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二聚体血清浓度在急性肺栓塞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016-03-04王福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期
关键词:低浓度肺栓塞二聚体

王福义

D-二聚体血清浓度在急性肺栓塞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王福义

目的分析D-二聚体血清浓度在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近期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7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血清D-二聚体血清浓度检测,依据浓度值分为低浓度组34例和高浓度组36例,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预后情况。结果高浓度组高危发生例数、死亡例数显著多于低浓度组(P<0.05),低危例数、中危例数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D-二聚体浓度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评价患者危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D-二聚体;急性肺栓塞;近期预后;应用价值

肺栓塞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临床发病率仅次于高血压及冠心病,占第三位[1]。肺栓塞病死率较高,国内对该病的研究资料较少。该病发病较为隐匿,检出率较低,特异性较低,需特殊的检查技术方可确诊,目前采用肺部静脉造影及MRI检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出现漏诊及误诊的现象。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可对体内血液高凝状态进行反映,从而反映栓塞情况。为分析D-二聚体浓度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近期预后评价的作用,本院对7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D-二聚体浓度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7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肺动脉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CTA)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符合临床制定的急性肺栓塞诊断标准,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肩痛、颈部疼痛、咳嗽等症状;心动过速、主动脉瓣及肺动脉出现第二音分裂的体征。排除心肌梗死、感染性疾病患者。对患者行血清D-二聚体检查,依据血清D-二聚体浓度将患者分为高浓度组(血清D-二聚体浓度≥5000ng/L)36例和低浓度组(血清D-二聚体浓度<5000ng/L)34例。低浓度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4.2±7.5)岁;高浓度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54.3±6.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入院6 h前进行血标本采集,在血样新鲜的情况下使用D-二聚体快速定量仪进行检测,同时进行血气分析及其他辅助检查,在24 h内完成检查。根据ESC急性肺栓塞诊治指南将患者预后分为死亡、高危、中危及低危[2,3]。高危:住院时间超过1个月,生活无法自理,有生命危险;中危:住院时间为15~30 d,生活无法自理,无明显的生命危险;低危:住院时间≤15 d,生活可自理。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分析患者临床信息和预后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3个月随访,高浓度组高危发生例数、死亡例数显著多于低浓度组(P<0.05),低危例数、中危例数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近期预后比较(n)

3 讨论

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严重程度各异,因此临床给予的治疗策略及预后不同。对部分心功能及收缩压正常的患者仅需服用抗凝药物治疗;部分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合并心功能不全、低血压等,则需进行溶栓、心脏复苏、气管插管等治疗。依据超声心动图及患者血压情况可将患者的病情危险程度进行分级,但是该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进行床边检查。近年来,心脏生物学标志物及反映机体凝血功能状态指标等在临床实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组研究对D-二聚体在急性肺栓塞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进行分析。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作用下形成的降解产物,具有可溶性,是纤溶过程中特异性较高的标记物。对患者进行血清D-二聚体的测定可了解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可在极大程度上了解患者罹患肺栓塞的几率及发病情况。D-二聚体在血清中的水平升高提示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相关研究表明,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肺栓塞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减少有创检查,有效避免了患者接受盲目抗凝治疗,减少了不必要的伤害[4]。本研究结果显示,高浓度组高危发生例数、死亡例数两组显著多于低浓度组(P<0.05),低危例数、中危例数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清中D-二聚体浓度超过5000ng/ml时,患者的生命危险及死亡率随之上升,该检测可作为判断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目前,临床对急性肺栓塞高危患者给予了大量的关注,为其提供进一步的溶栓治疗。相关研究表明,中危患者也需考虑进行该治疗。采用血清D-二聚体检测对患者可能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考虑后续治疗方案,有利于降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死亡率。

综上所述,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D-二聚体的检测可准确预测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利于对患者进一步的治疗决策进行指导,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1]朱学创,李海燕.血浆D-二聚体及CT肺血管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1):65-66.

[2]张玉洁,高建敏.疏血通及溶栓联合抗凝疗法治疗肺栓塞及对患者血清肌钙蛋白及D二聚体的影响.浙江临床医学,2015,14(6):975-976.

[3]胡京敏,赵灿,郭丹杰.改良Geneva量表及其联合血浆D-二聚体对老年肺栓塞诊断价值的探讨.中华老年器官疾病杂志,2015,20(4):287-291.

[4]马婉蓉,宋艳丽,吴先正.急性肺栓塞诊断及预后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10):132-13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025

2015-09-06]

110024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低浓度肺栓塞二聚体
水环境中低浓度POPs的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低浓度局麻药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自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对其TNF-α、D-D的影响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