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活动课在教学中的运用

2016-03-04郭明霞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四边形活动课数学知识

郭明霞

(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吉林长春 130000)

数学活动课在教学中的运用

郭明霞

(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吉林长春 130000)

数学活动课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讲述、游戏、操作、推理计算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课型。

数学活动课 课型 运用

引言

数学活动课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学生应经历一个问题提出、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完整过程。问题提出后,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尽管在操作作中可能会出现“偏差”或走“弯路”,但这对学生的发展而言,是有益的;因为是学生自己尝试的结果,在他们的亲身经历中获取的知识,更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把实践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通过数学活动课,可以使学生从繁重的课堂任务中解脱出来,调节学习情趣,轻松有效地学习;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活动,实现学习参与的全面化;使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得到提高,培养思维的灵敏性、创造性。

一、数学活动课课型

1. 常用的拓宽延伸课

在完成教学指导纲要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外,把课本上的某些内容适当地加深和拓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围绕一个专门的知识疑点、重点、难点,适当加深拓宽,充分发挥数学才能解答一些数学问题。如学习了四边形的中位线知识后,开展了一节关于“四边形各边中点连线所得的四边形与对角线的关系”的活动课。学生通过画图、分析、讨论、总结出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连线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连线的四边形是矩形。在完成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的5个例题后,启发学生对5个题目的解题过程进行类比性反思,出示反思题目:请同学们再看看例题的解题过程,特别要注意在这些过程中相同方法的归纳概括,通过类比反思你能发现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发现这几个题表面虽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却有如下几点相同:⑴它们都有一个实际问题作背景;⑵都用到了方程的知识;⑶都用到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⑷都用到了几何知识。在此基础上老师说:我通过解这几个题的过程的反思与同学们相似,我的反思结论是它们都运用了同一个解题思维策略或同一个解题模式,就是实际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方程化,而列方程的根据正好是刚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这样就把几个例题的思考过程和解题过程统一成了下列模式(板书,并解释每个箭头的意义)通过对5个例题解题后的反思,学生对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了,并对反思的对象和方法有了一些体会。这样就使数学课内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充实,也使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再如遇到求代数式的值这类问题时,最初是运用集中思维,把字母的值直接代入计算解题,但当字母的值很难求出或代入计算很冗繁时,这个方法就有局限性了,随着学习的深入,有必要对学生的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

2. 实际应用课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常要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纯数学知识来解决,这是思维的创造性过程,是思维灵活变化的体现。数学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创造力。

3. 实践操作课——探索、验证

指导学生制作学习用具或操作学习用具,进行实际测量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做一做、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拼一拼、量一量、剪一剪、数一数等具体操作活动,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既能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 故事活动课

结合有关数学知识的教学,通过故事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数学历史、数学知识,增长知识,激发学习热情。数学故事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收集,可由老师讲,也可由学生自己讲。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推理能力,如“棋盘上的学问”、“无理数p” 等有趣的古代数学问题以及古今中外数学家伟大成就及其感人事迹,都可以收入数学活动课,既能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数学活动课的主要特点:

1.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礼物是人人都要的,若能将知识“包装”成“礼物”赠给学生,这对学生来说将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啊。数学活动课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将“知识”包装成“礼物”的过程,它无论是内容安排、组织形式、教学方法都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刺激他们的兴奋点,使知识真正成为孩子们乐意接受的礼物。

2. 体现学生是主体。数学活动课中,从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意识,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更是活动的主人。它摒弃了过去那种教师为主角、优秀学生为配角、大多数学生为听众的传统教学模式。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整个活动过程,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给学生机会,他们往往让人大吃一惊。

3. 实践出真知。数学活动课中,学生应灵活运用学到的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把学与用,动脑与动手,理论与实践和谐地结合起来,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4. 学科整合性。数学活动课中,学生的活动并不局限数学学科知识,它往往需要调动各门学科知识,如动用常识、美术、语文等学科知识和技能,有时甚至超越现有课程知识。活动形式也极具综合型,常常把游戏、竞赛、展示、表演等串连起来。

5. 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人类思维活动最有活力的形式。我国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已是不争的事实,1997年度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朱棣文说:“中国的学校过于强调学生的书本知识和书面应试能力,而对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显得明显不足,美国学生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意,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数学活动课正是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驰骋的天地。

结语

总之,教师要成功地上好一节活动课,必须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主题;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结构,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使学生易于接受;必须充分运用各种教具,通过轻松灵活的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新的提高。

猜你喜欢

四边形活动课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圆锥曲线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动课
四边形逆袭记
4.4 多边形和特殊四边形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