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路径
2016-03-04王潇
◆王潇
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路径
◆王潇
摘要:民族高校党员群体是引领民族高校进步和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我党各项政策在民族地区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推动力,更是维护我国边疆地区和谐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加强民族高校党员,特别是占绝大多数的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保持群体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在新时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当前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党性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出发,就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路径。
关键词:民族地区;学生党员;党性;党性修养
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按照党性原则,所进行的自我改造、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是把党的性质变成党员的党性的具体途径。[1]党性作为中国共产党队伍建设和发展的根基,是关系到我党前途命运的大事。学生党员是高校的先进积极分子,在广大学生群体中起着主要的引领作用。在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在发挥基本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以及带动各民族青年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都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使群体从思想意识领域时刻保持警醒,不断锤炼自己的党性,在当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综合能力
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必然能够强化群体的主动学习性,在督促群体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提升自身知识水平的同时,使群体善于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党在民族地区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文化知识。通过对这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学习,结合实践,把理论的指导性与实践的客观性相结合,将学习中获取的感性材料经过梳理和分析,升华为理性认识,再更好地指导实践,可以不断强化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群体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民族高校学生党员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提高本校整体的办学水平,而且可以有效推动该民族地区各高等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形成本校学生党员——本校大学生——本地区民族高校大学生能力逐步提升的良性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团结
民族高校由于生源多样化,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群体,教学管理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提高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以学生党员带动广大青年大学生认同校园制度、认同校园环境、认同校园氛围、认同校园文化、认同校园教育精神,从而形成强烈的高校归属感和荣誉感,能够在尊重差异性和特殊性的条件下,鼓励群体为学校的声誉和发展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严于律己,杜绝自身不当言行和不良习惯。从学生党员到广大学生群体,从个人榜样到普通学生,群体的校园归属感不断得到增强,同一校园不同民族的师生之间便会产生更加亲厚的感情,各民族学生之间也必然能够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因此,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有利于增强学生校园归属感,促进各民族大团结。
(三)有利于深化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我党提倡的“五个认同”理念中一个关键因素。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不断提升民族高校党员群体的先进性建设,在学生群体中培养出具备较高素质、较强能力、较高责任心的学生党员代表;而具备良好党性修养的学生党员,必然是民族高校中尊重不同民族差异、认同中华民族命运一体的先进代表。通过学生党员榜样提升广大学生群体的认知能力,有效加强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有利于赢得不同民族学生党员相互间的认同。以此为基础,在学生群体对不同民族学生党员高度认可的前提下,有利于强化民族高校青年大学生群体间的相互认同,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对于逐步深化民族高校青年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增强群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决心和信心,意义重大。
二、加强学生党员党性修养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一)对理论知识缺乏学习积极性
基于民族高校在承担对学生群体的基础教学之外,还有着密切联系各族学生,形成以青年大学生为核心的统一战线,以及巩固长期以来建立的民族友好关系、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其中,民族高校学生党员是带动青年大学生群体,积极推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事业发展的基础力量。学生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是深刻把握党员标准和我党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只有掌握基础的思想理论,才能有效结合相应的方法和手段,切实将我党的政治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在学生集体中做好示范作用。
研究生学习胃镜技术是最基础的操作,但是随着全球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的发展亦突飞猛进,不仅仅能用于诊断,还可以内镜下治疗,提高疾病的诊治效率,减轻患者负担。因此研究生需要拓展眼界,了解内镜发展的动向及新方法、新技术。通过科内定期学习内镜新技术的视频,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或现场参观等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有助于对内镜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将来内镜高级技能的学习做好理论基础。同时,可鼓励学生之间和(或)师生之间多进行学术交流,通过互相激励、学习不断丰富学生对消化内镜新技术与新方法的掌握。
但是,就目前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对于我党理论知识掌握和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党员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基础知识,学生党员的理解和认识并不深刻;其次,对《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学习,大部分党员也是停留在略读和浅层次的认知上;再次,对于我党的成立和发展历史没有主动的认识意愿,无法深入领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最后,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缺乏学习兴趣,特别是难以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内涵,也就不能运用这些科学的理论体系去指导实践。民族高校学生党员群体,对于我党在民族地区实行各项政策的学习和研究,以及我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制定相关政策的历史选择性和时代进步性的深入理解,是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党性培养的基础。在没有夯实党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便没有意义。因此,加强学习型学生党员建设,突破群体学习主动性不高的困境,在学生党员感化广大学生群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规范和要求不高
党员标准是党员进行自我要求和自我评价的最基本准则。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年轻党员群体,更应当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按照党员的标准衡量自己,前提则是要遵守党的基本纪律,严格执行党内各项规章制度。有的学生党员入党后组织纪律松懈,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关系,当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有冲突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利益。[1]在民族高校内部,我们不难发现这类问题也存在于部分学生党员之中,而这一突出又客观的现实存在,则源于学生党员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规范和要求不高。
在高校党内各种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部分学生党员以某些理由不参加或者少参加;甚至在提交思想汇报或学习感想等自我体会的时候,有的党员出现抄袭和借鉴网上相关现成内容。这些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学生党员自我约束不够,自我规范和自我要求缺失的客观现实问题。在民族高校,学生党员都是不同民族青年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在学生中不仅是本民族学生的学习对象,其他民族的学生也会将该群体视作榜样,而这也是对学生党员的一种积极的监督和评价过程。然而,学生党员自我规范和要求的标准降低,在各民族学生群体中的影响趋向于消极或负面效果,难以做到引领和模范作用的同时,更无法使广大学生群体信服。由此,不仅将会对我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引发一定的民族问题。
(三)刻意强调民族差异性易走形式主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格局是当代中国存在的重要客观现实,因而民族差异不可避免。尊重差异、和而不同,是我党针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制定的基本政治理念,也是我党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的思想前提。在民族高校内部,承认民族之间的差异是目前教育教学管理的基础。正确认识民族差异性,能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但是,一定要防止刻意强调民族差异性而导致的差异扩大化。
三、新形势下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路径
青年学生党员是否具备良好的党性修养,是民族高校和谐建校与稳步发展的基础,也是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有力保障。新形势下,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深化高校学生党员对国家认同观的学习和认识
国家认同就是人们对其存在其中的国家的认可与服从,其反映的是人与国家的基本关系。[2]国家认同建立在爱国的基础上,是我国统一战线的一个基本理论支撑,对于正确处理国家、国民意识、民族意识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加强党员党性修养的必修课程。
在我国,国家认同即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深化学生党员对国家认同观的学习和认识,一方面,要擅于利用党课、党小组讨论、党支部会议等载体形式,引导广大学生党员理解国家认同观的内涵和精髓,自觉加强对我国历史的学习和我党执政的认识,在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的条件下认同伟大祖国;另一方面,应当在学习并理解国家认同观的同时,领略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本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不可分割的一体化社会关系。民族高校学生党员通过对国家认同观的深入学习,能够真正认识到在一定差异性条件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中央之间、各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之间的密切联系,并随之形成强烈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国家认同观教育广大民族高校的学生党员,通过强化学生党员国家和政党认同意识,加深群体建设和服务祖国的意向,增进群体提升自身能力的意愿,保持学生党员的进步性。在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同时,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
(二)重视意识形态引导和教育,强化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
拥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成为一名合格党员的根本前提。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应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理性地接受外来思想和文化,从意识形态领域防止西方资产阶级和敌对势力对年轻一代党员特别是民族高校青年学生党员的思想渗透,强化群体的党员意识。
新形势下,民族高校青年大学生成为敌对势力进行思想渗透的主要对象,高校则成为渗透的重点。因此,应当将意识形态工作,摆在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位置。重视学生党员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防止民族高校成为敌对势力意图颠覆中国的突破口,就要教育群体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武装自己。一方面,各民族高校要引导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并通过观看红色电影、参观红色基地等活动,加强群体国史、党史、民族史教育。特别要侧重对民族地区新旧社会的对比教育,使群体深刻认识到我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优越性。另一方面,要防止西方国家利用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优势,对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此外,还应指导学生党员敏锐识别敌对分子的不良企图,高度警惕和防范敌对势力在民族地区的分裂活动。要在引导学生党员正确认识主流思想意识的同时,擅于延伸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强化民族高校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
(三)提升群体学习和创新能力,确保民族地区党的先进性
不断学习和擅于创新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本前提。十八大以来,我党不断推进学习型和创新型政党建设。提升民族高校学生党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加强群体党性修养、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手段。
首先,各民族高校应指导学生党员主动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和最新方针政策,以及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丰富对我党执政理念的认知。同时,要引导群体时刻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现状,了解我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最新政策,结合自己本专业或研究方向进行学习,并擅于将科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其次,要鼓励群体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积极倡导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创新是建设新型社会主义国家和政党的时代要求,也是我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之一。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创新性培养是党员党性修养的重点内容。各高校应当引导学生党员自觉投身于创新的实践中,将创新思维理念运用到群体学习、生活和研究当中,鼓励创新、提倡创新,对具有重大贡献意义的创新给予一定的奖励。一旦把创新融入日常党性培养机制中,则必然会实现创新思维的常态化和应用的高频率化。提升学生党员学习和创新能力,能够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确保民族地区党的先进性。
(四)设立定期自评机制,提升学生党员标准
自评是党员依据党员标准和评议标准要求,进行自我检查和鉴定的一种有效方式。在民族高校内部,学生党员不仅在学习和生活中起到模范作用,激发学生群体学习积极性;同时,对于加强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联系,维护民族团结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角度来讲,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进行自评,不断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设立定期自评机制是一个可行且有效的手段。
民族高校应当引导学生党员定期进行自我剖析,依据我党的相关规定和章程,按照党员标准细则全面分析自己做得不够或不对的地方。通过发现问题,探求自己与合格党员之间的差距,审视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对照自评结果逐项进行自我改正和自我完善。经过长时间的定期自评,学生党员不断进行自检、自省,最后达到自律。在长期坚持自评的情况下,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学生党员标准的高度必然会随之得到提升,这在保持党员纯洁性和先进性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此外,应当注意的是,在设立定期自评机制时,应当将是否紧密联系各民族学生、是否能从思想意识上警醒地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严峻局势等问题设计到自评中,提高民族高校学生党员警惕性,以防止敌对势力对青年学生党员群体的思想渗透。通过设立定期自评机制,既可以使学生党员通过评价结果不断完善自己,还能够有效提升民族高校学生党员标准的高度,加强群体的党性修养。
结语
新时期,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民族高校学生党员群体的重要作用,积极对学生党员开展党性教育,加强学生党员的自我改造、自我约束、自我检查、自我批评,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以此为基础,在提升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前提下,形成群体自我教育的良性发展,加大学生党员在民族高校被教育者中的积极影响力,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广大学生群体投身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发展,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中。
参考文献:
[1]王梦珠.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
[2]林尚立.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3(08)
注:本文系西藏民族大学2015年研究生高水平人才班科研项目“西藏高校青年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载体研究”(项目编号:YG-20151408)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科研项目“文化转型环境下维护少数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项目编号:myyjs2016001)的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韩秀梅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