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刹矶记

2016-03-04王征桦

陶山 2016年3期
关键词:江滩江面老者

◎王征桦

罗刹矶记

◎王征桦

站在松软的沙滩上时,已经快临近黄昏了。太阳像一块红色的大圆盘,挂在采沙船的旗杆上。江水粼粼,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涌动。一个小山包轻而易举地把岸边的村庄升高,使它不受涨潮时水的侵袭。

这里的一切和长江江岸的其它处没有什么两样,但为什么却取了个罗刹这样凶神恶煞的地名?带着疑问,我寻访到一位老者,此时,他正在江边散步,我便上前询问这地名的缘由。那老者刚喝了点酒,脸红得像关公。“翻船呗!”他说,“以前这里的江水可不是这样的平缓,靠这边有六块突向江面的矶石,所以江水在矶边形成了很大的湍流漩涡。从古到今,湍流漩涡不知掀翻了多少船舶。船行到这里,就像进入了罗刹的血盆大口一样。几年前政府炸了它,设了航标,现在少有船只在这里遇险了。”

老者说完,就蹒跚地走远了,他的略有佝偻的身体在江滩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江滩上有数不清的圆润光洁、五光十色的石头。这些奇石都是夏季六月的时候,江水上涨,从上游、从岸边冲刷下来的。所以一到枯水期,或是冬季的假期,城里就有人专门开车来此淘“宝”——捡石头。运气好的话,也有可能捡到品相兼优的长江石。我在城里奇石馆中见到过一块长江红以及另一块形态逼真的意象石,据说就是在这儿淘来的。今天,这儿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大概是天已经太晚的缘故吧。

这时候,太阳快要落入江中了,微风从江面上吹过来,冷飕飕的。江岸边的翠屏山上,低矮的杂树随风摇动着。所谓翠屏山,只是一个小山丘而已。就在这个小山丘上,有一个衣冠冢,那就是有名的黄观墓。黄观是我名副其实的同乡,贵池清溪人。从秀才到状元,在县府院三级六次考试中全都名列榜首,时人赞誉他“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建文四年,朱棣以讨伐齐泰、黄子澄为名,号称“靖难”,起兵北平府,直逼南京,其间,黄观在安庆募兵赴援,当船行至罗刹矶时,得悉建文帝已死,黄观悲痛至极,决定以死谢国。他“谓舟人曰:罗刹之矶,湍棹可鼓也。”站在罗刹矶上,穿着朝服向东而拜,投湍急处而死。

而在不远的南京,黄观之“妻投水时,呕血石上,成小影,阴雨则见”,说的是黄观的妻子翁氏,在南京投水自杀时,一口鲜血吐在石上,血即渗入石中成为血影,被人称为“翁夫人血影石。”我不知道黄观在罗刹矶绝望之时,是不是和他的夫人一样,吐没有吐血,但我想,英雄末路,悲愤交集之际,肯定会吐出报国之血、浩然之气,不然,罗刹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石头有鲜血一般的红?

站在山顶往江面看去,长江滚滚成一线,暮霭沉沉楚天阔。太阳沉入了水底,视野中的江面变得模糊起来,已经看不见船的锚链和缆桩,船舶在微光中成为了剪影。天地静了下来,江水在暗礁上激荡的声音越来越清晰。这时仿佛是一片肃杀之声,从被炸毁的罗刹矶的残骸上传来。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就是从这里突破长江天险的,枪林弹雨,喋血长江。你能不能想象,那些肃杀之声,是不是当年将士们撕杀的余音,那些殷红血色的石头上,还有没有当年将士们生命的余温?

已经被炸掉的罗刹矶,却没有丢失它的可歌可泣的历史传说。我从那里归来时,带回了一小块石头,石头上有一小块红迹,像刚流出来的鲜血,眩目,耀眼,激动人心。

王征桦,副主任医师,贵池作协主席。近年来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散文600多篇,诗歌400多首,故事20篇,中短篇小说21篇,科普158篇,国家核心杂志医学科研论文9篇,独立编写医学教材1本,签约网络长篇小说1部。

猜你喜欢

江滩江面老者
赞江滩芦花
可爱的红嘴鸥
夕阳的江面
可爱的红嘴鸥
最可爱的老者
取水隧道修复工程江面深井降水施工技术
老者堪当大任
街边老者弈(外二首)
金沙江的低处
老者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