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的失落与回归
2016-03-04洪涛申芳芳
洪涛,申芳芳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 兰州 730050)
大学精神的失落与回归
洪涛,申芳芳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 兰州 730050)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伴随着大学的诞生、成长和发展历程,承载着大学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特色,凝聚着大学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大学精神代表着大学厚重的文化历史,引领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大学生命力的延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大学精神已渐显失落的危机,需要我们重新直视大学本质,去掉大学的“紧箍咒”,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凝练“高大上”的精神品质,重新锻造大学精神,实现大学精神的原始回归。
大学精神 失落 回归
大学是一个传承、凝聚人类思想和发扬民族观念的机构,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内在灵魂和绵延不绝的内在驱动力。大学与其精神表征着血肉联系,精神之于大学,就犹如血液之于人的肉体。大学只有在精神的凝魂聚气的引领下,才会获得发展壮大的无穷生命力,大学人也才能在充满荆棘的实现自我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中,以精神饱满、乐观自信的姿态勇敢地面对并且坚强地前行。然而,当下大学精神的失落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正如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所言:此时的大学里已经嗅不出精神的气味,而精神恰恰是引导青年进入成熟期的基础,……这时的大学也不过是社会类型的一种翻版[1]。面对大学精神失落危机,需要我们深刻把握大学精神的本真内涵,深入分析大学精神的种种失落的表现,进而提出促成大学精神实质回归的策略。
一、大学精神的时代性解读
大学精神是映射高校历史传统以及特征面貌的精神文化形态,是传承、创造与超越的统一,是有着丰富内涵的历史性概念。
在学术界,关于大学精神的界定众说纷纭,表述不一。到底什么是大学精神?人们更多是从大学理念和价值观念角度来理解的。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对大学精神的注解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按梅贻琦先生的阐释,大学精神是研究高深学问和塑造优质人格的统一,也是传递大学理念和培育价值观的统一。中国矿业大学丁三青教授也认为, “大学精神即大学的人文精神, 就是大学的理念和价值追求, 是所有大学中的人的一般心理状态”[2]。不容否认,理念和精神都是哲学概念,但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亦是如此。一方面,大学精神是在继承和发扬大学理念的历史文化传统内涵的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了大学理念的概念因子,比如说“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就贯穿着“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献身”的理念,“求是的独立精神”就包含着学术自由的理念。大学理念承载着高校的组织文化和办学者的办学思想, 而大学精神属于大学师生的共同精神追求, 是支配大学师生的科学研究与教学行为的精神信念。另一方面,二者的存在场域不同。大学理念更多存在于高校领导层的思想意识中,而大学精神作为群体意识的外显和凝结,广泛存在于大学群体意识思维和外在践行中。
对于大学精神的解读,还有从大学的社会责任方面、大学人对时代精神的体现方面来理解的。无论是从那个角度解读,都离不开一所大学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它的特色内涵。因此,赋予其时代性的解读,才能活化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共性又兼具特性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价值准则、精神追求,是一所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流的驱动下,我们需要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中国梦的历史性任务融入大学的办学过程中,使大学以历史性任务为宏观愿景,以本校的历史文化沉淀精华为基础,办出一所反映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的现代新型大学,发挥大学精神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大学精神凸显国家意志、反映社会理想、彰显师生共同的价值和精神追求,是一所大学的隐性财富,具有导向和规范、凝聚和激励、熏陶和感染的作用。
二、现代大学精神面临失落的危机
自从现代大学诞生以来,大学总是伴随着精神理念发展起来的,是精神性的场所。然而由于古代科举遗风仍未在历史的洪流中消退,极大地影响了现代大学的原生态成长。现代大学仍然没有走出追求权力等级的世俗化价值追求,这背离了一所大学的天然职能和作为社会良心的地位,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被边缘化,也就颠覆了大学之为大学的初衷。一所大学若被国家赋予较高的权力等级,它就有可能荣升为一流大学之位。一流大学已经被异化了,它不是才华横溢、学识出众的大师云集地,不是优秀科研成果的酝酿和诞生地,更不是人才辈出的优秀学子的摇篮。它成为大学之间盲目攀比的权力符号,是从政府那里攫取更多实际利益的资历。这就必然导致现代大学权术多于学术、行政高于学问的畸形发展态势。我国大学自成立之日起就受政府的紧密控制,政治性色彩浓厚,并没有本着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办学理念开拓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成长天地,直至今天还是在政府这个大家长的紧密管束下前行。现代大学已不具备其立身于社会的根本性动力——大学精神。毋庸置疑,这是不利于学术自由、不利于现代大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大学教育最迫切要做的,就是要下大力气改革自上而下的封闭型、政令型的教育管理制度[3],改革课程设置中过多的“政治”成分,进而营造大学学术研究自由和学术民主之风气,唤醒沉睡着、日渐式微的大学精神。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也加快了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繁荣。殊不知,这极大地妨碍了人们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认知和追求,也消解了人们的意义世界。人作为一种意义的存在物,真正具有始源性的是对存在意义和价值的追问,这种追问本身就是人的存在方式。说到底,人的本体论式的存在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存在方式问题。现代性对人的存在方式的重构使得那种本然的和始源性的存在方式变得隐晦不明。然而,由于科学技术的作用,人越来越疏远了“大地”,存在之“谜”从而被遮蔽和搁置了。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人被大地连根拔起”。现代性语境下的大学过于强调功利性,把新型技术开发、为社会创造更多物质财富进而驱动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办学治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导致大学精神的迷失和忘却。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讲:“今人误谓中国过重虚理,专谋以功利机械之事输入,而不图精神之救药,势必至人欲横流,道义沦丧。即求其输诚爱国,且不能得。西国前史,陈迹昭著,可为比鉴也。”现代大学在人文精神缺失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必然是不完整的人,不知自己为何存在、没有思想和追求的机器人。这是现代大学处境的尴尬,也是中国教育体制的悲哀。
大学精神的复兴与回归需要开放性的学术环境,开放性为大学形成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的精神提供了前提性条件。大学精神的核心和主旨就在于对“大”的包容、“多”的吸收和“奇”的接纳,当年蔡元培先生以“兼容并包”作为北京大学的治校理念,成为学界的传奇和一段佳话。这里的“大”内涵丰富,它寓意一所大学具有宽容、包容的品格,能够融科学人文、荟旧学新知的胸怀和气魄。蔡先生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大学是包容各种学问的机关;我们固然要研究各种科学;但不能就此满足,所以研究融贯科学的哲学;但也不能就此满足,所以又研究根据科学而又超绝科学的玄学。”[4]大学只有形成自觉的人文关怀和本着对人文精神的目的性追求,打开自由之窗,畅通各种思想进入大学这个熔炉的渠道,才有可能探究真知,让大学真正成为思想的殿堂、学术的平台,才能够使现代大学担负起“载道”、“传道”之历史使命。现如今,大学的包容精神已被逐渐消解、淡化。即使学校科层制存在诸多弊端, 但学者们不敢发声,直言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因为这会影响一些人既得利益的实现,学者只能在沉默中沉默,没有“爆发”的机会。殊不知,言语的自在本质在于声音的传递,言语的文明本质在自由的表达。没有言语的自由表达和包容不同声音的胸怀和境界,一所大学是不可能获得长久发展的。
黑格尔曾说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庙宇中没有神一样。一所大学若没有了精神,情形同样如此。学术大师的缺位和失语是现代大学教育面临的尴尬。陈寅恪先生曾指出:“今则凡留学生,皆学工程实业,其希幕富贵,不肯用力学问之意则一。而不知实业以科学为根本,不揣其本,而治其末,充其极只成下等之工匠。……而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之学问(谓形而上之学)为根基。”[5]陈寅恪先生独到的见解说出了大学精神之于大学的重要性。但现代大学缺少人文精神的长期熏陶、感染和涵养,境界之超拔、知识之渊博、修养之深厚,人格之卓绝的大师如何产生?这是一个问题。现代大学并不是关起门来搞学术的精神象牙塔,不少教师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大潮影响下,偏离自己的学术立场、价值观,深陷在金钱和地位的诱惑中,学术研究已经不再被视为高尚的精神追求,很少有人把专心致志做真学问当成人生的目标,世俗化的学术环境、低品位的文化素养,着实令人担忧。
三、大学精神回归的策略建构
大学精神的回归,本质上是人的回归,这是教育改革的必然,也是真正的目的。人的回归就是要在存在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存在的依据和价值,并不断丰富自我的存在世界和意义世界。基于对现代大学教育的人文关怀,我们应当建构和培养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又反映学校优良的历史传统特色的大学精神,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紧跟时代的步伐,倾听现实的声音,直面思想的光芒。只有这样,大学精神才能真正复兴和回归。当然,这是一项需要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全方位展开的系统性工程。
1.直观大学本质 ——大学精神回归的基点
哈佛校长福斯特认为,“大学的本质是对过去和未来负有独一无二的责任——而不是完全或哪怕是主要对当下负责”。大学精神如何在现代大学复兴和回归,直观大学本质,这是大学精神回归的基点和关键。古今中外学术界的著名教育家给予不同维度的阐释。“大学是学术共同体,它的品格是独立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这是康德对大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解答。美国教育家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是学问的中心, 致力于保存知识、增进知识, 并在中学之上培养人才。”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绝不是一个充斥着无生命的知识的荒芜之地,它是一个传承人类思想、发扬民族观念的机构。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 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 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大学是用来追求高深学问的所在, 而非为了做官发财。”教育家们对“什么是大学”的表述不一,各有千秋,但都以学术机构这个基础性的概念为核心。那么大学在社会中承担的是什么样的角色?现代大学并不能脱离社会发展主流而谋求进步,它始终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现代大学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它在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中倾听社会的声音,结合社会现实传授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实现大学与社会发展紧密接轨,为社会提供服务、承担社会责任。大学本质上是学术机构,它始终应坚守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立场,不能成为政府的寄生虫,在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 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大学精神的复兴与回归, 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直观大学本质, 准确定位,按照“有灵魂的”的教育理念办学、治校。
2.还大学以自由之身——大学精神回归的前提
大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的相互融合,这构成了现代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但自由无疑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也是基础。这就需要改革长期以来“以官为本”衙门式的僵化管理体制,还原现代大学充分发展的办学自主权。给大学松绑、给教师发声的机会、畅通表达意见的渠道,放大其话语权,才不至于让大学依靠国家赋予的权威滑向学术行政化、世俗化的深渊。要实现现代大学精神的复兴与回归,必须改革大学过分依赖于政府的现状。事实证明,政府对大学管得越多、越紧,学校就会越办越乱,大学在政府“无微不至”的周密安排和关怀下,渐渐失去了创造力。大学没有一双自由丰满的翅膀,它就无法在知识和思想的天空呼吸新鲜的空气,也就不可能在充满荆棘的旅途中克服困难和挫折,进而独立成长。去掉大学“紧箍咒”,首先就是要还大学自由之身,使大学在国家财力的支持下,按照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遵循教育的应然目标和实然现状,在国家依法治国政策的号召下依法治校、自主办学。其次,就是人文化、诗意化、生活化的宽松的学术氛围的营造,使大学真正现代化,真正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智慧的集结地。再次,就是要提升学术委员会的地位,赋予其更多的职能和权力。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目前它在教师职称评定、项目审核方面的权限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小的。培养个性独立、追求创新和卓越的大学人,开展学术研究、培育高精深人才, 就必须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回归的关键
瑞士心理学家丹尼什博士说过:“生活若没有意义和目的, 那就将是极其痛苦的, 令人沮丧的, 有时甚至是不堪忍受的重负。”[6]但当前大学师生物质生活日趋丰富与精神生活空虚低落的失衡局面,很是让人担忧。大学作为传递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精神性场所,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偏废其一,大学精神的复兴与回归都是一句空话。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载体,不只是教学楼、图书馆以及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这类单纯的实体存在, 它表征着一所大学的价值目标、审美意向的物态文化和富有教育内涵的人文环境,有形的建筑蕴含着无形的精神财富。大学精神的复兴与回归需要在大学物质文化建设中,让大学精神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复苏、觉醒。制度文化承载着大学的价值追求,传递着大学的发展理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保障。我们要高度重视制度的力量,依靠制度建设繁荣大学文化,唤醒大学精神,促进校园文化的多层次、多维度发展。校园文化发展,需要运用科学化、人文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坚持继承——创新——发展的本质要求,既不脱离现实,又能融未来发展指向于一身,努力超越现阶段学术行政化、世俗化的倾向,以营造生动活泼、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初级目标,从而使大学人个个有学识之宽度、境界之高度、内涵之深度,使大学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精神之所。
4.凝练“高大上”的精神品质——大学精神回归的内在趋势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要想获得长足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结合自己的历史传统、时代发展的要求,建构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这是一所大学保持旺盛生命力、能够永久驻足于学界的法宝。在现代大学面临诸多危机的形势下,大学应该凝练和铸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全新的“高大上”的精神品质,这是大学精神复兴与回归的内在趋势。“高大上”的精神品质不仅是大学的精神品质,更是内化在每一位大学人的骨子中,并代代相传的优良品格。
所谓“高”,是指大学精神的回归需要站在时代的高度重新审视,以契合时代的方向,培养大学和大学人高远挺拔的境界。所谓“大”,是指要充分挖掘大学的“有容乃大”的胸怀,复兴大学的宽容精神。所谓“上”,是指大学精神的复兴与回归必须“去世俗化”、“去市场化”,以优雅、上位的内涵丰富其精神追求。大学应牢记自己的学术性本质,以免被世俗的氛围笼罩。正如剑桥大学副校长约翰·巴特菲尔德所说: “我们需要经常提高警觉, 以保证大学与工商业之间的相互联系, 不致损害我们的学术水平, 或者导致我们不去认真研究问题。大学必须培养学术自由, 这是大学实力的源泉。”[7]这一指导思想对今天大学精神的回归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要将“高大上”的精神品质渗透在优良校风的建设中,反映在内含学校个性和时代特色的校训中,以及体现在彰显学校风貌的各种教育阵地和资源中。只有这样,大学精神的复兴与回归才有希望成为现实。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56.
[2]丁三青.论大学复兴[J].高等教育研究,2004(3):14-19.
[3]安宝洋.复杂性理论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析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1):23.
[4]于建嵘等:GE声音:我们不谈真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79.
[5]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5.
[6]丹尼什.精神心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7]刘士林.阐释与批判:当代文化消费中的异化与危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袁海军)
On the Lost and Regain of University Spirit
Hong Tao, Shen Fangfang
(LanzhouUniversityofTechnology,Lanzhou,Gansu730050,China)
The spirit is the soul of a university, which is along with the birth,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bears the weight of the university of culture and era characteristics, and embodies the common value pursuit of universiti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iversity spirit represents the messiness' culture history, lead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plays a vital role for the universities' life continuation. However the university spirit is gradually facing the crisis of lost in our country, so it needs us to look into universities' essence, get rid of the “constrain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concise the "tall" spirit of quality and concise university spirit hoping to realize the original regression of university spirit.
university spirit; lost; regain
2015-04-27
洪涛(1974-),男,四川西昌人,硕士,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申芳芳(1991-),女,甘肃兰州人,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
A
1005-5843(2016)01-0050-04
10.13980/j.cnki.xdjykx.2016.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