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及培养方式
2016-03-04章艳
章 艳
(进贤县民和第六小学 江西南昌 331700)
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及培养方式
章 艳
(进贤县民和第六小学 江西南昌 331700)
本文对学生动手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具体的培养方式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在保证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能够促使小学美术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有所提升。
动手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 应用 培养方式
现如今,在教育行业不断改革和创新的形势下,素质教育的概念越来越深入,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学生日后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当前仍然有很多问题存在于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阻碍了小学美术教学的整体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1. 小学美术教学的意识淡薄
在当前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视度仍然不够,其中包括学校、教师以及家长,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或者是家长都认为美术的学习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站在学校的角度上来看,学校一般情况下,比较注重升学率,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生源,促使学校自身的正常运行。在这种形势下,很多学校就会将一些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放在首要位置上,恰恰忽略了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美术教师就会觉得自身的地位与其他主科教师的地位不同,普遍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不仅打击了教师自身的教学积极性,而且促使教学质量也会逐渐下降。
2. 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落后
教学美术教学在当前实施过程中,除了各个方面都其自身投入的关注度不够之外,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太过于落后。很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助研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教学模式,而且能够安于现状,并没有与当前社会时代的整体发展背景进行有效结合,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对学生的实际学习兴趣进行分析和研究。教师认为让学生掌握课本当中的内容,具有一定画画基本技巧就是小学美术的整体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愿意组织学生对课本当中的内容进行学习,照着书本当中的内容进行绘画,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且很容易阻碍学生自身的发展。传统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局限性和单一性,不仅降低了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而且对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方式
1. 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
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需求,能够将小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作为出发点,为学生选择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赏析能力。在美术作品的实际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将美术教学内容与赏析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建立良好了美术观念。在美术教学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选择一些与美术教材内容相符和的赏析作品,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美术作品与自己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3]。另外,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美术能力,美术作品进行加工处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接触美术作品时,能够具有非常强烈的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从学生自身的绘画作品当中选择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让学生共同来欣赏,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能够激发学生自己想要创作的欲望。美术课程的学习并不是一个静态过程,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逐渐意识到美术的魅力。比如在学习《闪光的烟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摄影作品当中选择一些比较优秀、并且符合学生赏析的作品,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烟花。或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能够真正的观看到烟花,在学生对烟花有所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创作属于自己的“烟花”[4]。通过欣赏,在学生自己的脑海当中已经有了印象,教师引导学生将其自身的想象内容落实到笔头上,不仅能够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能够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整体质量。
2. 创设情境促生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教师利用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保持高度的集中。科学合理的情境不仅能够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推动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操作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教学内容,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才能够保证情景创设的合理性、有效性。比如在《童话的小屋》课程内容讲解时,教师可以针对美术教学中“童话”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小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心智发展不是很成熟,对于童话当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融入到情境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段童话故事,将童话性的建筑物描写突出出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联想,通过学生的自主想象来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氛围。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情境当中,独立完成属于自己的童话小屋创作。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具有童话特点的图片,让学生能够受到启发,在自己的动手创作过程中,能够将这些元素融入其中。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表达能力等,促使小学美术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能够提高小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将美术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结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提高其自身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1]廖春钰.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4(24)
[2]钟平.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1)
[3]蔡薇娜.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4(04)
[4]江丽华.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工作[J].成功(教育).2010(03)
章艳(1989-),女,江西进贤人,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士,研究方向:小学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