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疝气应用价值评述
2016-03-04郭强
郭强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疝气应用价值评述
郭强
目的研究疝气运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67例疝气患者,根据住院编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则运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两组的并发症和复发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对疝气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还能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疝气;运用价值
疝气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腹股沟疝,通常指的是腹腔内脏器利用腹股沟区的缺损突出体表形成的一种疝,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病情恶化,威胁患者健康[1]。当前临床上在对疝气进行治疗时有多种方法,比如中医中药治疗、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率[2]。本文对疝气运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7例疝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编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7例,年龄29~85岁,平均年龄(54.4±10.5)岁,其中3例股疝,6例直疝,24例斜疝;3例复发疝,30例原发疝。观察组中男28例,女6例,年龄31~86岁,平均年龄(54.6±10.6)岁,其中2例股疝,8例直疝,24例斜疝;4例复发疝,30例原发疝。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后,选择腹股沟管作为手术入路,作一个斜切口,长度约为5~6cm,将皮肤和皮下组织依次切开,进入腹腔内,确定疝囊位置后,完全游离疝囊,在腹膜前腔隙内回纳体积较小的疝囊,不用进行高位结扎。由于一些疝囊的体积较大,选择疝囊颈3~4cm处将其离断,对腹膜前间隙进行游离,在疝环内放置充填网塞,固定缝合采用荷包缝合法。同时,对补片进行修剪,在精索下方放置补片,缝合周围组织与网塞外瓣,完成止血后,将切口逐层关闭,结束手术。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操作如下:麻醉方法和手术切口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对精索进行游离,并对疝囊进行处理。由于患者的腹股沟疝类型不同,所以处理方法也有所区别。对于直疝患者,对疝囊进行游离并缝合后,直接在腹腔内回纳疝囊;对于斜疝患者,将疝囊大小作为基本依据,完全游离疝囊后,在腹腔中回纳疝囊,自环内水平腹膜对输精管和精索进行游离,将腹膜下血管拉起,游离出一个腹膜前间隙,面积约为15cm ×8cm左右,直到耻骨下方,将周围组织和腹膜完全分离,在腹膜前间隙内置入补片,对整个缺损面进行覆盖,缝合耻骨疏韧带和补片下端,完成止血后,将切口逐层关闭,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包括阴囊水肿、切口感染、血清肿以及神经感觉异常,同时随访1年,了解两组的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对比[n(%)]
3 讨论
无张力修补术是当前临床上治疗疝气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相比较传统术式而言,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满足人体的生理机能和解剖结构要求,具有明确的层次感,缝合的过程中不容易产生张力,术后疼痛感轻,并且具有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诸多优点,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3]。一般来说,无张力修补术包括两种术式,分别为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其中后者具备无张力修补术的基础优势,在缺损面积较大的腹股沟疝修补中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其原因主要为填塞运用大面积的网塞,可以有效修复缺损面积,但是出现变形和移位的风险较高,容易损伤神经,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4]。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在放置补片时,其手法与腹腔镜腺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基本一致,采用单一手术切口,对双侧疝进行修补,并且手术过程中,在对疝囊进行处理时,始终保持在内环以上水平,避免损伤输精管和神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5),其原因主要为开放式腹膜间隙无张力修补术在操作的过程中,没有进入腹腔,并且运用宽大的3D平片和补片进行修补,避免损伤腹腔组织,从而降低了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综上所述,临床上运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对疝气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还能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1]崔磊,谢嵘,张清,等.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价值分析.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S2): 4-6.
[2]韩佳.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比较.中外医疗,2014(23):114-115.
[3]立全晰.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当代医药,2015(14):41-42,45.
[4]林云,罗翠松,张国然,等.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实用临床医学,2010(5):48-49,52.
[5]黄习忠,邓宏达,梁仁致.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86例.广西医学,2009(10):1471-147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085
2015-10-14]
453000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