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2016-03-04王江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王江宏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王江宏

目的探讨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8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仅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5,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8,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要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74,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脑梗死;临床疗效;安全性

脑梗死又名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血液变粘、形成血栓,进而使脑内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脑组织局部缺血性坏死[1]。临床上常见的脑梗死类型主要有脑栓塞、腔隙性梗死和脑血栓等,据相关数据显示,脑卒中约有80%是由于脑梗死引起的[2]。脑梗死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可使患者致残,且临床较难治愈,易复发,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尤为重要[3,4]。本院于2013年开始针对脑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为了探讨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作者选取了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2例进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过临床排查,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且无严重的心、肝、肾等疾病,入院时未接受其他治疗。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9.6±5.3)岁,其中合并高血压者9例,合并冠心病者4例,合并糖尿病者2例;研究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0.2±5.6)岁,其中合并高血压者8例,合并冠心病者和合并糖尿病者各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进行治疗,口服1次/d,1片/次,100mg/片。研究组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2),1次/d,3片/次(25mg/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共8项,最高分为45分,最低分为0分,31~45分为重型缺损,16~30分为中型缺损,0~15分为轻型缺损[5]。疗效评价标准为: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100%;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20%~45%;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20%,甚至是增多。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5,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8,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要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74,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1 26.9±5.3 12.8±4.3研究组 41 26.6±6.1a 8.2±3.9bt0.238 5.074P >0.05 <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致残率、致死率双高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且男性发病率要略高于女性。据相关研究表明,脑梗死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脑部缺血后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它们会与细胞膜上的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反应,导致脂质过氧化,进而使患者脑细胞死亡。因此治疗脑梗死的原则就是保护神经元和清除自由基[6]。

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它是临床十分常用的药物之一,主要功效是阵痛解热,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脑血栓、心绞痛和缺血性心脏病等[7]。阿司匹林在体内能够抑制脂质的代谢,避免脂质过氧化,高浓度的阿司匹林还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临床常用于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以及心肌梗死的患者,它具有抑制血小板活性和直接清除自由基的功效[8]。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5,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8,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要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74,P<0.05)。此外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服药不良反应。

总之,脑梗死患者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1]王高临.短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TIA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研究.泰山医学院,2012.

[2]尹华.抗血小板药物相关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研究.宁夏医科大学,2013.

[3]杨文俊.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2):168.

[4]吴国访.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660-661.

[5]黄荣华,马爱霞,李洪超.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中国药物评价,2013,30(2):100-106.

[6]南成海.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4):45-46.

[7]李霜.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用药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复发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吉林大学,2011.

[8]彭刚生,蒋福平,柏承春,等.氯吡格雷与氟伐他汀联合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2):164-16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112

2015-08-31]

451100 新郑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