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思维过程 发展思维能力

2016-03-04刘美英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约数储蓄应用题

刘美英

(上饶市广丰区铜钹山家潭完小 江西上饶 33400)

重视思维过程 发展思维能力

刘美英

(上饶市广丰区铜钹山家潭完小 江西上饶 33400)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教学思维活动的数学。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是数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发展的具体表现。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体会。

一、概念教学,重视感知、概括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概念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念的形成与建立需要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人们通过感知获得事物表象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获得概念和规律性的理性知识。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最基本的单位,是数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小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情景,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概念形成过程的思维活动。如数学“质数和合数”这一结概念时,先出示例题,写出下面每个数所有的约数:1的约数_______,2的约数______,......11的约数______,12的约数______。让学生一边写一边观察这些数的约数个数。通过观察、感知、归纳、发现出这些数中有一个约数的归一类,有两个约数的归一类,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约数的归一类。最后进行抽象概括形成质数与合数的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写,动脑想。以1到12这些数的约数个数为表象基础,进行感知,再进行抽象、概括,最后建立“质数和合数”这一对概念。在这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和知识,又获得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发展了思维能力。

二、计算教学,重视算理、算法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教材中整数、分数、小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算理、法则、运算定律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每一种运算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既算理,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计算法则,运算定律是以算理为依据得出的规律即算法,解决怎么算的问题。算理、算法的教学要遵循由具体抽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算理、算法和探究过程。这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出示例1计算1/2+1/3。首先讨论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算理是只有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接着是算法即计算法则问题,怎么算呢?关键是“单位相同。”解决办法是将异分母分数通分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完成例1后,可以让学生把算理,算法讨论叙述清楚。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把算理与算法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了算理的理论根据,理解了法则的来龙去脉,对法则的理解,记忆更牢固更持久,不仅学会了怎么算,还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算,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几何教学、重视操作、观察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一位教育家说:“儿童的智慧之花在他的手指头上。”通过学生手、眼协同操作、观察活动,对物体充分感知将信息有目的、有选择地输入大脑,形成表象,转化为内部思维,使刚操作的情景过程历历在目,为抽象概括打下基础。最后经过内化,形成认知结构。因此,在几何初步知识数学中,要尽量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动手、动眼、动口、动脑,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比较,把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思维发展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先让学生练习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但这种方法不太方便,不太实用。要想办法寻找更好的方法。于是,教师指示学生用纸片剪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模型,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想一想形成的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是已学会计算的,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在操作实践、观察比较中,思维十分活跃,再进行讨论,概括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在一系列的操作实践、观察比较、思维推理的活动中,学生的手、眼、口、脑并用,以原有的知识为起点、基础,不仅学会了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一些运用操作,观察的方法来认识了事物探索规律,发展思维能力。

四、应用题教学,重视分析、梳理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数量关系是应用题的核心和灵魂。把握了应用题数量关系,也就明确了应用题题目的具体结构,梳理清楚了解题的思路,找到了解题的方向和思维规律,抓住了解题的关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分析题目数量关系入手,认真梳理已知与已知,已知与未知,以及一个数量与其他数量的种种关系。把分析数量关系的思维过程全部展现出来,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积极参与分析、解答,并获得成功喜悦的体验过程。

如“分数乘法应用题”例子的教学。“小亮的储蓄箱中用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5/6,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2/3。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学生读题,基本明确题意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依据题意画出线段图,然后联系线段图与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一步就求出小新的钱数?还要先求什么?求小华储蓄的钱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5/6),把小亮储蓄的钱看作单位“1”,可以得到关系式:“小华储蓄的钱=小亮的钱×5/6)第二步求小新的钱数,又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呢?(小新储蓄的钱数=小华的钱数×2/3)最后把两个数量关系连接起来,可以这样说”小新储蓄的钱是小亮的5/6的2/3。余下的计算过程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了。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把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分析、梳理清楚。这个分析、梳理、解答的过程,展现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学生分析、思维方法在教师有计划、有意识的指导下得到完整地、有条理地训练。所以应用题教学要紧紧抓住思维训练者条主线,把解题技巧性教学发展为思考性教学,不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总之,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参与操作、观察、分析、梳理、感知、概括等活动。即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又重视学生的思维结果,使学生在学得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有机、同步的发展。

猜你喜欢

约数储蓄应用题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约数词语,不简单
爱心储蓄
储蓄方法面面观
最强大脑
试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有奖储蓄会
约数问题(一)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