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打造中学美术高效课堂
2016-03-04杨可心
杨可心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素质教育实践学校 辽宁盘锦 124200)
用心打造中学美术高效课堂
杨可心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素质教育实践学校 辽宁盘锦 124200)
中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前苏联教育家、教学论专家,最优化教学理论的代表巴班斯基说:“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同时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那么,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以美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上好课,教师要注意多渠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求知、充分激发自身的多种感觉器官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活跃课堂气氛。我认为,课前的激趣过程是十分重要的,没有课前的激趣活动,就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就不能有效保证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激趣的内容必须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展开,不能为趣而趣,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我采用谈话式的美术小故事引趣,用经典美术作品提问题激趣,还从一些有趣的形象设计开始,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和审美潜能.让他们体验到教材之美。如能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就会收到唯恐聆听之不周,不知铃声之响的效果。 这些活动,都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对学习内容的渴望,教学秩序和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绪高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精讲多练
中学美术每周只有安排1节,一个学期还不到20节,而且现在的美术课(除欣赏课外),资料很多,很多老师生怕学生少学或学生理解不够清楚,在一节课中唠唠叨叨讲个不停。其实美术课教师最多讲话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教师应在这15分钟时间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学生的美术作业只有通过一定的量的增加,才能得到质的提高。把握好教学容量,课堂教学容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数,量过大,学生受不了;量过小,学生吃不饱。因此,在保证完成教材规定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出发,随时调控教学容量。
大家都知道,理论联系实际是许多学科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绘画是用手画出来的,而不是凭嘴说、讲理论就可以完成的。如同学骑车一样,从理论上讲要这样、要那样,说得条条是道,而不去实地操作给大家看,光凭一些空头道理让学生就去骑车,是不能成功的。又比如说在学游泳的时候,教师只是在岸上说该这样做,该那样做,而自己从不下水去给学生做个示范,就让学生下水去游泳,这是很不现实的,学生不但学不会游泳,而且也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同样,美术教学只讲理论而不重视实践,不示范给学生观摹,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做了一个对比实验: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两组,给第一组学生只讲理论不给示范。介绍了素描教学中的“三面五调、三亭五眼”理论。并详细介绍了如何构图、如何造型、如何观察,讲体积感、空间感等等一些概念。结果学生都听懂了所讲的这些概念,但不知道如何去动手画。给第二组的学生边讲理论边示范。在作画时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既讲应讲的理论知识也讲技法,同时教师亲自动手给予示范。学生一边观摩作画的过程,一边听作画的理论知识。结果全组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这一作画过程,并能画出较好的图画,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可见恰到好处的做好示范,精讲多练之重要!是很好的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举措。
三、用多媒体
新课标下的美术教材突出体现生活素材,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寻找教育点,恰当把握美术教材中的重点,培养学生学会探索,学会根据教材灵活思维,学会想象,创作出更优秀作品。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凭借多媒体手段,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再现生活的情境,拉近教材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思维得到顺畅
中学美术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点学生很难理解,把握不住教材的深刻内涵,教师在教学中巧用电教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就能有效解决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如在教学素描中的静物写生时,教师在讲授对实物的观察方法和打线条的技巧时,不能使全班学生有效观察教师的演示过程,学生也不容易理解素描的具体做法。因此,我利用实物投影进行演示,把物体的造型特点、结构色彩、明暗关系、打线条时的用笔方法、疏密组合度等,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学生看得很清楚,一目了然,效果直观明了。所以,巧用现代电教手段,能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
四、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一定努力完成一项任务,都会产生成就感。既对自己的付出抱以肯定,又能激励自己继续前进。但是教师如果把学习任务的难度定得过低,学生不费多大劲就能够达到,那么,完成了任务学生也感到是理所当然的。如果难度过高,学生可能会不愿去完成它或对此失去信心。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师应把难度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如何控制这个度,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随机调节难度。当难度小时.教师可设置一些障碍;当难度过大时,教师要适当处理,分步进行。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或成果,教师应努力给予肯定及鼓励,作出积极的评价与反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信心,有成就感,认为学习美术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赞美永远都不是多余的,尤其是对于那些从未有人赞美过的学生来说,一次真诚的赞美,可能胜过一万次严厉的责备。”同时,当学生失败时,教师应给予帮助和鼓励;当学生成功时,教师要给予表扬肯定,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愿意动手动脑、参与创造。
总之,要切实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是主战场,只有理性地认识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善于留意点点滴滴,从课前到课后,从教师到学生,从每个细小的环节到每个不起眼的步骤,都需要用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