社会政治、经济、金融、贸易等相关的中文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来开设,但是课堂上的阅读量毕竟有限,引导学生将课外自主学习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知识面狭窄、思维僵化的问题。所以,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认识到,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课外双语阅读亦不容忽视,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的不同思维策略将有助于学生发展为独立的学习者。

其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鉴别和抵制汉语对英语写作过程的负迁移作用。这种负迁移可以渗透到语言、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等诸多领域。比如受汉语的影响,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结构上并列而语义上从属的小句关系,直接影响到语篇语义的连贯;汉语推崇的是集体主义价值观而英语崇尚的是个人主义价值观,具体反映到写作语篇中就会有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当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时候,在致谢一项中除了论文的主要指导教师的名字,还会出现大学四年各个科目教师的名字以示尊重和感谢。同样的内容如果让一位英语外教来审阅会被认为是与毕业论文不相干、多余的信息。然而,抵制汉语的负迁移作用并不意味着全面否定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思维习惯,而且掌握两种语言表达的规律性和思维模式的特点会成为丰富学生写作的有益资源而不是障碍。扬长避短,带着鉴赏的眼光去分析和应用两种语言和思维模式才是恰当的做法。一篇完全脱离汉语元素的英语作文不必有多深刻,但是一篇能将汉语与英语不同语言、文化、思维元素自然融合在一起的英语作文一定是内容丰富且构思独特的优秀作品。

最后,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有关英语写作的基本知识。增强宏观与微观的连贯意识,创建多层级的连贯性表达方式。在课堂上多提供一些关于构建语篇连贯性的反面例子,以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导致语言表达不连贯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应该明白什么是误导性的词汇语法、缺少证明性阐释、缺少段落中心句、混乱的小句逻辑关系等。针对这些常见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活动,比如小组讨论、找主题句、写摘要、句子排序、逻辑语义关系重建等。在英语写作课堂上,当教师不再一味地讲解课本上的写作技巧和纯理论,学生能够以独立的思考者身份广泛参与课堂活动时,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将得到改变,学生在写作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得以凸显,写作课程将成为一门挑战与实效并存的名副其实的技能训练课。

三、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将需要更多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外语人才。写作能力作为复合型人才基本专业技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地位不容小觑。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只重视词汇和语法的写作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辨能力。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的危机意识,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基础和能力差异不断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活动,有的放矢,努力将英语写作课堂塑造成充满创新、批判以及想象的思维殿堂。另一方面,具有思辨氛围的英语写作课堂也要求学生能够克服保守的僵化思想,广泛阅读拓宽写作视野;同时要培养其对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由被动接收者变为主动学习者。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与思辨能力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要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转变观念,向着理想的目标共同努力,成功指日可待。

[1] 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5):76-80.

[2] 张福勇.浅谈21世纪我国高校外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外语研究,2004(6): 60-63.

[3] Zamel, V.Writing: The process of discovering meaning[J]. TESOL Quarterly, 1982(16):195-209.

[4] Truscott, J.The case against grammar correction in L2 writing classes[J]. Language Learning, 1996(2):327-369.

[5] Lloyd-Jones, R.Primary trait scoring[A].In C.R.Cooper and L.Odell(eds.), Evaluating writing[C].NY: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1996: 33-69.

[6] Victori, M.An analysis of writing knowledge in EFL composing: A case study of two effective and two less effective writers[J]. System, 1999(27): 537-555.

[7] Cumming, A.Expertise in evaluating second language composition[J]. Language Testing, 1990(7):31-51.

[8] Jacobson,H., Zinkgraf, S., Wormuth,D., Hartfiel, V.and Hughey, J.Testing EFL composition: A practical approach[M].MA: Newbury House, 1981.

[9] Hymes, 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A].In J.Pride and A.Holmes (eds.), Sociolinguistics[C].NY: Penguin, 1972: 269-293.

[10] Canale, M.and Swain, M.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0(1): 1-41.

[11] 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 国外外语教学, 2002(4):12-17.

[12] Skibniewski, L.and Skibniewska,M.Experimental study: The writing process of intermediate/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in their foreign and native languages[J]. Studia Anglica Posnaniensia, 1986(3): 142-163.

(责任编辑:赵淑梅)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alytical Writing Abilities of English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Chang

(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24,China)

As a most important index of the overall qualities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 writing proficiency the writing class shouldn't just focus on the vocabulary or grammar as before, more emphasis should be given to the content, horizon and analytical thinking of students' writing.Without analytical thinking, students will be passive writers and capacity-building will be difficult.So the teacher should reform his or her teaching idea and cultivate students' bilingual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thinking skill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reform of the English writing and cour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glish major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writing course

G642

A

1005-5843(2016)01-0077-04

10.13980/j.cnki.xdjykx.2016.01.015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外语作文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大山教你学外语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